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家歡樂幾家愁,菜攤上的生意祕訣

幾家歡樂幾家愁,菜攤上的生意秘訣

那家菜店以前是遊攤。

一家四口人,兩夫妻帶著半大小夥子,拉一車菜,擺在路邊賣。

他家的菜品相好,種類多,更重要的是——便宜。

只要他們一出攤,那路邊立刻熱鬧了起來。

幾家歡樂幾家愁,菜攤上的生意秘訣

這家的大人看起來隨和。遇到老主顧來,甭管什麼,先拉拉家常,問侯老人孩子,說說喜樂見聞,然後才稱菜,結賬。老主顧們樂意在這裡略作閒聊,總是先緊著那些年輕人,著急走的人先結賬。

這個菜攤的趨之若鶩,熱鬧非凡,與旁邊其他商販的冷清形成了鮮覺對照。

這家的兩個兒子文靜,長得齊齊正正,如同央視那個播天氣預報的國臉宋英傑。氣質也不同與其他小販,給到老年人以尊重,拿個袋子呀,問個菜價呀,都能及時得到答覆。這兩個小夥子繼承了家長的謙遜和藹,令到大家喜歡。

他家的特點是結賬的時候零頭都是抹去的。無論是家長收錢還是半大小夥子收錢,每個人都能把這一點兒執行得很好。

所以,他們一家贏得大家實實在在的好感。特別是那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一毛五毛的,都看得極其珍貴。

城管來了,門口這條街開始嚴管起來。

幾家歡樂幾家愁,菜攤上的生意秘訣

已經有些時候沒見著這一家四口人了。

偶然閒逛裡,在偏僻的街角里,一家店子門庭若市。我放眼望去,居然看到了那熟悉的身影。原來,他們已經從遊攤變成了正式的私營業主,租了門面房開始賣菜。真為他們感到高興。

再去買菜,同樣感到很親切,有種終於等到他們的感覺。

這一家人也並沒有因為變了鋪子而抬高菜價,依然秉承著一貫的做法,便宜,實惠,結賬抹零,給到顧客很好的心理體驗。

幾家歡樂幾家愁,菜攤上的生意秘訣

今天我已經結過賬了,抹過零頭了。想起忘了買香菜了,返回去再拿點兒,就怕拿幾根人家不好意思收錢,特意拿了那麼一撮,湊夠個一兩塊錢。誰知道老闆竟然說,拿走吧,這一點兒,不值當收錢。我推讓幾番,老闆執意不收,我只好滿是歉意地拿著菜回家了。心裡卻是對這個男人充滿了敬意。並在心裡,默默地祝福,希望他們將來的生意越做越好!

雖然只是一小撮香菜,可是在這得失之間,老闆已經把做生意的秘訣都展現了出來。

生意人在意利益,可什麼才是純粹的利益?這個老闆失了幾根香菜,可是,他得到了一個忠誠的客戶,從長遠的角度上講,他是絕對地賺了。

今天他賺一個忠誠,明天再賺一個,長此以往,真不可想象。

幾家歡樂幾家愁,菜攤上的生意秘訣

方寸得失之間,前途已現。在我眼前,已經看到這一家子未來的樣子。

反觀門口這麼多的商鋪,多半都是舉步維艱。過不了多久,開不下去的店子比比皆是。就零售而言,像這個菜店老闆做法的,唯他一個。開超市的那幾家,幾乎到期就換,無一例外。超市裡雖然一應俱全,但售貨員冷若冷霜,結賬一分不少,一釐不欠,顧客結賬那感覺像是欠了他們。純粹的商業化氣息而沒有人情味兒。

得到與失去,有多少人能夠領悟到這其中的奧秘,而又能遊刃有餘地遊走其間呢?

幾家歡樂幾家愁,菜攤上的生意秘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