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銷售18000?徐新說的永輝生活這個奇蹟暫時不太好發生!

日均銷售18000?徐新說的永輝生活這個奇蹟暫時不太好發生!

老婆是別人的好,孩子自己的強。

這不,有著“投資女王”稱號的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在前些天的一次會議中聊到了自己投資的永輝生活,自豪之情溢於言表:投完以後,奇蹟真的就發生了。永輝生活的日均銷售額從4000塊錢增長到了18000元。

呃,不知道奇蹟是因為投完之後發生的,還是正好到了該發生奇蹟的時候。

這都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永輝生活的日均銷售真的翻了4.5倍,到了18000元了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這不符合商業邏輯。先不說老店是否能店店做到日銷18000——就《靈獸》瞭解到的數據來看是沒有達到的,以永輝生活目前一天3家店、一年要開1000家的開店速度,保持這樣的日均銷售數據,用商業常識想一想,就知道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當然,要說永輝生活最好的門店日均銷售達到了18000元,《靈獸》完全不懷疑。比如北京區域的個別門店,日銷售最高已破20000元。

這同樣很正常。換句話說,一家全國領先、經營能力行業一流的零售企業,玩兒一個已經磨合2年多的業態,要是連最好的店都賣不到這個數,那才是讓人匪夷所思哩,而且,一線城市的租金成本之高也遠非二三線城市能比的。

所以,徐新所說的日均4000,可能更靠譜一些——當然,經過2年多調整後的永輝生活,業績在提升,確實在進步,這也是不容否認的。

按照永輝計劃,永輝生活未來將進駐2600座城市。

永輝生活的門店基本在100多平米,定位為生鮮加強型便利店——不能不說,便利店這個業態這兩年在經營上的變化可圈可點,7-11嘗試賣起了菜,而好鄰居引入果蔬肉等生鮮商品、並結合線上渠道與平臺合作後,銷售額增長30%多。

日均銷售18000?徐新說的永輝生活這個奇蹟暫時不太好發生!

永輝生活的商品也以果蔬肉及糧油乾貨為主,對於以大賣場為主力業態的永輝來講,這個業態確實是一個非常有益的補充,因為超級物種雖然很叫好,但基於業態的定位以及檔口式餐飲的特徵,很難彌補永輝在進一步滲透至社區商業上的不足——永輝生活要承擔的,是永輝在商業業態上的毛細血管的任務。

另外,通過線上app,可以覆蓋周邊2~3公里的消費人群,小門店還可以擔負起永輝商品小前置倉的重任。

這是一個理論上價值無限大的市場,目前的水果專業店、生鮮專業店、休閒食品專業店大行期道,其實很大程度上也印證了這一點。

話又說回來,小業態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玩兒。

《靈獸》從熟悉永輝生活的相關人士處瞭解到,永輝生活的銷售數據並沒有徐新所講的那麼豔麗,“上海和重慶相對好一點,北京也在提升,其他區域的永輝生活門店銷售並不理想。”

以合肥市場3月份的一天為例,永輝生活近10家門店日銷基本在2800~5000左右,只有極個別門店能在6000以上,也有一家門店銷售破萬。其中線下客單平均在20元左右,線上客單平均在28~30元區間。

這個銷售和客單價均中規中矩,離18000元的日銷還是有很長一段距離的,實說實話,雖然永輝生活在合肥市場尚處於培育期,但確實並沒有凸顯出永輝生活在這一業態上有什麼過人之處。

而永輝生活app在一些區域似乎暫時還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價值。比如合肥市場,3月份有的時候線上平均訂單不超過20單/天,最多的一家店近40單,最少的只有不到10單——當然,這裡邊也有該市場屬於培育階段的因素。

日均銷售18000?徐新說的永輝生活這個奇蹟暫時不太好發生!

根據永輝超市2017年年報,永輝雲創(含永輝生活店、超級物種、永輝生活 app 等業務)2017年營業收入5.66億,營業利潤為-3.5億元,淨利潤虧損2.67億元。而截至2017年底,永輝生活門店達到200家,超級物種27家,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平均一下,227家門店,永輝生活平均每家店2017年虧損達100多萬元——要知道,永輝生活其中一半門店數是在2017年第四季度才開出,換句話說,每家店的虧損金額應該更高。

《靈獸》認為,這才是一個正常的永輝生活在現階段面臨的正常現象。

徐新的演講中其實透露了不少信息:

它2015年5月份才成立,我2016年見到張軒寧,他是創始人。當時那個公司狀況也不是很好,開了20家店,日均流水只有四千塊錢,每家店都是虧損的,當時的CEO已經被幹掉了。

然後那個時候張軒寧說,我們根本不缺錢,我找你來,是因為你們懂零售,懂互聯網。你要幫我站臺,讓員工要有一點士氣。當時我說我要看一下你的數字,他說你不要看,數字很糟糕。但是今天是day one,因為我親自來上班了。

後來他就跟我講了一樣東西,打動了我,講了兩個小時“合夥人+賽馬”,我一聽,我說洞察人心就是真理,這個肯定會work,最後,在見了他三個小時後,我們在大堆水果蔬菜面前就把價格談好了,我說了一個價格,他還了以後馬上就答應了接受投資。

這三段話的意思可以解析為:

1、 永輝生活一開始是虧損的——每家店都虧損。

2、 徐新想看一下永輝生活的運營數據,張軒寧非常坦承說數字很糟糕。但他表示將親自抓這個業態,並將採取永輝在大賣場業態中已經較為成熟的生鮮合夥人制度,徐新被這個制度打動,迅即談好價格決定投資。

《靈獸》認為,永輝生活在發展初期虧損並沒有什麼不正常,門店開業需要培育期,更何況是企業在嘗試中的新業態。而從投資的角度看,投資人確實有時候會投模式,但更多也是投人。徐新看重的不僅僅是永輝生活這個業態,還有它背後的管理模式。

這個”合夥人+賽馬“管理模式,徐新也有比較詳細的闡述:公司出錢、員工創業、工資保底、利潤對半。

日均銷售18000?徐新說的永輝生活這個奇蹟暫時不太好發生!

“當你聽說利潤對半,你說,哇,好心疼,太多錢給員工,其實你不用很擔心。因為員工的工資佔收入比例通常都是12%、13%左右,你的淨利率也是12%、13%左右,你加回去不是25%嘛,然後你給他對半,你就是12.5%,其實是一樣的。“

“還有一個叫賽馬,這是什麼意思呢?每六個月,把員工KPI考核一下,後20位的店長必須被幹掉,而且除了店長幹掉,另外兩個人也要被幹掉,6個人要幹掉4個人,幹掉誰?你們自己選舉,但是被幹掉以後,你還可以再復活一次。可如果第二次你還不靈,你就出局了。我覺得這種制度就保證員工永遠是飢餓的,捨命狂奔。”

《靈獸》認為永輝的合夥人機制確實是零售業比較牛B的激勵機制,複製到永輝生活的發展上也應該同樣會產生出大的效應來。

而且,這個世界歸根到底是人的問題,不論是企業還是國家。

但是,這個世界很多時候,也絕不僅僅單純是人的問題。

好的制度和激勵機制是一個企業、一個項目成功的保障,這點不假,但並不代表企業或項目有了好的制度就一定能夠成功。

生鮮社區店的未來發展前景是可期的。

基於永輝的實力、品牌及業務能力,永輝生活只要保持住戰略定力,在這一輪新零售的長跑有機會得到良好的成長。

比如,永輝的供應鏈能力基本處於國內零售業最好水平,這是大部分同行難以短期內趕上的。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585.91億元,同比增長19.01%;淨利潤18.17億元,同比增長46.28%——永輝超市在業績快報中表示,利潤增長的原因首要就是通過不斷優化供應鏈,降低商品成本;其次是推行合夥制及賽馬機制,增強員工生意人及主人翁意識,降低生鮮等商品損耗,進一步提升銷售收入及綜合毛利率。

日均銷售18000?徐新說的永輝生活這個奇蹟暫時不太好發生!

永輝超市在2017年報中表示,2017永輝生活新開店173家,其中第四季開店 100 家,已經積累了門店快速複製佈局的能力。

但儘管如此,永輝生活這個個業態還遠談不上定型,或者說成功,也談不上徐新說的“奇蹟發生了”。

《靈獸》認為,永輝生活現階段的不足和麵臨的挑戰有:

1) 類似於便利店業態的定位,受限於面積,生鮮品種有限,體現不出永輝在這一品類上的優勢,競爭對手要做到目前永輝生活同等水平(包括生鮮)並不困難,從這點來說,永輝生活並沒有構建起競爭門檻;

2) 永輝生活線上app的訂單中,永輝超市的訂單也一併計算在內,也就是說,永輝生活這樣的小店訂單目前還遠遠不夠。另外,由於永輝生活的配送採用自建,目前成本較高;

3) 目前處於快速跑馬圈地階段,部分門店是轉讓門店,拿店成本較高;

4) 生鮮傳奇、全家愛吃(果多美創始人搞了個“生鮮Costco”:只能手機下單的全家愛吃有晉升零售新物種的可能嗎? )等這樣的門店,以及包括水果專業店等,都將是永輝生活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如果對手跑得更快,或者在某一區域滲透度高,永輝生活不能說沒有機會,但會非常痛苦;

5) 一旦零售+互聯網的對標永輝生活的新模式出現,將會對成長中的永輝生活產生極大的殺傷力。

虧損並不可怕,對零售企業而言,甚至可以說是通往盈利的一條必經之路。

已具備快速擴張能力,用平均每家店每年100多萬元的戰略性虧損構築起這個業態的競爭門檻,讓對手不敢輕易跟進,然後在試錯中不斷打磨門店模型,短期內不考慮盈利,《靈獸》認為,永輝生活的店型一旦跑通,發展不容小視,未來或會成為便利店的最大殺手之一,也將是目前社區生鮮業態極具威脅的競爭對手。當2018年底達到1000家店規模的時候,效應也會開始逐步顯現。

日均銷售18000?徐新說的永輝生活這個奇蹟暫時不太好發生!

除了線下店的便利+生鮮,另一看點是永輝生活 APP和微信小程序,數據顯示,其已覆蓋永輝旗下所有業態、42 個城市、559 家門店,累計註冊用戶 289 萬。9 月推出永 輝生活小程序,半年內獲新客73 萬。線上交易額總計7.3 億元,是 2016 年的3倍,其 中,永輝生活店線上交易額佔永輝生活店交易總額的 40%,超級物種線上交易額佔超級物種交易額的 27.4%。

但是,仍然要指出的是,永輝生活雖然也實現了便利+生鮮+線上線下一體的全渠道模式,但目前還是有帶著較濃的傳統商業的邏輯。

為什麼這麼說?

傳統商業企業的思維一直是建立在先有門店後有生意的邏輯基礎上。

而新零售的邏輯——你可以排斥這個詞,但不能輕視它的商業邏輯:從開始建模,就是建立在先系統、再服務、後門店的邏輯基礎上。也就是說,電商思維的零售模式,從一開始就是以流量為中心而不是以門店為中心,門店從一開始的定位中就有前置倉的功能,甚至與門店功能不分伯仲。

兩者可能都沒錯,都有自己的優勢。但在適應消費升級上,後者顯然準備得更加充分。永輝生活的app已經在這方面比傳統零售企業前進了一大步,但離新零售的邏輯仍然還有距離。

我們當然希望並期盼永輝生活的所有門店都可以早日達到甚至超過日均銷售18000元的水平,未來也真有可能做到。但如果現在就已由4000元增長到了18000元,那麼我們只能膜拜:

1、 永輝生活已完全盈利,並在年底達到1000家後具備獨立上市的實力,無須任何顧慮。基於這一業態的市場前景,它將是絕對的巨無霸和獨角獸,其估值將遠超目前所有的實體商業企業。

2、 它已經實現了“葵花寶典+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吸星大法+。。。”於一身,並將這些神功成功合體,從此所向披靡,天下無敵了。(靈獸傳媒原創作品)

有溫度 · 有深度 · 有態度

靈獸,專注新零售、新消費的商業原創報道

關注連鎖/零售/電商/商業地產

創業創投/資本對接領域

聚焦全球商業創新

精準覆蓋中國商業精英人群

入駐今日頭條/搜狐/企鵝/大魚/一點/網易/百家等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