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年輕人流行消費降級了,這趟「時髦」我們可以不趕!

聽說年輕人流行消費降級了,這趟“時髦”我們可以不趕!

網絡上有個段子:

“如何優雅地形容窮?”

“消費降級。”

什麼是消費降級?簡單地說,就是你“變”了,不再追求高價格、大品牌,而是更傾向於選擇物美價廉的東西。

曾經的你為了海外購一個品牌包,可以省吃儉用大半年,現在的你居然覺得50元的地攤包還不錯,而且比品牌包耐用。

曾經的你為了吃上一頓海鮮大餐,可以在店外等待一兩小時,現在的你順手抓起手機,點起了外賣,還不忘搶優惠券。

……

感覺說起來都是一把辛酸淚!有媒體曾將拼多多、閒魚等平臺的爆紅,歸結於中國人消費降級。

可是,人家拼多多第一個就不幹了,憑什麼啊?我們關注的可是中小城市人的需求,我們的零售模式對他們來說是另一種“消費升級”。

好吧,言歸正傳!在小編看來,消費降級不能證明你是真的窮,而只能說明你的消費趨於理性,不再需要通過購買力來為自己增值。

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怎麼就 “心甘情願”降級了呢?

01

都是錢逼的

好友A在一家上市公司擔任部門總監,月薪1萬+,家中兩處房產,育有一女。在我們眼中,她早已接近實現“財務自由”。

一次朋友聚會,聊起養孩子的話題。A直言:養孩子簡直太費錢了,心都在滴血!

剛上幼兒園,她就立馬給孩子報了舞蹈班和英語班,一年要多出四五萬的開支。為了買學區房,她現在已經開始囤國產護膚品,網購兩三百的服飾。

為什麼要說這個例子?其實好友A就是一個縮影,她就像我們身邊大多數的人,為了家庭的未來,不得不勒緊褲腰帶,變為一個徹底的實用主義者。

當然,A的經濟情況還算比較好。在一二線城市,仍有很多人面臨著房租、房貸、車貸等壓力,他們儘可能地削減消費慾望,只為了把更多的錢許諾給未來。

可是,企圖用降低支出、提高儲蓄來為自己的生活提供保險就夠了嗎?遠遠不夠,我們也是時候打破這個精美的泡沫了!

02

多少錢才夠花?

關於這個問題,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答案。

剛畢業的時候,小編覺得工資不在高,夠花就行。可是隨著年齡增長,各方面的經濟壓力也接踵而至,除了擔心自己工資不夠花,更多地是會擔心家人是否過得好。

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是寧願自己消費降級,也要給自己的父母和孩子提供最好的。然而,我們的工資收入註定是有限的,能給予的也十分有限,好像錢怎麼都不夠花。

有消息稱,個稅起徵點擬從3500元提至5000元,月收入5000-12500元的中等收入群體獲益最大。

可是有人算了一筆賬,如果你月薪一萬,那麼個稅起徵點提升後,可能到手就多了150多元,好像也就是一支口紅的價格,還不如漲工資!

應對消費降級,我們除了努力工作,提高工資這種顯性收入外,也要增加隱形收入,通過投資理財拓寬收入渠道。

目前,國內最常見的投資理財方式有四種:銀行理財、基金、股票和 P2P,各自又存在著優劣勢:

銀行理財

投資門檻較高,大多數銀行5萬起投,且定期理財產品佔大多數,資金流動性不強。儘管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都可以兌現本金和收益,但時常出現實際收益低於預期的情況,因而較適合以短期現金管理為目標,且期限固定的投資者。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一定要到正規的銀行營業機構購買,還要關注贖回條件和期限,有的銀行理財產品不允許提前贖回,有的雖允許提前贖回,但只能在特定時間贖回,且需要支付一定的贖回費用。

基金

目前基金分為股票型基金、貨幣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一般來說,貨幣基金低風險,基本上不虧,而且流動性高,隨時可以贖回,但收益不高。股票基金收益高些,但風險也大。債券型基金有專人負責管理操作,但是收益較低。

非專業投資者很難真正理解基金的投資策略,因此難以判斷該投資到底是否合適自己,投資前需嚴格篩選專業管理人,且本身要有一個系統科學的規劃。

P2P

投資門檻低,大多數平臺50元或100元可起投,年化收益率在8%-15%之間,收益穩定,好操作,並不需要專業知識,普通人都可以投資。理財產品選擇性強,長中短期均有,其中短期為1-6個月,中期為6-12個月,長期為12個月以上。

一般來說,短期理財在收益上不如長期理財好,勝在靈活性高,而長期理財存在資金不夠靈活,具有一定風險性的問題。在挑選平臺的時候,投資者需要謹慎,注意關注平臺的運營情況。

股票

股票收益高,但是風險也大,收益波動也較大,常見的說法是“一賺二平七虧”。雖然股市的資金門檻低,一般幾百元就可以買股票,但是對投資者本身的要求卻很高,較適合資金實力雄厚,心理承受能力強的投資者。

選擇股票,投資者可以多關注公司的市盈率,它是衡量股票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一隻股票市盈率越低,市價相對於股票的盈利能力越低,表明投資回收期越短,投資風險就越小,股票的投資價值也就越大。

———

投資理財的渠道還有很多,比如黃金、外匯、房地產,以上部分僅供參考。

大家投資之前一定要先清楚瞭解自己的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然後再進行合適的資產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