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模式和上港模式有什麼不同?如果有的話誰更符合中國足球的的發展?

君臨天下140580906


實際上,對於兩個模式來說。

引援模式上,恆大屬於進取型,上港屬於保守型

在外援引進來說,恆大引進一些球員可以說實力超群的,但是未必是名氣最大的。有成功有失敗,但是總體來說成功率還是很高。從上港接手球隊後,目前總共引進的外援有九位,在中超打過的有三位,在亞洲打過聯賽的四個。基本上選擇外援屬於已經打出成績的球員,但是相對來說,球員在進入上港之後的表現沒有之前那麼亮眼,總給人一種巔峰已過的感覺。一方面和教練的用人方式以及中超外援政策的轉變也有關係,另一方面則是球員年齡增長,球員的能力必然是往下走趨勢。

在內援方面,恆大基本上就是依靠買買買的策略不斷的填補人員,但是隨著球員市場價格不斷的飛漲,以及俱樂部對於自己的優秀球員的非賣品策略,恆大最近三年都沒有辦法買到合適的球員,從而導致球隊老齡化的問題日趨嚴重。尤其是中生代的球員匱乏,俱樂部實際上處於一個斷層的危機中,再加上U23政策導致中生代的球員的上場時間被嚴重壓縮,對於恆大未來幾年實際上是一個很嚴重的考驗,老的退役後誰能夠頂上去。

上港從根寶的東亞接手過來的第一年,買了3球員於海(5000W)石柯(2000W) 楊博宇(650W),其餘都是自由轉會的,包括後來去了國安的韋世豪也只是屬於租借,估計也是韋世豪的經紀人操辦的。總體來說,轉會市場都是經紀人在拿上港來忽悠其它俱樂部,但是上港從來沒出過手。這個實際上,也和上港球隊的年齡層有關係。上港接手的時候,全隊年齡最大的本土球員王燊超蔡慧康呂文君才26歲,武磊顏駿凌24,石柯傅歡賀貫22。時至今日,在同年齡層的球員無論比賽經驗和技術水平,比他們高的不太多,從俱樂部的角度來說,花近億資金去買一個比自己球員水平高一點,而且是否能夠磨合還不確定的球員是不值得的。目前來看,由於年齡結構的合理和人員相對穩定,在未來幾年的發展總體趨勢還是向上的。而且,自己青訓上來的球員在同年齡層來說也屬於佼佼者(根寶的青訓隊伍最後轉投申花,這也是因素之一。)

從球隊的運營來說,恆大屬於高舉高打型,俱樂部始終能夠成為媒體的熱點。無論是贏球獎金,老闆請球員吃飯都喜歡上頭條,媒體公關做得非常到位。上港屬於老黃牛型,除了目標是冠軍,無論發生什麼事件,採取的方式都是不回應不解釋,在媒體公關上來說,屬於慢三拍的。基本上,上港上媒體頭條都是事故型,而不是恆大的故事型。

從青訓來說,恆大走足校模式,賺學費養足校。好處是自給自足,缺點是球員成才比率低。因為足校考慮到學費的因素(能給錢的都是好學生),淘汰率會低很多。形成了良莠不齊的現象,必然會影響到優秀苗子的成長。上港是傳統青訓模式,自己花錢養球隊。當然,上港參與了上海全運會的足球項目,政府也提供了一定的資金支持。雖然上港在青訓市場進入比較晚,但是目前在各個U系列成績屬於均屬於前茅的。

哪種符合中國足球發展,實際上哪種都適合,關鍵看投資人的想法。實際上,這也是對於那些從中甲升級上來的俱樂部需要面對的問題。投資人想快速出成績,那就只有學習恆大的買買買模式,畢竟中甲球員來到中超是有差距感的,尤其面對的外援實力不在同一個檔次。你不買的話,連保級都會相當痛苦。上港著重於自身球員的培養,相對來說更加穩健一些,無論是球隊和球員的成長都比較看好,不會出現太多的波動。恆大的買買買模式,實際上也就恆大成功,其它類似模式的俱樂部基本上都是在坐過山車,今年進亞冠,明年去保級的比比皆是。畢竟恆大當年是抄底進場,其它土豪俱樂部基本上都是在頂部進場的。


冷看體育的肥東


印象中二者的不同之處不多,他們的相同點倒是有不少;

上港和恆大的相通點都在於靠錢砸,但又有點不同(後面說),恆大的發家史不多說,當初若不是許老總的鈔票,廣州隊可能早就消失在中國的足球圈裡了,或者現在還可能混跡於中甲、中乙聯賽之中;

上港的建隊歷史不是很久,05年才建的隊,當時是叫上海東亞足球俱樂部,建隊的初期,東亞隊出了不少青年才俊,這些人大多都是徐根寶帶出來的,是他訓練基地的球員(也就是目前上港隊的隊內主力),而徐指導自己本人也是東亞隊的俱樂部主席、球隊總教練,掌握大小事務,球隊也是從低級別的聯賽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的打上中超,並更名為上海上港集團足球俱樂部,所以上港在東亞時期,靠的是青訓力量。

打上中超後,上港的建隊模式跟原來有了很大的不同,或許是受到了恆大金元足球的啟發,上港隊也開始砸錢了,不過這些錢的用途跟恆大有不同之處,恆大是既買外援又囤國腳,而上港由於本身就不差本土球員,所以上港的錢,都花在了外援身上;

可以看這幾年上港在外援身上下的功夫,無論是孔卡、艾哈邁多夫、卡瓦略,還是胡爾克、埃爾克森還是奧斯卡,上港隊引進的外援一代比一代強,原本徐總是不太喜歡花錢買人的,但無奈背後的金主上港不差錢,加上後期徐總被僱為了球隊顧問,管不了太多,所以上港也就越來越向恆大這邊靠齊,成為了不少球迷眼中的第二支恆大隊。

總的來說,上港和恆大是大同小異,相同點在於不差錢,一個是私企,一個是國企,都不差錢,不同點在於上港的如今的成就起源於本土球員,而恆大則是純粹靠砸錢成為了中超霸主,雖然恆大也有搞青訓,但青訓需要時間的沉澱,恆大還沒到青訓開火結果的時候,上港的建隊歷史不算久,但卻有徐根寶之前的多年辛苦耕耘,這才有上港隊的今天。


如果要選一個作為中國足球發展的模式的話,我其實更加偏向於上港的前期建隊模式,恆大的那一套雖然很成功,但相反國足的成績卻一直沒有進步,反而是大大的退步了,恆大的成功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好的一面是使得中超受到更多的關注,壞的一面是使得中超變得虛榮,現在不少球隊都在學恆大初期的建隊模式(為了冠軍,不得不砸),大家都在砸錢,忽視了青訓,這可不是什麼好事,足協最近為什麼要勒令U25去集訓,其實也有出於這方面的考慮。


瓜叔聊球


中國職業足球,從1994年甲A元年到現在,在俱樂部運作層面,一直沒有形成符合世界主流聯賽的規範化運營模式,所謂的恆大模式和上港模式,如果從母公司恆大集團和上港集團角度看,骨子裡都差不多,就一個字形容:買!




恆大和上港在進入足球行業之前,均無任何足球基因,都是靠整體收購球隊進入職業足壇

恆大是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大型民營企業,在整體收購當時還是中甲的廣州廣藥俱樂部後,才正式進入中國足壇。

而上港隊的前身,是以足球名宿徐根寶打造的崇明島青訓基地為班底的上海東亞隊,而上港是大型國企,依靠從徐指導手中直接整體收購東亞隊而建隊。

恆大模式是高價購買“大牌外援+囤積國腳”,上港則是“高價外援+本土青訓”

恆大收購廣藥時,隊中成員以吳坪楓等本土球員,加徐亮等過氣外地球員組成,青訓基礎很差。

恆大入主後,開始大規模高價蒐羅國腳,從郜林、鄭智、李學鵬、于漢超、張琳芃,到年輕的徐新、楊立渝,幾乎囊括了各年齡段國內最優秀的國腳、準國腳。

在外援方面,恆大開啟高價引進當打之年大牌外援的先河,從穆裡奇的幾百萬美元,到J馬的4200萬歐,恆大以一個個令人瞠目結舌的轉會費記錄,引領中超進入高價外援時代。

而上港前身東亞隊,自身青年人才儲備就十分豐厚,上港以東亞為主幹就能完整搭建球隊骨架,無需大肆收購國腳。

在恆大的刺激下,上港在外援引進上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捨棄一百萬美元級別的海森,代之以900萬美元的孔卡、1800萬歐的埃爾克森、5000萬歐的浩克,直至6000萬歐的奧斯卡(中超迄今為止的最高轉會費記錄)。

恆大燒錢立竿見影,上港燒錢差強人意

恆大持續高投入,為球隊換來了7座中超冠軍獎盃、兩座亞冠冠軍獎盃,足協盃和超級盃各一次封頂,可謂賺足人氣。

上港的投入一點不遜色於恆大,但至今未獲一冠,最好成績僅是中超亞軍,實難令人滿意。

恆大和上港模式,都沒有對國家隊水平提高,起到根本性的促進作用

儘管恆大和上港的本土球員,在於大牌外援的訓練和比賽中,水平得到不同程度提升,但以這兩傢俱樂部球員為主力的國家隊,成績卻不進反退,那些在俱樂部混得風生水起的國腳,一到國家隊,就集體啞火。

另外,在這兩傢俱樂部的哄抬下,外援和國腳身價直線攀升,讓中超在表面繁榮的背後,陷入畸形泡沫狀態,其箇中原因,值得反思。


宋岐2


恆大和上港進入中國足球商業聯賽的時間都不長,上港比恆大時間還要晚。恆大靠著前期的砸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實現了中超聯賽的七連冠,兩次亞冠冠軍,極大的振奮了處於低谷的中國足球。恆大足球成功也極大推動了恆大集團商業的發展。恆大金元足球的成功,使很多球隊紛紛效仿,上港就是其中之一。現在的上港模式,就是早期的恆大模式。

要說兩個模式的區別,我認為是在青訓。一般的朋友會認為,上港是靠青訓成長起來的隊伍,更重視青訓,而恆大隻會砸錢買人。如果你認為恆大隻會買買買,你可能錯了。情況可能恰恰相反。

上海上港的前身是徐根寶的東亞足球俱樂部。東亞足球俱樂部成立的目的就是搞青訓,為中國足球培養人才。球隊以上海根寶足球基地的青少年球員為主要班底。徐根寶當時最大的願望就是把東亞足球俱樂部發展為中國的曼聯。徐根寶帶著這支隊伍,從低級聯賽開始,最後實現了衝超的成功。現在國家隊前鋒武磊就是他一手帶出來的。

後來這個隊伍得到了上港集團的贊助,再後來就被上港收購了。新組建的上港很顯然更希望短期內複製恆大的成功,開始了瘋狂的砸錢,尤其是在購買外援簡直不惜血本,去年奧斯卡、胡爾克、埃爾克森和艾哈邁多夫四名外援的轉會費超過了1.5億歐元,堪稱中超甚至是全亞洲最昂貴的外援。至於青訓已經沒有之前那麼重視了,自然也沒有多少成績了,與東亞足球俱樂部的宗旨,早已背道而馳了。一線球隊雖然還有很多主力是徐根寶帶出來的,但上海上港更像是外援的天下。

再來看看恆大。恆大跟上港不一樣,買斷的廣藥其實沒什麼實力,想要提高成績就買買買。買來了孔卡、穆裡奇、埃爾克森等實力外援,也買來了幾乎整個中國國家隊的本土球員。教練方面花重金請裡皮、斯克拉里這些金牌名帥。很快取得了成功,中超七連冠,兩次亞冠冠軍。取得了成功的恆大,卻深知球隊要走的長遠,沒有青訓是不行的。所以在建隊幾年後,開始著重發展青訓,培養青年球員。學校足球專業培訓由裡皮及其團隊擔任顧問,按照皇馬標準系統培養足球人才。經過幾年的發展,可以說碩果累累,各個梯隊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恆大足校已成為培養中國足球的造星工廠,用不了幾年,成年國家隊就會出現他們的身影。

雖然這兩年恆大的成績並不太好,但就看在恆大對待青訓的態度,對人才的培養上,我更認同現在的恆大。希望上港在獲得成功後,也能重新重視青訓,畢竟這才是中國足球的根本。


大鵬球事雜侃


肯定是上港。

恆大就是買買買 內外援拼命買。國腳級球員買了

放預備隊裡爛掉反正不能讓他們去別的隊。

這種模式怎麼可能有好處?

上港,完全依靠自己的青訓,連續三個賽季不引進任何內援。同時上港也不是封閉式的球隊,他引進大牌外援,典型的齊丹+帕文政策。這樣我們自己的帕文也培養了,聯賽水平也沒有降低。

這是目前最適合中超發展的模式!


Dylan6188489835


作為俱樂部,恆大模式被基本證明是成功的。短短几年,球隊在成績和知名度方面獲得了飛躍式提升,特別是正當中國足球跌入低谷,許多投資人大舉收手撒資的時候,恆大的出現給人眼前突然一亮,並毫不客氣地成了中國足球一面旗幟!球迷回來了,球隊多了,聯賽繁榮了……這些都少不了恆大的一點帶頭之功。這兩年成績有些停滯甚至下滑,是因為國內有幾家有實力的球隊爭相模仿,並大手筆投入,以至造成多雄爭霸局面,不過這是好事,百花齊放才是春!

上港模式也即恆大模式,兩者看不出有多大分別。只是一是國企,一是私企,作為國企,裡面的繁複關係不言而喻,私人企業則不同,只要不違法,可以做想做的事,錯了馬上會改回正確,所以往往事半而功倍,這一點上港是無法學得到的。


野鳥飛過


恆大與上港的模式,確有不同,但並不如一般輿論所言,上港靠培養而恆大靠買的區別。

兩個俱樂部進入足壇的時間都不長,都有肯出錢,要拿成績的決心。恆大購買了廣藥作為平臺,但這個中甲平臺明顯不能滿足恆大的雄心,所以從郜林開始,不斷的從各地收購高水平的本土球員(以國內水平而言),提高球隊的水平。而上港進入足壇,則是直接購買徐根寶的班子(實際上從那一刻開始,徐指導就被排除在俱樂部之外了),由於這個班子整體是徐指導在崇明島經過多年教導經營出來的,各個位置配備也相對完善,所以從其他俱樂部補充的需要就沒那麼急切了。因此,所謂的恆大靠買,上港則是培養,這樣的區分是假的。要說不同,只是一個按需求逐步(快速)補缺,而另一個是一次搞掂,直接把人家全家買過來而已,而且這種模式幾乎是不可能複製的,因為很難再有一個徐指導,能夠花多年去培養出一整支青年球隊,打出來又再正好碰上一個除了錢卻一無所有又要進入足壇的金主了。

兩個俱樂部的管理、外援選擇是有不同,但總體上來說,區別應該並沒有大到區分成兩條路線,而應該只是細節以及一些人材上的區別。

其實兩個俱樂部最大的區別,確實在於青訓,只不過跟一般輿論剛好相反而已。

恆大通過收集國內高手,快速稱霸中超,但正因如此,恆大會更明白青訓的重要性。進入足壇三四年一邊繼續篤實實力,一邊就開始建立恆大足校,著手未來。可是上港揹著所謂的靠青訓的美名,至今尚未在青訓上有真正的投入,最起碼沒有大動作,沒有報道,球迷也無從知曉。看上去上港除了這個球隊,跟足球也就沒有其他交織了。今年上港有很大可能中超稱冠,希望上港達到夢想後,能開始為未來出力了。


五月星光下


這兩種模式就對中國足球的發展和球員的能力提升這個方面來說並沒有起到積極作用。在這兩傢俱樂部統治中超聯賽的這些年,雖說國家隊大多以這倆隊的球員為基礎骨幹,但是並沒有看到中國足球的成績有所提高,反而有下降趨勢。你仔細觀察這兩隊的比賽過程就會發現這倆隊的國內球員,基本上都是一拿到球就立馬傳給就近外援,根本就沒有根據場上情況合理分配處理來球,長此以往看不出他們技能和球商的提高。本來引進那麼高水平的國外球員是希望能從他們身上學到現代足球的技術能力,可是我們沒有看到他們學到奧斯卡各種變向帶球突破,也沒見他們學到霍爾特的內外腳背的急扣過人和內腳背大力射門。看這倆隊的比賽就好像幾個老外唱戲,國內球員跑龍套似的。所以我們一直困惑這些天天和那麼多高水平外援一起訓練和比賽的中國球員怎麼就沒偷的一絲半點的球技呢,都說國人是山寨大師,怎麼到了足球上國人就傻了,那麼尊重“知識產權”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