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口难调,两篇现场比赛作文在评委手中可能出现的命运

习作一:

众口难调,两篇现场比赛作文在评委手中可能出现的命运

众口难调,两篇现场比赛作文在评委手中可能出现的命运

习作二:

众口难调,两篇现场比赛作文在评委手中可能出现的命运

众口难调,两篇现场比赛作文在评委手中可能出现的命运

回顾

这是一次现场限时作文,参加者小到四年级,大到六年级。以上两篇是从多角度比较后挑选出来的优秀作品,都体现了作文的真、善、美,有真实场景和感受,有真诚善良的愿望,有纯洁美好的心灵。作品一,小作者看到老师因成绩喜因成绩怒的样子,怀疑老师过去的温和是装出来的,希望老师的心情不要过分地被成绩左右。另外,小作者端正的书写,文从字顺的文字功底,也是值得称道的。作品二,小作者用典型事例作了先后比较,成功地揭示了“变”这一重点。在小作者眼里,过去老师“示弱”远好过如今“逞强”,这种真实感受极易引起读者共鸣。最后小作者还表示,老师不管变成什么样子,“都是我们的老师”,表现出了极大的善意。

当然,因为是现场限时作文,两篇作文都还有明显的不足。作品一的硬伤在开头,作者一想到那节课的情形,就忍不住写起自己发试卷前的心情来,却不细想,这和本次作文写“老师变了”是毫无关系的,而且这样一来,会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到小作者到底考得怎样这个问题上来。每篇作文,都有方向,有目的地,一路朝着方向、朝着目的地进发,是思维缜密的体现。写作是重要的思维体操,多去思考这些问题,人会变聪明。

而作品二呢,卷面是硬伤,形式和内容都受到了影响。用词也要注意,你并没有见过老师小时候的样子,如何写出“女大十八变”来?在只有两行字的结尾中,小问题也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众口难调,两篇现场比赛作文在评委手中可能出现的命运

猜想

再来作点有意思的猜想吧。假如两篇作文中只能有一篇胜出,那么放在不同评委面前,会有怎样不同的命运呢?


评委1:是个印象派评委,认为作品一卷面美观,句子通顺,肯定在班上是个好学生,写出的作文差不了;而作品二一开头就涂涂改改,不像话,不细看了。

评委2:也是个印象派评委,认为作品一开头不好,全文就不会太好。作品二开头、中间、结尾,思路很清晰,就像人体比例好,看人看身材,就选作品二了。

评委3:是个主观主义者,认为作品一好,敢于说大实话,毕竟,怀疑老师过去都是装的,这话不是谁都能发现且敢于写出来的。

评委4:也是个主观主义者,认为作品二好,不管老师怎么变,都永远敬重老师,多美的心灵啊,哪像作品一敢挑战师道尊严。

最后我想说的是,作文难写,作文老师难做。我的态度是,硬伤要改,其他不必去迎合,也无须强调,给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吧。

众口难调,两篇现场比赛作文在评委手中可能出现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