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巨佬李嘉诚、曹德旺怎么选接班人

6月26日,上半年临近结束时,曹德旺宣布,一直不愿继承家业的大儿子曹晖已被说服接班,未来将成为福耀集团董事长。

在“玻璃大王”72岁这年,福耀玻璃这家市值641亿元的公司终于确定了它的继承人。

商业巨佬李嘉诚、曹德旺怎么选接班人

时间往前推3个多月,3月16日,李嘉诚宣布退休,长子李泽钜接班其商业帝国。

与曹德旺不同的是,李嘉诚选择了老老实实跟着他做事的大儿子,而不是自己出去创业的小儿子。

两位商界大亨选择继承人的故事,体现着各自的眼光与智慧。其中能看到,不仅是接班人的故事。

忙着说服儿子接班的曹德旺

6月25日晚间,福耀玻璃发布公告称,福耀玻璃的全资子公司福耀香港拟收购关联方曹德旺儿子曹晖所控制的三锋控股持有的福建三锋集团100%股权,股权收购的交易总价为人民币 2.24亿元。

收购长子旗下公司,这是曹氏接班“大计”的关键一步。

“他(曹晖)必须得卖出来。”曹德旺说, 曹晖未来将接班出任福耀集团董事长,为了避免三锋集团与福耀今后有关联交易,他说服了曹晖将三锋集团并入福耀。

商业巨佬李嘉诚、曹德旺怎么选接班人

截止到今年5月31日,三锋集团的资产总额为人民币6.89亿元,负债总额为人民币4.75亿元,所有者权益为人民币2.15亿元。今年前5个月,三锋集团实现营收3亿元,净利润2834.75万元。

曹晖于1989年11月加入福耀,任福耀玻璃董事。2006年9月开始,他兼任了福耀玻璃总经理。

不过,曹晖对接班一直兴趣不高。2014年,他注册成立了自己的三锋公司。2015年7月,他从福耀玻璃辞职。

一直到今年初,曹晖才重回福耀玻璃担任副董事长。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他在接班问题上的态度已经软化。

但大局未定,曹晖此时还没有确定接班。因为他同时依然担任着福建三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三锋汽配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作为曹德旺的长子,曹晖一直被其当做继承人培养。

为了劝服曹晖吃“回头草”,曹德旺在2017年将总经理的位置给了女婿叶舒。

当时曹德旺就表示,自己正在动员周围的人去做曹晖的工作,“争取今年,最迟明年,一定让他来当这个董事长。”

“他不愿意怎么行?他不来当董事长,叫我一个老头子怎么办?”曹德旺发出这样的感慨。

6月26日,曹德旺终于公开表示,曹晖的态度已经改变。

至于曹晖什么时候正式接班,“随缘了,看机会”,曹德旺称。

福耀玻璃是我国出口量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供应商,在装饰玻璃和其它工业技术玻璃方面也有着强劲实力。

商业巨佬李嘉诚、曹德旺怎么选接班人

但作为这个“家族企业”掌舵人的曹德旺,却向来不守财。拥有约130亿身家的他,近年来在慈善事业中的捐赠总额,竟高达70亿。

“留给子孙的,不应是财富,应是智慧。”这是曹德旺常说的话。

在曹晖完全接班之前,谁也不知道福耀将来会如何。但曹晖创业的三锋集团的成功,似乎已继承了曹德旺的智慧。

李嘉诚没有选最耀眼那个

早在2012年,李嘉诚就已经宣布他的事业将来会交给李泽钜。

所以,在他今年宣布退休时,长和实业、长实地产、长江基建、赫斯基能源、和记电讯等总价值数千亿的公司,波澜不惊,没有丝毫异动。

1985年,21岁就进入父亲长江集团,从基层开始做起的李泽钜,很象许多商业故事中那种最标准的继承人。

商业巨佬李嘉诚、曹德旺怎么选接班人

名气很多时候来源于父亲,自身最有名的事件是遭遇绑架,被勒索10亿。这让很多人都忽略了,他其实早已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1996年,他负责分拆长江基建上市,获得超额认购25倍的成绩。1999年他进军网络,创办网站“tom”,上市时获得高达200倍的超额认购,刷新了公司的招股成绩。随后,他又击败精于重组出售的美国资产管理公司Cerberus,成功以38亿港元买入加拿大航空31%的股权。

尽管李泽钜已如此成功,却依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弟弟李泽楷的光芒掩盖。

1991年,香港政府开始发放卫星电视牌照,25岁的李泽楷向李嘉诚借了1.25亿美元,成功获得香港首个卫星电视牌照,成立了Star TV。通过与BBCJ及MTV的合作,两年后卫视覆盖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观众数目达到了2.2亿人。

1993年7月23日,李泽楷与默多克在加拿大的一艘游艇上谈判了两个小时,成功以9.5亿美元的价格将Star TV出售。

从当初1.25亿美元到9.5亿美元的惊人一跃,李泽楷的手腕让人叹服。

商业巨佬李嘉诚、曹德旺怎么选接班人

掘到第一桶金的李泽楷创办了盈科集团,随后展开了收购与资本运作的宏大计划。

1994年5月,他收购新加坡上市公司海裕亚洲,从而实现在新加坡借壳上市。

1998年,李泽楷提出的“数码港”计划赢得港府青睐。次年4月实现香港上市,市值高达1000亿港元。

2000年2月,李泽楷成功说服由中国银行(香港)、汇丰银行、巴黎国民银行以及巴克莱银行等四家银行组成的银团,获得130亿美元贷款,以285亿美元总金额击溃李显扬的新加坡电讯和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收购香港电讯公司54%股权,与盈科动力合并为电讯盈科。

这场小鱼吃大鱼的资本大戏,是李泽楷最为辉煌的巅峰时刻。电讯盈科成为市值超过700亿美元的大集团。李泽楷也成为仅次于其父的香港第2大富豪。香港证券分析师们戏称,老超人辛苦一辈子,比不过小超人搞一天。

但李嘉诚最终还是选择了李泽矩。这不是因为李泽楷不愿意继承,更非李嘉诚偏心。

从小喜欢快艇、开飞机、潜水的李泽楷,固然在资本运作上有着超高的能力。但他“不稳当”。

而李嘉诚呢,虽然在商场上从不畏惧冒险,但却一直把风险意识和远见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商业巨佬李嘉诚、曹德旺怎么选接班人

比如在2015年,他抛售了大半在内地的房地产资产,转而投资零售业。当时房地产在内地如日中天,线下零售被电商打得溃不成军。可到今年,房地产日落西山,电商全跑到线下争抢实体零售业。

李嘉诚反对李泽楷处处行险的商业模式,事实证明,李泽楷在最辉煌的时刻把自己陷了进去。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电讯盈科巨亏69亿港元,市值在之后5年间蒸发掉3000亿港元。在向澳大利亚电讯出售60%股权后,李泽楷依然负债47亿美元。

经过不断出售资产之后,最终电讯盈科在2009年以私有化的方式退市。而在私有化过程中,李泽楷又因为集体投票中涉嫌提前布局入股,被上诉至香港法院。此后还被警方持续调查。

李嘉诚曾告诫李泽楷“树大招风,保持低调”,同时,“做事要留有余地,不把事情做绝,有钱大家赚,利益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

李嘉诚最终为何不选择李泽楷,也就不难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