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小學綜合素質考前練習(二)

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小學綜合素質考前練習(二)

2017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時間是11月4日。小編為廣大考生整理了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小學綜合素質考前練習(二)相關內容,請學員們根據資料規劃複習時間!教師資格證考試練習題、真題等可用手機下載文都教師資格泉題庫APP。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用28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塗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  )是每個教育工作者應確立的基本信念。

  A.好的教育就是大力提高學生的成績

  B.升學就是成才,成才就要升學

  C.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

  D.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

  2.幾個學生正趴在樹下興致勃勃地觀察著什麼,一位老師看到他們滿身是灰的樣子,生氣地走過去問:“你們在於什麼?”“聽螞蟻唱歌呢。”學生們頭也不抬,隨口回答。“胡說,螞蟻怎麼會唱歌?”老師的聲音提高了八度。嚴厲的斥責讓學生們猛地從“槐安國”裡清醒過來,於是一個個小腦袋耷拉下來,等候老師發落。這個案例說明教師(  )。‘

  A.糾正了學生的錯誤觀點

  B.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C.侮辱了學生的人格

  D.維護了教師的權威

  3.特級教師寧渴彬在教學中遵循“三個允許”的原則:允許犯錯,允許改錯,允許提出不同意見。這樣做的理由是因為(  )。

  A.學生是發展中的人

  B.學生是獨特的人

  C.學生是獨立意義的人

  D.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

  4.一位教師興致勃勃地走進教室,突然發現黑板上畫了一幅自己的畫像,引起課堂上一陣騷動。下列處理方式,最恰當的一項是(  )。

  A.不予理睬,擦掉畫,開始上課

  B.平靜而真誠地說:“畫得多好啊,確實像我,希望這位同學以後為班上做畫報。”

  C.立即查找作畫人

  D.批評教育學生

  5.學生向學校後勤主管李老師反映學生宿舍的熱水器總漏水,但李老師置若罔聞.幾天後某學生使用熱水器時被熱水嚴重燙傷。關於李老師的行為,說法正確的是(  )。

  A.屬於意外事故.與李老師無關

  B.應該依法追究李老師的刑事責任

  C.應該依法追究李老師的民事責任

  D.應該依法追究李老師的行政責任

  6.小敏畢業了,學校要求其支付50元畢業證費用才答應頒發給她畢業證書,小敏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述,小敏的行為(  )。

  A.魯莽行為,不應和學校起衝突

  B.積極維護自身的財產權

  C.錯誤.不應對母校提出申述

  D.正確,學校侵犯了小敏的獲得學業證書權

  7.王先生在中央小學附近開設了一家練歌廳。遭到了相關部門的處罰通知。處罰的法律依據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8.張老師看到小蘭的作文寫得非常好,將其放入自己主編的優秀作文選集裡進行了出版。張老師的做法主要侵犯了小蘭的(  )。

  A.隱私權

  B.著作權

  C.名譽權

  D.人身權

  9.小童和小剛都是年滿11週歲的小學生,上課期間老師出門接電話,二人爭吵扭打起來,小童被擊中眼部,導致失明,在此事件中應當承擔責任的是(  )。

  A.小剛及其監護人

  B.學校及小剛監護人

  C.小童和小剛

  D.小剛及其監護人

  10.關於我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制定的戰略目標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到2020年,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

  B.提供更加豐富的優質教育

  C.辦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

  D.建成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縮小區域差距。

  11.李老師是小學三年級班主任,他一直強調教育要從小抓起。常常對屢教不改的小明同學實行體罰,督促其學習。以下表述正確的是(  )。

  A.李老師依法實施指導評價權

  B.李老師因材施教.遵循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教學原則

  C.小明雖有錯在前。但人身權受到了侵犯

  D.學校可依法將小明同學送至專門學校繼續接受教育

  12.國家鼓勵開展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應堅持(  )原則。

  A.獨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

  B.教育為主、懲罰為輔

  C.公平、公正、公開

  D.平等互利、堅持合作

  13.表示傳統師德非常重視嚴於律己、身體力行、為人表率的模範作用的先哲名言是(  )。

  A.見賢思齊

  B.學而時習之

  C.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D.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14.一個教師的價值,不在於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是否每天都在塑造著新我,每天都從一個新的角度幫助學生認識世界。我們要做教育家,而不能只做教書匠,關鍵就在於要(  )。

  A.終身學習

  B.愛崗敬業

  C.團結協作

  D.關愛學生

  15.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老師唯恐學生成績不好影響他們的獎金和升職,學生面對老師海量的作業苦不堪言,甚至引發厭學的心理,這樣的教育完全違背了(  )的宗旨。

  A.終身學習

  B.教書育人

  C.團結協作

  D.為人師表

  16.所謂為人師表,是指教師要在方方面面都應成為學生和社會上人們效仿的表率、榜樣和楷模。這一含義是由(  )決定的。

  A.社會輿論

  B.教師的教育對象

  C.法律法規

  D.傳統習俗

  17.戰國時期,可以通過“望聞問切”診斷病情的,被稱為“脈學之宗”的醫學家是(  )。

  A.華佗

  B.扁鵲

  C.李時珍

  D.孫思邈

  18.下列選項中,中國古代發明的儀器與用途對應不正確的是(  )。

  A.渾天儀——演示天體運動

  B.司南——辨別方向

  C.水車——播種工具

  D.日晷——計時

  19.經過開元時代的長期昇平,唐玄宗開始縱情聲色,無心政事,李林甫、楊國忠先後弄權,唐朝的國運開始由盛而衰。唐朝國勢由巔峰滑落的轉折點是(  )。

  A.“安史之亂”

  B.“三藩之亂”

  C.“準噶爾叛亂”

  D.“八王之亂”

  20.下列不屬於文史典籍《五經》的是(  )。

  A.《詩經》

  B.《尚書》

  C.《史記》

  D.《春秋》

  21.下列選項中,被老舍評價為“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的作品是(  )。

  A.《西遊記》

  B.《封神演義》

  C.《聊齋志異》

  D.《山海經》

  22.著名的書法字體“瘦金體”是由哪個皇帝所創?(  )

  A.宋徽宗

  B.唐玄宗

  C.明成祖

  D.宋高宗

  23.未列入我國四大名繡的是(  )。

  A.蘇繡

  B.湘繡

  C.魯繡

  D.蜀繡

  24.唐代詩人李商隱曾在詩中寫道:“鏤金作制傳荊俗,剪綠為人起晉風。”這句詩描繪的是中國哪一種民間藝術形式?(  )

  A.春聯

  B.年畫

  C.窗花

  D.皮影

  25.下圖為一幅名作的局部,該作品的名稱為(  )。

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小學綜合素質考前練習(二)

  A.《虢國夫人遊春圖》

  B.《王蜀宮妓圖》

  C.《簪花仕女圖》

  D.《搗練圖》

  26.在Word中,要找到已設置的書籤,應在“查找和替換”對話框中選擇(  )。

  A.“查找”選項

  B.“替換”選項

  C.“定位”選項

  D.“索引”選項

  27.Excel中,在單元格中輸入文字時,缺省的對齊方式是(  )。

  A.左對齊

  B.右對齊

  C.居中對齊

  D.兩端對齊

  28.“如果你關掉了所有錯誤的大門,真理也將被拒之門外。”

  與以上判斷的含義最為接近的是(  )。

  A.如果真理被拒之門外,那一定是你關掉了所有錯誤的大門

  B.只有關掉所有錯誤的大門,真理才不會被拒之門外

  C.如果真理沒有被拒之門外,那麼,一定是沒有關掉所有錯誤的大門

  D.若要接納真理,必須拒絕錯誤

  29.李、段、張、陳四人同時參加一次馬拉松比賽,賽後,他們在一起預測彼此的名次。李說:“張第一名,我第三名。”段說:“我第一名,陳第四名。”張說:“陳第二名,我第三名。”陳沒有表態。結果公佈後,他們發現預測都只說對了一半。

  由以上可以推出.競賽的正確名次是:

  A.陳第一,段第二,張第三,李第四

  B.段第一,陳第二,李第三,張第四

  C.李第一,張第二,段第三,陳第四

  D.張第一,李第二,陳第三,段第四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題14分。共42分)

  30.材料:

  歷史課上,教師讓學生閱讀有關古希臘和中國古代神話的兩段描述,然後提問:“從這兩段描述中,可以發現古希臘神話和古代中國神話有什麼不同?”學生甲回答:“希臘神話有比較完整的系統,而中國神話比較零散。”教師點評道:“這位同學的回答很不完整,哪位同學來補充一下?”這時,甲同學羞得滿臉通紅,而班裡則是一片寧靜。

  問題:運用教師觀的知識,評價該老師的行為。(14分)

  31.材料:

  王老師從踏入講臺的第一天起,就立下了“當園丁培育百花,做黃牛無私奉獻”的誓言。在教學工作中,他認真學習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積極進行教育科研,不斷進行教學改革,教學效果優異,多次獲得學校教學優秀獎。不僅如此。他發現一些來自農村尤其是偏遠山區的學生由於家庭經濟困難,思想壓力大,很少與同學們溝通交往。為了幫助他們克服生活困難,使他們順利完成學業,王老師就從自已不多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創設了“母親基金”,並通過各種渠道號召其他教師和社會人士為貧困學生進行捐助。王老師的行為不僅受到了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的稱讚,而且也得到了社會的充分肯定。

  問題:

  請從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角度,評析教師的教育行為。(14分)

  32.材料:

  最近,天文學家發現了迄今為止宇宙中離地球最遠的星系。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這個星系名叫8cL433+63,距地球大約150億光年,是天文學家利用設置在夏威夷群島莫拉克亞天文臺的凱克望遠鏡發現的。

  這個星系的光信號要經歷150億年才能到達地球,所需時間是地球年齡的3倍。

  這一發現表明,宇宙本身至少有150億年的歷史,從而否定了最近根據宇宙膨脹情況對宇宙年齡做出的估算:宇宙只有120億年或更小的年齡。在此之前,天文學家發現的最遠的星系距地球有130億光年,是1991年發現的。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新發現的星系似乎含有一些恆星,這些恆星在其光信號到達地球時,就已經年邁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海隆·斯客拉德教授目前對英國《每日電訊報》的記者說,這個新發現的星系已經充分形成這一事實表明,宇宙的年齡有可能還要大於150億年。

  這一結論與對靠近地球的一些恆星的年齡的估計相符。天文學家估計離地球最近的一些恆星的年齡至少有160億年。

  (選自《離地球最遠的星系》,有刪改)

  問題:

  (1)文中“年邁”一詞的含義是什麼。(4分)

  (2)文中提到“宇宙本身至少有150億年的歷史”,為什麼這麼說?(10分)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1小題,50分)

  3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有三個這樣的孩子:一個孩子4歲才會說話,7歲才會寫字,老師對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思維不合邏輯,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他曾經還遭遇到退學的命運,一個孩子曾被父親抱怨是白痴,在眾人的眼中,他是毫無前途的學生,藝術學院考了三次還考不進去。他叔叔絕望地說:“孺子不可教也!”一個孩子經常遭到父親的斥責:“你放著正經事不幹,整天只管打獵,捉耗子,將來怎麼辦?”所有教師和長輩都認為他資質平庸,與聰明沾不上邊。這三個孩子分別是愛因斯坦、羅丹和達爾文。這個答案不會讓你感到意外嗎?我們做過類似的傻事嗎?其實,每個學生都心存著一個夢想,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天堂,我們不能發現它,那是我們還缺少一雙智慧的眼睛。

要求:用規範的現代漢語寫作。自定立意,自擬題目,自選文體,不少於800字。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C。解析:新課改理念提倡以人為本,育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每個教育工作者要以此為基本信念,將“以學生為本”的思想落實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關心、信任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以恰當的方式引導、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的生命主體意識,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髮揮教育的主體作用。故選C。

  2.【答案】B。解析:教師針對學生的“新發現”不是採取鼓勵、引導的態度,而是嚴厲斥責,老師的做法扼殺了學生探索未知和自主觀察的積極性。

  3.【答案】A。解析:這位老師的做法體現了容錯教育的思想,學生犯錯是暫時的,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這樣才會更好地成長,這位老師從長遠的目標考慮,把學生看成發展中的人。

  4.【答案】B。解析:這是課堂突發狀況的問題。老師首先要冷靜,最好的做法是隨機應變,既可以化解尷尬,又可以很好地教育學生,而不是對學生不予理睬或批評學生,所以最恰當的是B。

  5.【答案】B。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七十三條規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答案】D。解析:一個學生完成規定的學業後就應該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或學位證書。這是學生的一項重大權利。學校要求小敏支付50元才頒發畢業證書,侵犯了小敏的獲得學業證書權,小敏的行為是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屬於正確行為。

  7.【答案】A。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章第三十六條規定,中小學校園周邊不得設置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

  8.【答案】B。解析:小蘭通過語言文字表達的形式形成了文字作品,其本人作為作者享有該文字作品的著作權。張老師未經同意,將小蘭作品進行出版,侵犯了小蘭的著作權。

  9.【答案】B。解析:《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十條第一款指出,學生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違反社會公共行為準則、學校的規章制度或者紀律。實施按其年齡和認知能力應當知道具有危險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為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案例中的小剛年滿十一歲,應該對其造成小童受傷的行為承擔主要責任。同時,依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二十八條,未成年學生對學生傷害事故負有責任的,由其監護人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由於小剛只有十一歲,其造成的責任應由其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此外,《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其中第十款規定,學校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在負有組織、管理未成年學生的職責期間,發現學生行為具有危險性,但未進行必要的管理、告誡或者制止的。題目中的老師課間出去接電話,對學生課問的爭吵扭打行為沒有及時制止,學校對事件應承擔次要責任。

  10.【答案】A。解析:A項的正確表述為“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

  11.【答案】C。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章第二十五條規定,對於在學校接受教育的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學生,學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互相配合加以管教;無力管教或者管教無效的.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將其送專門學校繼續接受教育。題目中小明同學雖屢教不改,但並沒有明確指出其存在嚴重不良行為。因此D選項不選。而體罰侵犯了小明的生命健康權和人格尊嚴權。

  12.【答案】A。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六十七條規定,國家鼓勵開展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堅持獨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則,不得違反中國法律,不得損害國家主權、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

  13.【答案】D。解析:“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意思是說,做一個人,尤其是做一個君子,重要的是要嚴格地要求和責備自己,而對人則採取寬容的態度,在責備和批評別人的時候應該儘量能夠做到和緩寬厚,這樣,就自然不會招致怨恨了。

  14.【答案】A。解析:作為現代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具有終身學習意識和能力的人。現代知識的迅速更新,要求教師不滿足於原有的知識和經驗,需要不斷地學習,以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充實自己的知識內容,從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思想、觀點和方法,用於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

  15.【答案】B。解析:教書育人指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16.【答案】B。解析: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學生,而學生都有模仿、接近、趨向於教師的自然傾向,這就要求了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起到表率作用。

  17.【答案】B。解析:扁鵲的“望聞問切”四診法,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

  18.【答案】C。解析:水車是灌溉工具。

  19.【答案】A。解析:三藩之亂和準噶爾叛亂都發生在清朝康熙年間,八王之亂是發生於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動亂。

  20.【答案】C。解析: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21.【答案】C。解析:題幹是老舍對《聊齋志異》的評價。

  22.【答案】A。解析:宋徽宗趙佶發明了瘦金體的書法字體。

  23.【答案】C。解析:中國四大明繡為:蜀繡、蘇繡、湘繡、粵繡。

  24.【答案】C。解析:這句古詩體現的是山西的窗花藝術。

  25.【答案】C。解析:《簪花仕女圖》描寫幾位衣著豔麗的貴族婦女春夏之交賞花遊園的情景,向人們展示了這幾位仕女在幽靜而空曠的庭園中。以白鶴、蝴蝶、戲狗取樂的閒適生活。作品為唐代仕女畫家周防的作品,代表作《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

  26.【答案】C。解析:“定位”中選擇定位目標書籤,即可實現定位書籤的功能。

  27.【答案】A。解析:在單元格中輸入文字時,缺省的對齊方式是左對齊。

  28.【答案】C。解析:復言命題推理。“關掉了所有錯誤的大門”是“真理也將被拒之門外”的充分條件。A、B項將其當成必要條件,錯誤;D項的意思跟題幹不符;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否定後件就能否定前件,故C項正確。

  29.【答案】B。解析:代入法。根據題幹三個人均只說對了一半。代入A項,則李和段全說錯,與題幹矛盾;代入B項符合題意;代入C項則李和張全說錯;代入D項,則段和張全說錯,均與題幹矛盾,故選B。另解,觀察每人的猜測會發現,張的後半句涉及“張”和“第三名”,與李的兩句話都不可能同時為真,由於每人說對了一半,所以“張第三名”肯定為假,則張的前半句“陳第二名”為真,對比選項,只有B項正確。

  二、材料分析題

  30.【參考答案】

  該老師沒有樹立正確的教師觀,需要我們引以為戒。

  首先,新課改的教師觀強調教師要尊重和讚賞學生,做學生髮展的促進者。材料中,教室裡出現“一片寧靜”的原因是教師對甲學生的回答雖然沒有批評、指責,但沒有準確點評,反而用“很不完整”予以了否定,使答題的學生缺乏自信心,同時教師的態度情感也直接影響了答題學生的學習情緒,而且也感染了其他同學產生了不良的消極情緒。

  其次,新課改的教師觀強調教師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材料中,教師對於學生的答案,沒有引導其繼續思考,理解古代神話的含義和特點,而是用自己的標準,一味地否定學生,沒有通過點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因此,作為教師,要踐行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觀,要尊重和讚賞學生,引導學生思考,不斷促進學生知識和心理的成長。

  31.【參考答案】

  王老師的行為符合教師職業道德,值得每一位教師學習。

  首先,王老師的做法踐行了終身學習。不斷進取的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終身學習是教師必備的素質,是教師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徑,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材料中,王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他認真學習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積極進行教育科研,不斷進行教學改革,教學效果優異,體現了終身學習的師德規範。

  其次,王老師的做法踐行了關愛學生這一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關愛學生就要深入瞭解學生,關心學生的生活冷暖。材料中,王老師助經濟困難的學生克服生活困難,設立基金,順利完成學業,體現了關愛學生的師德規範。

  因此,作為教師,要遵守教師職業道德,勤懇敬業,認真負責,關心愛護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32.【參考答案】

  (1)年齡大於150億年。

  (2)凱克望遠鏡發現“8clA33+63”星系距離地球大約150億光年,8cL433+63星系的光信號要歷經150億光年才能到達地球:另外天文學家估計離地球最近的一些恆星的年齡至少有160億年也與此相符。

  【點評】

  (1)此題考查對詞語的語境的理解。“年邁”一詞在文中屬於臨時意義。為此,我們必須明確詞語所在語句的句意,甚至是所在段落的含意。“年邁”在文中與星系有關。前一段表明宇宙本身至少有150億年的歷史,本段又說這些恆星年邁,因此可得出答案。

  (2)本題讓找推斷的依據,結合文章,得出“宇宙本身至少有150億年的歷史”這一結論前,文中有“這一發現表明”這個關鍵短語。因此是答案出處。再加上文章最後提到“這一結論與……相符”,那麼可知說的也是相類似的發現,故可作為推斷的依據。

  三、寫作題

  33.【參考範文】

  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

  人不是一件東西,他是一個置身於不斷髮展過程中的生命體。在生命的每一刻,他都在成為卻永遠尚未成為他能夠成為的那個人。在人的成長曆程中,學習成績就像一隻績優股一樣一路飆升的畢竟只是少數,還有很多人像華羅庚、巴爾扎克等一樣,在很小的時候並沒有表現出自己的天賦。中國有句古話: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實際上這是一種靜態看人的觀念。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不可能從一個人小時候的表現預測其在事業中的成就。要真是那樣的話,教師就不是一個教師,而成為一個預言家了。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不能以靜態、更不能以眼前學生的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學生處在成長的過程中,可塑性強,潛力大。我堅信對學生來說“發展才是硬道理”。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首先意味著應該以一種動態的眼光關注學生。中國有句古話“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確切地反映了這樣一種動態的眼光。發展意味著變化。兒童作為一個發展的個體,其變化是永恆的。兒童潛在的能力是無限的,正如有人所說,學生的潛能是氣體,你給其多大空間,他就有多大的體積。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還意味著應該以一種獨特的眼光來看待學生的個性。現代兒童身心發展理論告訴我們:在兒童身心發展具有共同特徵的前提下,個體與整體相比較,每一個具體兒童的身心發展在表現形式、內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會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其原因是每一個具體兒童在某個階段的智力水平、認知水平、生活環境、興趣愛好等方面各不同。教師不能用機械的、凝固的、靜止的眼光看待學生,而應當尊重其個別差異,促進健康發展。因此,瞭解和關心學生的個別差異,善於捕捉和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靈性,並加以培植,培養其自信心,促使他們的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的展示與完善。這才是發展的應有之義。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是新一輪課改中的一個基本理念。是形成科學的學生觀和評價觀的基礎。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就是要把我們的學生看作是有血有肉、有豐富思想、有豐富情感、有豐富個性的活生生的人,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的情感,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學生的個性張揚與完善提供寬鬆的環境。

  時光流逝,昨日少年慢慢長大,這是生命自然的軌跡。耳濡目染,矇昧心靈閃耀理性光華,這是人性發展的證明。老師們,相信自己的學生,相信他們一定會有所成吧!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即使不能成為“老虎”,也讓他們成為一隻優秀的“兔子”吧!

  【點評】

  材料告訴我們:作為家長和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孩子,不能以學生的現在來斷定學生的未來。要善於捕捉和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發現每一個孩子身上的特點,並給予讚賞和鼓勵,促進學生成才。本文作為一篇論說文,在文章的第一段,作者便表明自己的觀點,“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不能以靜態、更不能以眼前學生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接下來就是針對“如何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進行闡述。第四、五段,再次綜合論述了作者的觀點,強調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的重要性。末句,發出倡議.呼籲教師要相信學生,培養學生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