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撑起中国GDP的“平民英雄”,四十年风雨初心不改

三四十年前,有这么一批人,他们是别人眼中的“傻子”,他们放弃稳定的金饭碗,选择“下海”创业。他们顶着别人不解的目光,顶着来自家庭的巨大压力,在夹缝中艰难生存。直到第一批下海创业的人赚到了第一桶金,社会对他们偏颇的目光才渐渐有所改善。

他们是撑起中国GDP的“平民英雄”,四十年风雨初心不改

他们大多白手起家,用自己的勤劳与奋斗换来了日子的蒸蒸日上,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经济的面貌。如今,在我国个体和私营企业已经占到中国市场主体总数的94.8%,创造了全国60%的GDP,吸纳全国就业人数近四分之一。

他们是撑起中国GDP的“平民英雄”,四十年风雨初心不改

“个体户”、“万元户”、“弄潮儿”,上个世纪对他们的称谓各有不同,直到21世纪,他们才有了“个体工商户”这个代号。蹬三轮收废品的人、开早点铺买包子的人,菜市场的小摊贩,开小卖部的老板娘……他们都有了共同的名字。他们是改革开放40年的传奇产物,“中国梦”的草根代表。

他们是撑起中国GDP的“平民英雄”,四十年风雨初心不改

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个体工商户”们生存背后的艰难。做一笼包子背后是三四点钟剁肉馅和面的高强度体力劳动,卖一斤蔬菜水果需要半夜就去进货出货,而即便是拥有了自己的店铺和摊位,往往也需要几乎365天全年无休,来维持稳定的营业。他们赚的每一分钱都带着汗水,都是积少成多的典范。

他们是撑起中国GDP的“平民英雄”,四十年风雨初心不改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体户的数量也在逐年减少,火热了几十年的创业也让更多人触及到了天花板。个体户单打独斗只能获取有限的财富,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敢于创新。未来是资源整合、团队合作的时代。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个体工商户选择成为“码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高科技进行转型升级。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一昧固守传统的经营方式只会逐渐被时代留在身后。

他们是撑起中国GDP的“平民英雄”,四十年风雨初心不改

成为“码商”(即使用二维码收款的小商家)对于个体工商户带来的好处与改变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前端到后台,从零售批发到供应链管理,中国数百个城市的小商小贩们用互联网科技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解放了自己的时间。

他们是撑起中国GDP的“平民英雄”,四十年风雨初心不改

曾经由于个体工商户数量庞大、地域离散度高、行业分布广泛,同时他们往往无担保、没抵押、缺乏风控数据,很难从银行贷款获得资金周转,也限制了个体户的发展进步。

而如今的这些曾经传统模式下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未来的“码商”在科技的帮助下将改变如今艰辛的生活状态。“码商”群体的出现正是因为科技进步红利的共享,让他们在享受平等无差异的增值服务的同时,创造新的价值和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