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崆峒派为啥有八个掌门人

「探秘」崆峒派为啥有八个掌门人

崆峒派有八个掌门人

秦玉龙

「探秘」崆峒派为啥有八个掌门人

无论在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中,还是现实的武林江湖中,每个武术门派都有一个掌门人,唯独崆峒派却有八个掌门人。

虽然中武协及正统武术界从来不承认所谓的“掌门”,但媒体上却随处可见“掌门人”的身影。

一个武术门派,身份最高者,少林称为“住持”,武当、峨眉等都称为“掌门”,而崆峒派却称作“掌派”或“掌派人”。究其原由,据说崆峒派有八大门,即飞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花架门、奇兵门、玄空门。八大门有八大掌门,他们只负责管理本门弟子,八个掌门是平级关系,不互相管辖。八个掌门人的上面,就是掌派人。

随着崆峒山和崆峒武术在江湖上的名声越来越响,许多武林人士也开始纷至沓来,或来挑战,或来学习,或来交流。一时间,崆峒山上聚集了众多来自大江南北的高手,尤其以清朝末年最为兴盛。崎岖的山道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挎长剑,背大刀,身怀绝技的豪杰、侠士的身影。代表人物有道光年间的拳师王复盛,同治年间的拳师郭金华、王耀东等,他们精通洪拳、炮拳、棍术,兼收崆峒武术精华,成为了享誉八方的著名拳师,并且留居平凉,开门授徒,对外以崆峒武术传人自诩。

到了近代,崆峒武术传人更可谓群英荟萃,人才辈出。著名武术家有朱老五、童天祥、马恒福、居世安等人,他们武艺精湛,拳法出众,在国内外或平凉积极从事崆峒武术传授活动,授徒众多,可谓桃李满天下。

如今,这些“隐居”民间,化身于小巷田垅,过着普通人生活的武林传奇人物,正在以各自的方式发扬光大着崆峒武术。

有“小罗成”之称的童世英,从小热爱武术,在其父童天祥老先生的传授下习练功夫,因勤学苦练,又悟性高,以致技艺精湛,身手不凡。曾多次参加全省武术运动会。1965年9月,他作为甘肃省武术代表队成员之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运会。多年来,他先后获得省级武术运动会国家竞赛规定项目刀术第一名、拳术第二名以及短兵冠军的优异成绩。如今,年事已高的童老先生每天还是坚持习武授徒,从不间断。

童世英之后,崆峒武术又相继涌现出了甄庆平、马继良、拜少宝、孙联英、李恒达、马明星、王镖、陈虎等新生代传人,先后代表平凉参加国家级武术比赛和运动会,多次获得冠、亚、季军头衔。

长期致力于崆峒武术挖掘、研究工作的赵强认为,近年来随着崆峒武术声名远播海内外,一些人士常代表崆峒派参加各类武术交流活动,虽然坊间褒贬不一,说法纷纭,但客观上他们也为宣传推广崆峒山和崆峒武术做了贡献。因此,崆峒武术不应固守门户之见,而是要敞开胸怀,欢迎世界各地武术爱好者前来崆峒山问道、切磋、交流。

「探秘」崆峒派为啥有八个掌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