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資管│社區型交易所:偉大革新還是曇花一現?

您正在閱讀算力智庫第104篇原創作品

粒·資管│社區型交易所:偉大革新還是曇花一現?

算力說


以FCoin為代表的社區型交易所激起了數字貨幣交易的“革命”熱情,該模式一度為視為數字貨幣交易徹底實現區塊鏈初心——“去中心化”的里程碑。然而事實上,去中心化之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在沒有完善的制度前,盲目的去中心化反而會產生更加難以預料的後果。真正去中心化,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交易即挖礦”隨著FCoin的橫空出世火遍全宇宙,野蠻生長的同時引發了同行瘋狂跟進模仿。一夜間,似乎所有的交易所都轉型成了社區型交易所。

對於這一模式,BKEX創始人紀京言近日在某論壇上總結道:交易挖礦考慮的是讓社區更多人參與,持有平臺幣,可以享受到平臺分紅,從而讓所有參與者共同擁有這樣的交易所。在這一波的行情中,只有少量的類似這樣的交易所會存在,要麼會迅速把方案計劃推上線,迅速做大,要麼就不再有機會。

社區型交易所掀起的革命令世人興奮,而柏拉圖的“理想國”是否能成為現實呢?


中心化模式:作惡成本低廉

中心化交易所之所以飽受詬病,首當其衝就是“上幣費+交易手續費”的盈利模式。

數字貨幣行情的瘋狂不斷推高上幣費和交易手續費,在巨大金錢利益的誘惑下,部分交易所的道德底線開始失守。

近半年來,空氣幣、傳銷幣等不良項目在支付上幣費後就堂而皇之登陸交易所,最終讓缺乏判斷力的投資者淪為韭菜。

對正規項目方而言,上幣代價巨大。項目方往往不僅要支付高昂上幣費,還要向交易所提供其項目代幣。項目方花費數千萬人民幣的價值在交易所上幣司空見慣。

尤其對於融資額有限的項目方,天價上幣費可能直接將其“掏空”,再加上項目運營花銷和融資貨幣在熊市中可能的貶值,都會令其接下來的發展陷入絕境。

更絕望的是,高成本上幣後,項目方才發現交易所並沒有高流量和流動性,甚至交易所還要利用項目的“首發”來產生流量,項目方也成了被割的韭菜。

對此,數家交易所的相關負責人都在和算力智庫的溝通中表達了一致的反感。

LBank交易所聯合創始人何偉表示:項目方需要做社區、生態、研發等等,需要大量成本。如果上幣費已經佔據了大部分成本,那麼如何去做那些實事?收取天價上幣費其實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Bloex交易所顧問李易周指出:如果項目方融資5000萬,而交易所要收取2000萬上幣費,那麼交易所的動機是有問題的。交易所不應成為收割者,而是應該給項目方提供幫助,和好的項目一起成長。Bloex不收取上幣費,因為那是不健康的模式。

數字資產交易平臺技術服務商2SE COO海南表示:收取上幣費就是一件錯誤的事。交易所有好項目就會有流量,有流量又會吸引好項目,只有這樣良性循環才能建立起健康的生態。如果都通過收取上幣費來上線垃圾項目,那隻會越做越爛!

於是,社區型交易所被創造了出來,上幣費被取消了。也就是說,項目方要在交易所上幣,就不用再支付上幣費了,上幣資格由所有用戶投票決定。“民主新政”看似是到來了。


去中心化路途坎坷

交易所去中心化也非坦途。為了解決中心化交易所的種種問題,去中心化的社區型交易所呼之欲出,只不過這條道路從來就是荊棘滿地。

比如,社區型交易所的先驅——火幣Hadax項目,其初衷就是要探索和建立去中心化的社區型交易所。然而Hadax歷經4次規則調整,至今尚未形成一套令各方都滿意的方案,甚至還引發了超級節點退出風波。火幣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林更表態Hadax必須推倒重建。

Hadax的一波三折,給社區型交易所的發展蒙上了陰影。

社區化交易所面臨的現實問題在於,世上不存在完美的機制,尤其面對複雜而貪婪的人性,機制更不可能無懈可擊。正如火幣COO朱嘉偉坦言:“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用更直白的話說就是“有投票就有刷票”。從技術層面看,要完全杜絕刷票幾乎是不可能的,於是就形成了機器註冊賬戶投票的產業鏈。從利益角度看,社區中的強勢群體(如莊家)仍然可以利用其影響力操縱投票,收取不義之財。

因此在現有社區型交易所中,空氣幣仍有可能被“投票”上幣,最後危害的是投資者的利益。

對於去中心化交易所發展的坎坷,李易周對算力智庫(ID:suanlicaijing)表示,可以把交易所的去中心化之路和比特幣做類比。

比特幣的初衷是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但礦場的算力壟斷令其具有了中心化的特徵。即便是後起新秀EOS,其21個節點的模式仍然有可能會走向中心化的“歧途”。

李易周認為,社區型治理的前提是要社區成員都有合法的“公民身份”,如果沒有嚴格的身份審核確認機制,刷票就在所難免,投票公平性也就無從談起。在當前社區型交易所模式遠未成熟的現狀下,不應急於“放權”,而是要在中心化的專業效率和去中心化的公平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還是得摸著石頭過河?

儘管去中心化未來前途未卜,但仍被公認為交易所未來的創新方向。比起蜂擁而上的激情,有一些交易所則以更理性方式開始耕作試驗田。

以LBank為例,其已上線“投票上幣”功能,所有用戶在通過實名認證後都可參與投票選擇上幣的項目。交易所會取投票排名前50%的項目,再經過專業審核後才能上線。

據算力智庫瞭解,這是LBank在社區化方面的嘗試。在此機制下,如果一個項目進不了前50%,那可能就說明在運營管理上存在問題,也就被淘汰。而對於前50%,LBank還是會嚴格審核,發現問題仍然會取消其上線資格。

何偉向算力智庫表示:“這是現階段我們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之間尋求到的平衡點。我們並不能簡單地去評判中心化和去中心化。許多專業的事情,比如金融,還是需要專業人士來做。面對專業的事,大部分人共有的觀念並不一定正確。

去中心化固然是好事,但如果缺乏專業性仍然會被詬病。

何偉最後表示:“我們還在探索社區型交易所的模式。這是一個新市場,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可能各自摸的石頭不一樣,走的方向也不同。中心化也並不完全是集權,有時也是體現了我們對普通投資者負責的態度。”


文章所載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且不構成投資建議

敬請注意投資風險

商務合作、採訪、約稿可聯繫小蒜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