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侠”张近东:心中无敌,才真正无敌

前不久,苏宁618战报发布,非常抢眼:苏宁易购销售额同比增121%。而大洋彼岸的马斯克虽然在特斯拉电动车上遭遇了产品性能以及商业模式的重大挑战,但来自SpaceX公司重型猎鹰运载火箭的民间科技能量以及“火星移民”的大胆创意,仍是科技产业无人出右的一座高峰。

张近东与马斯克,其实本没有任何交集,两家企业当下的发展状态也全然不同。

但从“独行侠”这个角度来看,张近东与马斯克倒是有些共通之处。6月27日上午,张近东随全国工商联代表团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期间,张近东与大学生及创业团队分享创业经历和心得,更让人感觉到了张近东与马斯克其实有共同的特质:敢于挑战全行业,可以堪称“孤胆英雄”。

心中无敌,才真正无敌。把握未来才是致胜关键。

今天,在零售行业面临巨大转折之时,无论是基于张近东的洞见还是苏宁在智慧零售企业的布局,苏宁的收获季节已经开启。

“独行侠”张近东:心中无敌,才真正无敌

图为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香港理工大学交流

孤胆英雄:敢于挑战全行业

马斯克的独行在于大胆想象和勇于探险,而张近东的独行,不仅要敢于坚持自己的信念,而且更是一场与全行业对抗的孤胆英雄般的壮举。当然,这也是中国互联网以及零售行业竞争激烈之下的独有特色。

我们可以从张近东的创业历程来看,在与香港理工大学学子们交流时,张近东说,苏宁28年其实经历了三次创业,每一次转型既是自我迭代,更是一次重生。

从1990年“下海”创办苏宁,到2000年与沃尔玛等世界500强零售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拼杀,再到从2009年开始的苏宁互联网转型,张近东虽然只有一个苏宁,但在心路历程和企业发展上,却是三次创业。

“第三次创业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完全掀开了新的篇章,一场由实体到虚拟,再到虚实融合的商业大变局正在风潮涌动中,新的技术也再一次激发了我的创业激情,”张近东说,第三个阶段正是苏宁发展的关键,苏宁在行业率先提出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智慧零售模式,如今这一模式已经成为行业趋势。

这正是张近东能被冠以“独行侠”的真正原因。

如张近东所言,自2009年开始,技术已经开始日新月异,如果什么都想学,最终会被眼花缭乱的新技术搞的晕头转向;但如果完全拒绝新技术,闭门造车,那结果也是被淘汰。互联网技术使得流通效率不断的提高,但一家零售企业到底应该如何发展?

自2000年之后,电商开始逐渐成熟,阿里、京东都成为消费热点,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虽然电商吸引了无数眼球,苏宁在此刻颇显“落寞”,但张近东并没有全员压上全面转型电商,而是一面向互联网拓展,布局电商,同时也在加强线下业态。

张近东看得很透彻,“互联网会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渗透在各行各业,我们所有的东西都将被互联网化;现在,大数据已经得到了普遍运用,代表了智能、新技术的很多东西也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张近东认为,互联网会带来改变,但互联网只是工具,不会颠覆一切。

“用户服务的场景绝对不可能只局限于线上那么简单,线下的基础服务必须要搭建,数据资源一定是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所以,苏宁从2009年开启互联网转型的同时,并没有忽视线下,持续升级店面业态,提升店面经营质量。

时至今日,行业发展的事实证明,张近东的判断是准确的,而且极为清醒。今天的零售行业已经走向线上线下一体化时代,曾经只布局线上的电商已经转向线下进行深耕。而苏宁却在张近东的洞见和趋势把握之下,早已经在七八年前就开始了这一发展布局。

今天人们看到了苏宁在智慧零售上的先手,但在这七八年里,张近东的支持又有谁看到了?

就算对互联网发展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也是产业趋势的未来,但在当时当刻,当所有人都为电商叫好而且阿里、京东都相继上市得到市场一片认可之时,张近东有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判断?做“孤胆英雄”的每分每秒又是如何度过的?与所有人都不同的、敢于挑战全行业的勇气来自哪里?

张近东此刻的讲述风清云淡,惊心动魄的心路历程都被隐去,但能看出的是,张近东勇气的根本来自于他对产业的洞见,“抓住行业的本质,发展才能有的放矢。”

一句高度凝练的总结,背后不仅有对产业的洞见,更需要有胆识和独闯禁地的巨大勇气。

坚持自己的判断,敢于做“独行侠”,就算不被人理解也要坚持,这才是张近东的核心特质。

“独行侠”张近东:心中无敌,才真正无敌

审时度势:枭雄气质迸发

从2016年开始,线上线下一体化零售已经露出苗头,2017年则是零售行业的全新变局之年,线上线下的联手已经风起云涌。但在2017年底,苏宁却给行业带来了更大的“翻天覆地”。

2017年12月19日,苏宁启动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张近东将苏宁智慧零售解决方案称为开源的操作系统,而各业态均为APP,定出了未来三年门店数量达到2万家和2000多万平方的商业实体目标。

苏宁的大手笔智慧零售战略吸引了中国大半个地产圈的300个地产大佬,其中包括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融创集团董事会主席孙宏斌、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南翔集团董事长余渐富、恒大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总裁夏海钧等。

不只如此,2018年1月15日,在苏宁控股集团的2018年度工作规划与部署会议上,张近东再次宣布,苏宁在原有六大产业基础上,提升物流和科技产业的战略地位,形成以易购、物流、金融、科技、置业、文创、体育、投资八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这是苏宁为实现2020年目标对智慧零售生态圈的战略升级。

与此同时,张近东发出“极速”号令:“要向着2020年全渠道高于互联网转型期增长的两倍增速,线下2万家店、苏宁大生态的全面协同发力,向着交易规模四万亿的大目标全面冲刺。

张近东按下了苏宁发力2020年的冲刺键,让行业震惊。基于七八年的布局,从实体零售起家并已实现线上转型的苏宁,已经成为零售业最为独特的角色。在零售业开始线上线下融合之时,苏宁已经拥有先天的基因优势,也迎来了自己的“主场时刻”。

既然是自己的主场,那就抓住机会,不遗余力,上演一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大戏,张近东对于苏宁大跃进的时机点把握,正是张近东枭雄气质的大迸发。

苏宁以及张近东并非只是狂野,这其实是抓住机遇、在主场到来时的苏宁,更是张近东对企业战略发展机遇的精准把握。如张近东在与学子们交流时所说,智慧零售的概念已经成为了目前被广泛认同的主流趋势,所以,要有前瞻性的规划和决心。

把握时机,All in,从而争取到最大发展的可能性。张近东审时度势的大智慧背后,张近东的枭雄气质展露无遗。

更何况这其中还有中国的产业环境,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

300个地产大佬的合力、2万家智慧零售店、4万亿的发展目标,不得不说,苏宁的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不仅将赋能传统产业,甚至可能就此改变中国商业模式与格局。同时,更是苏宁发展的新起点。

“独行侠”张近东:心中无敌,才真正无敌

求贤和赋能:智慧零售大格局

虽然苏宁已经在国内零售市场攻城掠地,但张近东的野心并不止于此。早在2009年,苏宁向国际化进军之路就已开启。当时,苏宁先后收购了日本LAOX和香港镭射,进行了国际化发展的布局。

洞悉产业未来的背后,其实是对“技术与应用”此消彼涨互生关系的真正透析。在张近东对产业的观察和思考中,他非常重视苏宁的技术能力发展。应用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技术的深层驱动力。

今天诸多电商已经开始号称自己是一家技术公司,但苏宁在2013年就已经在美国硅谷建立了苏宁硅谷技术研究院及美国办事处,并进一步开拓当地供应链建设,与美国优势消费品、科技及商业品牌建立良好的长远合作关系。

不仅在全球层面推动苏宁技术发展,同时苏宁的国际市场战略进一步深化。2016年,借苏宁控股集团收购国际米兰之机,苏宁顺势启动了在欧洲市场的商业拓展。此外,基于苏宁此前推出的海外购业务,苏宁在2017年提出了“全球买手”的战略,并与澳洲最大的综合零售集团Metcash签署了战略协议,开启澳新产品的原产地直采。

总体来看,今天的苏宁已经在欧洲、澳大利亚、日本及韩国开设办事处,负责当地市场的商业拓展及品牌合作,进一步加强国际市场拓展。

事实上,这次张近东的香港理工大学之行以及演讲,正是为了吸引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推动苏宁的全球化发展。据悉,苏宁去年引进的香港以及海外毕业生350多人,不乏麻省理工、斯坦福、耶鲁、牛津、剑桥等名校的高材生。其中,在香港地区引进的人才达到40多人,覆盖香港理工大学的酒店管理、工商管理、科技、物流等专业。

如张近东对学生们所说,苏宁智慧零售成果将最先复制落地香港,从商业模式、业态场景到技术应用,苏宁不仅希望为香港消费者带来最好的消费体验,同时也能为香港本地零售市场带来更多新发展机遇。

求贤若渴,能在多个不同专业层面都能吸引到人才,是苏宁未来发展的新基石。张近东已经开始布下更大的局。目前,很多境外、海外毕业生在苏宁的技术研发、金融科技、市场营销等核心岗位上工作。

张近东的野心很明显,但其落地同样也有张法,甚至还有帮助人才成长的谋划:“大家如果有创业的打算,苏宁也可以全面支持。”如张近东在香港理工大学的交流所言,今天的苏宁不仅鼓励和支持体系内的创新发展,还在国内打造了多个创业平台,如苏宁青创园依托苏宁八大产业体系资源构建了以“资金+技术+载体+服务”四轮驱动的苏宁青创扶持计划。

苏宁的智慧零售已经赋能传统行业,而今天,吸引人才,为人才提供创业环境,让年轻人有更多的成长机遇,不仅要向国际化发展,还要让更多的年轻人投身零售行业,带来行业更多的创新,这是张近东的大格局。

结语

张近东是科技行业独有的另类,他对未来产业趋势的洞见和坚持,甚至已经超越了马斯克的大胆,因为这是一个“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过程。

但我们今天看到的是,“独行侠”张近东坚持住了,而且让苏宁在正确的时机开始了新一轮的突破发展之路。

今年618的年中大促,苏宁成绩依然亮眼,苏宁易购销售额同比增长121%,苏宁已经进入发展的正上升通道。

苏宁需要人才,也需要新的拓展。但从张近东的香港理工大学演讲来看,张近东真正的创业心路历程和一个企业家的洞见、隐忍以及大格局,更是今更值得年轻人学习之处,也是苏宁对产业发展的启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