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山東是怎樣被廣東、江蘇甩下的?

突圍|山東是怎樣被廣東、江蘇甩下的?

圖 | 青島夜景

作為老牌大省的山東,人口、資源、政治稟賦均居全國前列。然而在互聯網經濟風起雲湧的今天,山東近幾年的發展卻顯得遲緩,與廣東、江蘇等標兵省份的差距越來越大。

好在近兩年,正視差距與現實的山東開始發力,藉助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落戶山東的時代機遇,開始調整產業結構,推進創新發展,區域後發態勢顯現……

1. 齊魯之症

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紂,天下更始。武王封姜太公於齊,封文王之子曹叔振鐸於曹,封武王之弟周公於魯,“齊魯大地”的別名由此而來。

自此時起,山東便“膏壤千里”,礦藏豐富,人文蔭養更是冠領華夏。齊國“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冠帶衣履天下;魯國秉承周朝禮樂典儀,為禮儀之邦;曹都陶丘則是中原地區的水陸交通中心和全國性經濟都會,享譽“天下之中”。

後經累世變遷,勤勞樸實的山東人耕耘農工,為數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貢獻著賦稅、儒生、兵丁。新中國成立後,山東迅速恢復生產,鼎助祖國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以來,憑藉人口、資源上的卓越優勢,山東在全國區域發展格局中一直處於優勢地位。

作為中國經濟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山東國內生產總值穩居全國第三名,佔中國GDP總量的1/11。2013年,山東與廣東、江蘇,一起被評為中國最具綜合競爭力省區。此時,山東既是兄弟省市謀求合作的夥伴,又是周邊區域不斷追趕的目標。

然而,世事如棋。近幾年來,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山東錯過了數個轉型升級機遇,在區域發展中漸漸掉了隊。產業結構不優,新動能成長不快,發展活力不足,經濟效益不高,拉低了山東的區域競爭優勢,不管是城鄉經濟發展水平,企業發展活力,還是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被廣東、江蘇等省份遠遠甩下。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直言不諱:“現在,我省在全國區域競爭大棋局中,已經不那麼耀眼。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們陷入了由別人追著跑到追著別人跑的尷尬境地。

“標兵漸行漸遠,追兵越來越近”,劉家義的講話正切中要害。

從經濟總量看,山東與廣東的差距由2008年的5860億擴大到2017年1.72萬億;與江蘇的差距由50億擴大到1.32萬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山東與廣東的差距由2008年的約1350億擴大到2017年的約5200億,與江蘇的差距由約770億擴大到約2100億。

從區域發展看,近十年來發展遲緩的山東已陷入各區域發展戰略“夾擊”之境地。北邊,京津冀協同發展勢頭強勁,雄安新區橫空出世;南面,長江經濟帶生機勃勃,上海建立了中國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西面,中原經濟區異軍突起,區域發展地位猛升。

從產業結構看,山東主營業務收入排前列的輕工、化工、機械、紡織、冶金多為資源型產業,能源原材料產業佔40%以上,而廣東、江蘇兩省第一大行業均為計算機通信製造業。服務業仍以傳統的交通、商貿、餐飲住宿等傳統服務業為主,現代服務業發展較慢。山東,一直是人口大省、經濟大省,卻從不是創新大省、活力大省。

從能耗水平看,山東能耗總量、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均居全國前列。

從發展質效看,山東2017年單位生產總值財政貢獻率只有8.39%,分別比江蘇、浙江、廣東低1.12、2.82和4.20個百分點。

突圍|山東是怎樣被廣東、江蘇甩下的?

圖 | 濟南奧體中心

沉舟側畔,千帆競過,用此來形容近幾年來的山東恰如其分,這個傳統大省按部就班地操持著自己的家業,卻沒看到其他船隻側面超車,百舸爭流。

2. 意識之弊

意識決定行動,山東的落伍,其根子在於山東人士思想上的保守。

常言道,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而“水土”二字,其實就是塑造一方人“心理群像”的文化基因。提起山東的文化名人,孔孟自然是躲不過的。曲阜的孔子、鄒城的孟子、滕州的墨子,這些大儒及儒家文化的滋陰實在太過厲害,由古至今,山東人的心中總跑不了“忠孝仁義”“忠君愛國”“保境安民”的情懷。在封建王朝,“逢一明君輔之佐之”是每一名山東儒生的志向。

突圍|山東是怎樣被廣東、江蘇甩下的?

圖 | 濟寧曲阜三孔

所以,山東歷來就是有名的“保皇派”。革命、革新、造反、起義,從來不是山東人的文化主動,也很少有人去實踐。好不容易有個水泊梁山,但結果大家也都知曉,令人扼腕。宋江、盧俊義的選擇讓人質疑,但山東仕子明白——對梁山管理層而言,“聚義廳”頂多是一時激憤,“忠義堂”才是心中殿堂。

報效朝廷、維護正統,在山東,如此文化性格的人很多很多。

明初的鐵鉉,聰明敏捷,熟通經史,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建文帝即位後,鐵鉉升任山東參政。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發動叛亂,很快包圍了鐵鉉把守的濟南府。鐵鉉憤恨朱棣謀逆之舉,率將士死守濟南。最終逼得朱棣繞過濟南府,向南直進,突破淮河防線,攻佔京師。最終,濟南府還是被稱帝后的朱棣攻破,鐵弦遭凌遲身亡。

好像有些說遠了,但說到底,相比南方省份,離首都更近,傳統文化薰陶更深的山東更講忠義,更講傳統,更講按部就班,更講蕭規曹隨。相應的,革命精神、革新精神上存有欠缺。

所以,這就很好理解為什麼在晚清,當廣東的洪秀全金田起義,孫中山、黃興“驅除韃虜”時,自山東開始燃起火苗的義和團還在“扶清滅洋”。

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生產力永遠在革新家的手中。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山東人的性格劣勢可能不明顯,但在信息科技革命的今天,山東與南方先發省份的差距越來越大——廣東實施產業、勞動力“雙轉移戰略”,加速推動“騰籠換鳥”;江蘇實施產業高端發展、信息化引領等六大行動,推動產業向“高輕優強”調整優化;浙江實施“四換三名”工程,打造經濟升級版,推動了經濟質量和效益提升;原本落後的貴州抓住時代機遇,支持大數據產業發展,成為“大數據網紅”。

而此時的山東,“官本位”思想依然濃重,利益藩籬根深蒂固,“放管服”改革遲滯,經濟發展還在依靠國有資本拉動,非公經濟活力不足,科技型、創客型企業偏少,“國強民弱”……

好在,在新一屆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齊魯大地已明確認識到了發展之危,革新之急。省委書記劉家義說到:“如果我們的發展方式濤聲依舊,產業結構還是那張舊船票,就永遠登不上高質量發展的巨輪”。

詼諧中透著凝重。

對於山東來講,要想在全國經濟版圖上實現逆勢崛起,關鍵還在於意識領域裡的洗滌乾坤,山東上下正醞釀著一次真正的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突圍|山東是怎樣被廣東、江蘇甩下的?

圖 | 菏澤國際牡丹文化旅遊節

3. 時代之際

風雲際會,歷史再次眷顧了山東人民。2018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

過去,我國經濟發展主要依靠重化工等傳統動能的增長,但隨著傳統動能的減弱,新動能突起的需要越來越強。

病樹前頭,萬木爭榮。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道路上,緊攥這次機遇的山東已經悄然起跑。

2月22日,正月初七。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劉家義回顧了山東發展的往昔,重點分析了近幾年被落下的差距,指出,加快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是實現山東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點,是提高山東經濟創新力的重大平臺,是贏得山東區域競爭優勢的強力抓手,還是推動山東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之舉。

根據規劃,山東將在做優做強做大“十強”產業上實現新突破——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醫養健康等五個產業屬於新興產業,是山東培育發展新動能、贏得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所在;綠色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等五個產業屬於傳統改造升級形成的產業,要加快原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向高端化、集群化、基地化、綠色化發展。

除了發展“十強”產業,山東還要求在強化科技供給上,在推動開放發展上,在補齊要素短板上,在“三核多點”協同發展上實現新突破。

這裡的“三核引領”,是充分發揮濟南、青島、煙臺三市經濟實力雄厚、創新資源富集等綜合優勢,先行先試、率先突破、輻射帶動,打造新舊動能轉換主引擎。“多點突破”,是積極支持其他14市依託區域內國家和省級經濟開發區、高新區、海關特殊監管區等,發揮各自比較優勢,明確重點突破方向,培育壯大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集群,打造若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區域經濟增長點。

突圍|山東是怎樣被廣東、江蘇甩下的?

圖 | 東營勝利機場(大飛機試飛現場)

以綜合試驗區為契機,山東發展迎來新的歷史機遇。而改革發展的基礎,在於體制機制的創新。山東省委已明確強調,今明兩年,要推動“放管服”改革、運行機制改革、民營經濟改革發展、財稅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機構和行政體制改革等六項改革舉措。

4. 思想之滌

改革的基礎,在體制機制的創新。而體制機制創新的基礎,在於思想的解放與刷新。

7月5日,省委書記劉家義、省長龔正帶隊,一支由山東省直及17市50多名黨政領導幹部組成的代表團,開啟“南下”征程——4天時間,集中考察廣東、浙江、江蘇三地,16個對標考察點,目的就是要讓大家身處對外開放的最前沿,聆聽深化改革的最強音,在解放思想上來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

突圍|山東是怎樣被廣東、江蘇甩下的?

圖 | 山東考察團在華為

在廣東,考察團赴廣州海珠區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深圳前海蛇口自貿區,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6個考察點,重點學習“互聯網+”、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

在浙江,考察團赴杭州行政服務中心、阿里巴巴西溪園區等6地,著重取經“放管服”改革、互聯網經濟;

在江蘇,考察團赴江蘇蘇州工業園區展示中心、蘇寧控股等4地,深研細究高科技創新、大數據等前沿趨勢。

此次考察取經,山東省委省政府擺出的姿態為“直面差距、自曝短板”,安排的考察點也均是有的放矢,直擊山東發展的病灶。所以,不少媒體稱這次出行為“坐不住”的山東考察團,寓意山東正視現實之後的奮起直追。

南風正在北漸,齊魯大地,自上而下,正氤氳著一團時不我待,鼎故革新的氣質。《山東新聞聯播》上的一些創新舉動可被看做全體山東人“坐不住”的小小注腳。

自7月5日起,《山東新聞聯播》首次加入獨立評論員環節,首期內容便是就本期南下考察學習作了長達3分25秒的專題評論,評論員用更加平時、親切和接地氣的語態為觀眾帶來時政報道。這是山東電視臺不斷開拓思路、“超越”自我的改革嘗試。

據瞭解,山東臺自去年開始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其宗旨就在於通過形式創新達到“既要權威也要親切”的辦臺目的。2017年10月1日的《山東新聞聯播》正式入駐街景演播室,成為首個面向公眾錄製的省級聯播。與此同時,主持人從坐播改為站播,成為全國首家“站起來”的省級衛視新聞聯播。

突圍|山東是怎樣被廣東、江蘇甩下的?

圖 | 山東電視臺

5. 改革之維

“今年是我省動能轉換取得突破性、實質性進展的關鍵一年,可以把2018年加上一個限定詞,叫做‘山東動能轉換年’。”山東省發改委主任張新文說。

按照部署,到2022年,山東將基本形成新動能主導經濟發展的新格局,到2028年,基本完成這一輪新舊動能轉換,建成全國重要的新經濟發展聚集地和東北亞地區極具活力的增長極。

藍圖是宏偉的,而實現這一藍圖的卻需要矢志不渝的堅守與耕耘。

2018年上半年,對於旨在追趕的山東人來說,是隻爭朝夕的上半年。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山東上半年的經濟運行層呈現出“穩、優、好、新”的特點。半年GDP為39658.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6.6%,保持在合理區間。

可喜的是,數據顯示,上半年山東發展動能新,高質量發展的態勢非常明顯。山東國家級眾創空間和科技企業孵化器分別達到203家和85家,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服務器、新能源汽車等新產品產量分別增長119.4%、100%、58.3%和37.7%。

同時,還有一系列奮進舉措緊鑼密鼓:3600餘項科技成果與”十強“產業精準對接;中小微企業創新競技行動計劃啟動;新舊動能轉換專利庫緊張組建;《關於加快縣域經濟健康發展轉型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

突圍|山東是怎樣被廣東、江蘇甩下的?

圖 | 煙臺夜景

可見,本來就以“群象經濟”為特色的山東,在此次新舊動能轉換的大局中,更顯遍地開花之姿。加之從政府到民間的發展願望如此迫切,山東,這個雄渾、純樸的傳統大省正在祖國的政治經濟版圖上,厲兵秣馬,醞釀新篇。

本文由文化分享類公眾號【晾書石】(ID:gh_f20033fe297a)原創發佈,敬請關注交流。

參考文獻

① 劉家義在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② 大眾日報: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述評(上下篇)

③ 央廣網:動能轉換,是責任更是機遇

④ 閃電新聞:“廣電視界”發文解讀《山東新聞聯播》新變化:將改革進行到底

⑤ 齊魯網:山東上半年新動能發展態勢明顯,“四新”經濟成長持續提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