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電燉鍋四大發展趨勢

2018 電燉鍋四大發展趨勢

近年來隨著更多實力型企業的發力,電燉鍋產品無論在外觀還是在技術方面都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總的來說呈現出以下幾大發展趨勢:

趨勢一:內膽材質豐富多樣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電燉鍋內膽以白陶為主,據中怡康零售監測數據顯示,白陶內膽線上零售額佔比高達65%,線下佔比也超過50%,但與去年同期相比白陶內膽雙線市場佔比均成下降趨勢。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場上內膽材質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多樣化。除白陶外,紫砂內膽也曾是電燉鍋的一大主要材質,但由於紫砂礦資源稀缺、市場魚龍混雜限制了一材質在電燉鍋市場的發展。2018年小熊電器重新發力紫砂市場,在有4000年陶瓷史的大埔建立紫砂生產基地,並邀請嶺南派陶藝傳承人手工打造紫砂內膽。這款不上色、不上釉、無化學添加、材質天然的紫砂電燉鍋一舉斬獲艾普蘭金口碑獎。截至2018年6月線上市場紫砂內膽產品對小熊零售額貢獻較去年同期增長2.2個百分點。紅陶內膽雙線市場穩增,其中線上紅陶零售額同比增長高達59.2%,除蘇泊爾外,美的、生活日記等品牌也紛紛加大了對紅陶產品的投入。此外,耐高溫瓷也是電燉鍋內膽的一個發展新方向,其代表蘇泊爾中華熾陶釜和美的炭火煨湯鍋採用的耐高溫內膽可耐受420°C-20°C冷熱交換不開裂。除此之外,如玻璃內膽、琺琅鑄鐵內膽等新材質也紛紛登場,不同的產品特性針對各細分市場以適應不同消費人群的需要。

趨勢二:加熱方式轉變、加熱速度提升

以前電燉鍋也被稱為慢燉鍋,這個“慢”字主要是針對它的加熱速度。而影響其加熱速度的一大主要原因就是加熱方式。從比較早期的發熱帶、發熱管到現在的發熱盤、IH電磁加熱及遠紅外加熱,電燉鍋已經開始“提速”。據瞭解,目前市面上大多數電燉鍋的功率在300W-500W,而提速後的產品功率可達700W以上,由此可實現在大火燒開後再轉為小火慢燉細熬,使人們在快節奏生活中更更加簡單快捷的享受一鍋好湯。

趨勢三:燉鍋、燉盅界線模糊化

從外形和烹飪方式來看電燉鍋還可細分為電燉鍋和電燉盅兩大品類。電燉盅屬於隔水慢燉,配備的多個小燉盅適合燉煮各種甜品和滋補品。電燉鍋一般容積較大可直接在內鍋進行烹飪,更加適合燉煮體積較大的肉類湯品。現在一些品牌生產的電燉盅的外鍋採用不鏽鋼內壁,除了使用燉盅外,也可在外鍋直接進行簡單的燉煮,業內稱之為“鋼燉”功能。而電燉鍋品類中也有品牌為其產品增加了燉盅配件,如美的MD-TGW40W,除配備了火山陶釜內膽外增加了兩個白陶燉盅,結合不同的烹飪程序真正實現一鍋多用。

趨勢四:功能與顏值並重

在新一輪消費升級大趨勢下,消費者對產品無論是功能還是外形的要求越來越高。面對這樣的需求,電燉鍋生產企業開始加強對產品工業設計及產品細分功能的開發。如天際針對愛美女性推出了具有專業燕窩燉功能的產品。據悉這款產品可根據燉煮的是燕盞還是燕條採用不同烹飪程序,從泡發開始細心燉煮,精心燉好每一盅燕窩。而九陽在今年提出了“口味養生“和”家居美學”的新主張,推出的北山電燉鍋將中國山水畫元素融入其中,設計素淨典雅、時尚簡約,細節設計也非常別緻,木紋隔熱提手、木紋鍋頂蓋、安全防護加熱盤以及安全防護插口,都彰顯出北山電燉鍋在設計時的獨具匠心。(楊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