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朝古都西安:这18座城门真的应该去看看,千万别错过


南门:永宁门建于隋初,是西安明城墙的正南门,是西安城墙各门中复建得最完整最漂亮的一座。也是西安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在中国民间,百姓都认为南方是火神的所在地,为避火灾,炉灶一般不开往南面。南门永宁之意,就是向火神祷告,勿起火灾,永保安宁。为以示诚心,永不开正南门。

西门:安定门为西安城墙正西门。寓意西部边疆安泰康定。建于明洪武七至十一年(1374-1378年)。这座城门有三重门楼:城楼、箭楼、闸楼。三道城墙,城楼里,箭楼居中,闸楼向外。门楼下均有拱卷式门洞,洞高宽为6米。西门箭楼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 城楼北侧有日本天皇访问西安时所建观望台一座,供游客参观,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门:安远门是西安城墙的正北门。明代构筑城墙时建造。辛亥革命时,起义军进攻满城交战中北门城楼被焚毁,现留有完整的箭楼一座。北城门洞原为西安城北面的唯一通道,现原城门洞不再使用,另于城门东西两侧各新开两个砖砌门洞,四门洞宽皆10米,以供行人车辆通行。


东门:长乐门是西安城墙的正东门,开辟于明代,清代又重新建造。现存城楼、瓮城以及南北两侧六个门洞,面东朝阳,内接东大街,外接东关正街。现存城楼、瓮城以及南北两侧六个门洞是非常珍贵的古建筑文物。明清时长乐门是西安东面进出的唯一通道。张学良将军曾在东门城楼上组建教导队和学兵队,。这一旧址也已被修复作为西安事变纪念地。

朱雀门位于永宁门西边,建于隋初,唐末战乱,出于安全防卫的考虑,封闭了朱雀门,直到一千多年后的1986年,朱雀门重新开启。朱雀门曾是唐皇城的正南门,因四象中的朱雀代表南方而得名。门下是唐长安城的中轴线朱雀大街。隋唐时,皇帝常在这里举行庆典活动。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取经归来,返回长安,带回了657部梵文佛经。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迎接玄奘,迎接仪式就在唐皇城的正门朱雀门举行。

和平门开于1953年,和平门城门内为和平路,城门外为雁塔路。和平门与火车站、大差市、大雁塔在一条轴线上。4门洞,共宽40米,为了表达饱经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渴望,取名和平门。


含光门最早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2003年西安市在西安城墙唐含光门遗址两侧新开的城门洞。2008年9月27日,西安唐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展示唐代含光门门道、城墙断面和过水涵洞遗址等。 唐代所有的外事接待活动都要经过含光门街。当年各国的官员、丝绸客商就是通过含光门,进入西市,然后再西行到达中亚和西亚。可以说,含光门是丝绸之路在长安城的一个重要节点。

文昌门开于1986年,位于南城墙永宁门与和平门之间,,是南城墙西起第五座城门。与其他城门不同的是,这里的城墙上,昔年曾建有魁星楼,是西安城墙上唯一一处与军事防御无关的设施。魁星系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代传说是主宰文运兴衰的神,被人们尊称为“文曲星”、“文昌星”。如果被他的朱笔点中,就能妙笔生花,连中三元,成为状元,魁星楼下这座新开的城门就被命名为文昌门。

玉祥门是为了纪念冯玉祥将军1926年解西安之围而开凿;位于西安市莲湖区西安城墙西门以北环城西路北段与莲湖路相交处。 如今的玉祥门已经由一个断口改建为五个门洞的气势恢宏的城门,张骞通西域的雕塑威风凛凛地立在城门外,彰显着西安盛世的辉煌。张骞身后,冯玉祥将军魁梧的身影已然融进这座坚城。


尚武门,是西安城墙北城墙最西的一个门,俗称小北门。开于建国后是十八座城门中最为年轻的一个门,与尚德门,尚勤门,尚俭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 尚武门门内西侧有习武园,是一处清代留下的地名,因在城西北隅,又叫西武园。尚武门里,习武园西北侧有一座广仁寺。它是陕西省唯一的藏传佛教寺院,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尚德门是西安城墙北城墙解放门西的一道城门,开通于1986年,位于西安火车站西南侧,因直对尚德路而得名。现城门内为尚德路,城门外为火车站西盘道。尚德门西邻安远门,东邻解放门,离解放门很近,只有两百米的距离。尚德门面向火车站,东边就是西安长途汽车站。

解放门位于西安城墙北段偏东,城内因连接解放路故而得名,城外为西安火车站。解放门原名中正门,又叫小北门,在今解放路北端,解放门西侧为尚德门,东侧为尚俭门。2005年在城墙下开3个状似拱桥的城门,跨度合计200米。其中中间的城门跨度达84米,两侧城门跨度各58米。从此,西安城墙全线贯通。


尚俭门是西安城墙一座城门,位于北城墙解放门与尚勤门之间,三门洞,无城楼。现城门内为尚俭路,城门外为火车站东盘道。尚俭门位于解放门和尚勤门的中间,距离解放门200米左右,距离尚勤门不足200米,可以与尚勤门并称为“姊妹门”。尚俭门的造型与尚勤门和尚德门相似,均无城楼,只有三个门洞。 

尚勤门是西安城墙北段的一座城门,开辟于建国后,因门内为尚勤路故名。尚勤门位于北城墙最东侧,西侧为尚俭门,城内为尚勤路,城外与环城北路成丁字路口。尚勤门能够为近邻的解放门分担人流量。它由三个门洞组成,没有城楼,是一种造型简单的城门。尚勤门的三个门洞比较窄,最宽的门洞不过四五米,而这样的狭窄恰恰突出了城墙的厚重。

建国门为西安城墙南城墙最东一门。开于1986年,在建国路南端开了新城门,三门洞,共宽28米。建国门内相对的建国路街道虽然短小,无数历史名人都在此居住过。唐代名臣长孙无忌就住在如今的建国路。民国时期,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的重要人物张学良将军的公馆就坐落于此。如今张学良公馆已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此旧址基础上建立西安事变纪念馆。


勿幕门又名小南门,位于南城墙含光门与朱雀门之间。是民国1939年为纪念辛亥革命中陕西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开辟的城门。 井勿幕,初名泉,字文渊。生于1888年2月12日。井勿幕志向远大1905年8月20日加入了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1918年11月20日井勿幕在归返三原途经兴平县南仁堡被人谋害。他被孙中山誉为“西北革命巨柱”。

西安中山门,是在西安城墙东侧的一座城门。于1926年由冯玉祥主持修建,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中山门,群众俗称小东门。附近街道亦泛称中山门。中山门共有南北两座门洞,冯玉祥分别为它们取名南侧门洞名为东征门,北侧门洞名为凯旋门。凯旋门原存中华民国时期的木质城门板,也是西安城墙各城门中,唯一一处保存着门板的城门,2014年城门板被拆除。

朝阳门是东城墙最北一门,开辟于建国后。因为这座城门朝着太阳,是每天第一个见到阳光的城门,故取名朝阳门。城门内为东五路,门外为长乐路。朝阳门规格为5门洞。


西安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有城门18座。每门城楼三重:闸楼、箭楼、正楼。闸楼在最外,其作用是升降吊桥,箭楼在中,正面和两侧设有方形窗口,供射箭用。正楼在最里,楼下是城的正门。箭楼与正楼之间用围墙连接,叫瓮城,是屯兵的地方。城外有护城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