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明白紙 算準拆遷帳

“拆遷能得多少錢、回遷房多大面積、怎麼搭配戶型,在‘明白紙’上一目瞭然,政府都幫咱把賬算清了!”年過七旬的韓鳳芹,7月15日上午來到房山城關街道迎風坡村拆遷指揮部大院,對工作人員連聲道謝。幾天前,就是在這個大院,迎風坡村村民僅用了 40 分鐘就簽訂拆遷協議 190 餘份,簽約率超過90%。

房山區城關棚戶區改造涉及 10 個行政村,迎風坡村是最後一個啟動的。城關街道工委副書記趙金龍坦言,前 9 個村拆遷,為迎風坡積累了不少經驗,工作中最難的部分,就是讓群眾全面掌握拆遷政策,算準賬,賬目清,簽約率自然高,速度自然快。要想幫村民算準賬,駐村幹部首先得是政策的明白人。拆遷工作啟動後,城關街道抽調了 50 餘名機關幹部,組成了 5 個駐村工作組,在經過集中的政策培訓後,直接與村民對接。每位幹部,為 4 到 5 戶村民量身定製“明白紙”,精準算賬。

“明白紙”上,除了常規的應安置面積、房屋週轉費這幾個大項之外,還細化到了電話移機數量、熱水器個數等小項,甚至一棵樹、一個棚子、一口水井,都做了清晰的標註,每個項目的數量後,都有與之對應的標準補償單價和合計金額。在“明白紙”的最下面,則是評估合計總款。“每一個項目都能與補償政策對接,不重不漏,標準統一,村民拿著‘明白紙’,自己就可以算賬。”城關街道城建科副科長宋立峰說。

不僅如此,“明白紙”上還有安置房選房搭配建議。“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引導老百姓理性選房。”宋立峰說,在之前幾個村的拆遷工作中,發現很多村民不考慮實際使用需求,一味追求大戶型,到真正入住後才發現並不合理。迎風坡村回遷房共有一居到三居面積不等的 8 個戶型,工作組幹部按照回遷安置面積和家庭的實際情況,為每戶制訂了 4 個搭配建議。記者在村民杜淑蘭家的“明白紙”上看到,每一個建議都被製作成了類似於“三居 (98m2)+ 二居(77.92m2)=175.92m2”的等式,顯示得非常直接。宋立峰說,杜淑蘭家按照拆遷政策應安置面積是 160m2,因戶型搭配還可最多購買 20m2 安置房,而建議中的搭配總面積都在 170m2 左右,應安置面積 160m2 是按照 2000 元每平方米購買,多出來的面積,村民可以按 3000 元每平方米的價格購買,“遠低於當地住房均價。”

“接下來,我們還要再補充這張‘明白紙’。”趙金龍說,雖然迎風坡村的回遷房將全部帶裝修交房,但在村民選購家電的過程中,工作組的幹部依然會出手相助,指導村民理性消費。屆時,街道將與具有良好口碑的電器賣場合作,組織村民一起用低價團購品牌家電,“事實證明,只要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堅持公平公開公正,就一定會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