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的女兵戰鬥力如何?

用戶3708573182


洪秀全之初,意在團結最廣大的農民力量,首次提出了男女平等的觀念。太平天國建立之後,他更是直接發佈命令:“別男行女行”,設立女營。

什麼意思呢?太平天國建立女兵的兵營,允許女人和男人一起參軍上前線。

太平天國自金田起義開始,就有了男女隔離的制度,洪秀全說:“男有男行,女有女行,不得混雜。”也正因此,太平天國建立了男女分營制度,實行嚴格的男女隔離的措施,即使是丈夫探看妻子,兒子探視母親,也“只宜在門首問答,相隔數武(步)之地,聲音務要響亮”。

然而與此同時,太平天國的領袖們卻廣選嬪妃,妻妾成群。有些荒唐可笑的是,天王洪秀全還曾頒發了一紙《多妻詔》,宣稱天國居民,海外番眾,皆以多妻為榮。 並詔定:“東王西王各娶十一人,南王至豫王各娶六人,高級官三人,中級二人,低級一人。”洪秀全則“有婦八十八人。”

據有關資料記載,在太平天國鼎盛時期曾經擁有女兵十餘萬。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女性軍事組織。太平天國提倡男女平等。洪秀全宣稱:“一切人都是上帝的子女,都是平等的。”“天下多男人,盡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

然而,以洪秀全為首的天國領導集團,一面用法紀制定了種種清規戒律,一面過著荒淫的生活。當離開金田時,洪秀全就有妃子15人;僅一年後,離開永安時,他的嬪妃達到了36人之多。其他諸王和高級將領也都是妻妾成群。

隨著太平天國的轟然倒塌,太平天國的女兵也就“歸屬”了清軍!

據史料記載,一些女兵在戰鬥中被殺死或自盡,這對當時的情形來說,算是比較幸運的。剩餘被俘的女兵多數淪為清軍的奴隸。

在清軍發洩完之後,則可隨意對這些女兵進行生殺處置,其中相當一部分女兵是被虐待致死。

在這場運動中很多女性打破了傳統思想,很好的展示了“巾幗不讓鬚眉”,譜寫了一曲曲熱血沸騰的英雄詩。而且天平天國裡有不少的男叛徒,但是我們卻從未聽說過有求死逃生的女叛徒。

太平天國賦予了女性史無前例的位置與尊嚴。雖然這僅僅是名義上的男女平等,但卻是給予了女性清廷無法給予的理想狀態。所以在兵敗如山倒之時,這些女兵們依然希望經過本人的努力,去挽救自己和太平天國的命運。


刀墓手札


太平天國的女兵戰鬥力如何?我們可以從一件小事上管中窺豹,一探究竟。

這件小事,發生在周鳳山身上。

那麼,周鳳山是誰呢?

查看太平天國曆史,有很多有名的歌謠,比如這一首:“破了鑼,倒了塔,殺了馬,飛了鳳,徒留一個人也無用。”

歌謠流傳於石達開經略江西之時。當時的江西據《湘軍記》記載:“江西八府五十餘縣皆陷,存者惟南昌、廣信、饒州、贛州、南安五郡。”正是太平天國第一個黃金時代。

歌謠裡共提到了五個清軍將領,他們先後在江西與太平軍作戰。其中,有三個人是曾國藩的部下,名字依次為羅澤南、塔齊布和周鳳山。所以說在這個時期,周鳳山是能夠和羅澤南塔齊布相提並論的。

對湘軍史略知一二的人都知道,塔齊布與羅澤南並稱“塔羅”,他們生前是曾國藩手下赫赫有名的戰將,死後也在平定太平天國的功臣榜上名列前茅。

塔齊布像

我們來看一看塔齊布:

塔齊布,鑲黃旗人,原是湖南綠營裡一個小小的都司,見曾國藩創辦新軍,便投奔到了曾的門下。曾國藩招兵買馬,手下很快聚集起一大批將領,塔齊布與另一位湘軍名將羅澤南都是其中的翹楚。之後,塔齊布與羅澤南追隨曾國藩,自湖南沿長江東進,一直打到江西九江湖口一帶。

當時,湖南道州人周鳳山是塔齊布的手下,一直跟隨在塔齊布左右。

曾國藩曾經在家書中這樣評價周鳳山和他帶領的人馬:“真可愛,真可敬!”可見,他曾經極為看好周鳳山。

湘軍兵臨九江湖口不久,,太平軍奮起反擊,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湖口大捷。湘軍不得不在江西與太平軍開始了相持。

之後,塔齊布病死,羅澤南則帶領部下去了湖北。曾國藩手下就只有周鳳山資歷最深了,所以,周鳳山順理成章統帶起了塔齊布的舊部,成為曾國藩麾下的首席大將。

太平天國覆滅之後,分勝利蛋糕,湘軍挺到了最後,自然分到了最大的一塊。然而,翻開一本名為《中興將帥別傳》,記錄鹹同年間平定太平天國功臣的書,我們看到,湘系將領自然排在首位,但八旗綠營的有功之臣也沒有落下,甚至參與“剿太”的外國人也廁身其中,但裡面,竟然沒有周鳳山的大名。

怎麼會這樣?要知道,周鳳山可是湘軍元老兼純種湖南人啊!

原來,周鳳山曾經做過一件荒唐之極的事兒,因此被湘系集團心照不宣地除名了。

1855年11月24日至1856年4月3日,石達開經略江西,周鳳山作為曾國藩麾下的首席大將,與石達開大戰於樟樹鎮,結果大敗而歸。曾國藩被困南昌,便是因為這次失敗。

曾國藩被困南昌


不過,周鳳山被除名,並不是因為這次大敗。

樟樹鎮失敗後,周鳳山拋棄了領導曾國藩,回到老家湖南,隸屬於巡撫駱秉章。

當然,周鳳山名氣不顯,也不是因為他曾經背叛過曾國藩。

因為江西事態危急,清廷一直讓鄰省援救,周鳳山也被湖南巡撫駱秉章派了回來。於是,周鳳山便帶兵自湖南出發,在江西吉安府一帶轉戰。

不過,周鳳山已經今非昔比。當年他在江西,一來背後有高人曾國藩佈局,二來有湘軍水師幫襯,三來部下可都是塔齊布留下的百戰勁旅。現在他帶的兵是湖南新招來的,用起來不在飯桶之下,也不在飯桶之上,正好都是飯桶。再看看對面人家太平軍,怎麼一個個都那麼厲害?他們裡面還有女兵,kao,連娘們兒打仗都完虐自己的飯桶。

說起來,江西的情況比周鳳山樟樹鎮潰敗時已經好多了。清政府畢竟比太平天國地域大的多,實力也大的多,所以,經過最初的失敗之後,清廷迅速從各地調配了人馬援救江西。等周鳳山回來的時候,江西太平軍已經轉為了守勢,幾乎所有的城池都處在包圍之中。

既然形勢不好,有些太平軍就難免開始動搖了。於是,一邊是久經沙場,想要“棄暗投明”的廣西狼兵,一邊是手下都是飯桶的湘軍大將,二者一拍即合,立馬勾搭在了一起。太平軍紛紛投降周鳳山,搖身一變成為了湘軍。

眾所周知,太平軍興的時候,有很多廣西大腳女人也參加了軍隊,她們的武力值不在男子之下。如今,這些女人很多在江西作戰,當她們也提出要加入湘軍的時候,周鳳山便勉(xing)為(gao)其(cai)難(lie)的收錄了她們,並組建起湘軍中第一支娘子軍來。

本來,湘軍也能和太平天國一樣,在文革期間吹一吹婦女解放的,無奈周鳳山作為晚清男女平等的先驅,太站在時代的前端了,反而被封建禮教的大浪拍死在了沙灘上。

要知道,湘軍士兵雖然大多是來自鄉間的文盲農民,但很多中高層將領卻都是讀書人。打仗之餘,他們最喜歡艹的人設就是儒家之道的禮義廉恥,周鳳山明目張膽搞這麼一出男女搭配……連日後在天京精盡人亡的李臣典都痛心疾首的搖頭:“萬惡淫為首啊!”

從此,周鳳山被全體湘軍踢出了團隊。

然而,事情要一分為二的去看,如果不是太平軍女兵戰鬥力卓絕,曾國藩麾下曾經的頭牌能冒著天下之大不韙去招撫她們嗎?

當然,這些太平軍女兵特指廣西的大腳客家女子。其他籍貫的小姐姐在男子面前,可都是戰五渣喲!


雁小驢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組成的領導集團在廣西金田村發動反抗滿清朝廷的武裝起義,後建立“太平天囯”。

太平天國擁有一隻前無古人的女兵軍隊。這些女兵一些是自發參加的,尤其是從起義基地而來的那些廣西女兵,她們大多為下層不纏腳的客家勞動婦女,她們有力而聽話,因而在戰場上的作用毫不遜色於男兵。但也有很多女兵是被脅迫進來的,每當太平軍攻佔一處新地之後。當地一些頗有姿色的年輕女子就被強行納入了太平軍的女兵隊伍,並被安排到諸王和高級將領身邊,成為妻妾和侍女。

據有關資料記載,在太平天國鼎盛時期曾經擁有女兵十餘萬。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女性軍事組織。

太平天國提倡男女平等。洪秀全宣稱:“一切人都是上帝的子女,都是平等的。”“天下多男人,盡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

然而,以洪秀全為首的天國領導集團,一面用法紀制定了種種清規戒律,一面過著荒淫的生活。當離開金田時,洪秀全就有妃子15人;僅一年後,離開永安時,他的嬪妃達到了36人之多。其他諸王和高級將領也都是妻妾成群。

早在太平軍攻佔全州、武昌、南京等地期間,他們都對城內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城行動。而這些女兵的瘋狂表現絲毫不遜色於男兵。

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清軍攻陷。隨後清軍對太平軍展開大規模的“清算”。這些女兵遭受慘無人道的待遇,也就不難想象了。

據史料記載,一些女兵在戰鬥中被殺死或自盡,這對當時的情形來說,算是比較幸運的。剩餘被俘的女兵多數淪為清軍性奴。

在清軍發洩完之後,則可隨意對這些女兵進行生殺處置。其中相當一部分女兵是被輪姦以及性虐待致死。


天上娛


戰爭幾乎是男人們的事,但太平天國運動卻有所不同。金田起義之時,在洪秀全頒佈的《定營規條十要》裡,第五條便命令:要別男營女營,不得授受相親。

故而,當時的隨軍婦女多被編成女營,參與作戰,後期稱為女館。洪秀全亦多次詔令:男將女將盡持刀,同心放膽共殺妖。太平天國前期的女營設置,完全是一種戰鬥型組織,男女兵地位平等。定都天京之後,太平天國在部分城市對全體居民實行男女分館的政策,一度不準男子入探,母子夫妻止於館外遙相語,女館基本失去了戰時組織的功能。與男營那種嚴格的編制類似,女營也設置指揮系統和各級女官,女兵之間也有等級森嚴的上下序列。

舉幾個女兵作戰的具體例子。在1852年永安州被圍之時,太平天國女軍們紅硝抹額,著芒鞋,不僅突破了清軍重圍,而且還協助男軍殺了長瑞等四個清軍總兵官;

1853-1856年期間,守衛鎮江的太平女軍,“當腰橫長刀,窄袖短衣服,騎馬能怒馳,黃巾亦其足”,勇猛異常。服務於湘軍的張德堅在其《賊情彙纂》中雲:賊素有女軍,矯男健過於男子,臨陣皆持械接仗,清軍一度還很忌憚;在正史與多個野史小說中,丘二孃、阿善嫂、洪宣嬌、蘇三娘無疑是女將中的佼佼者。洪宣嬌在牛排嶺戰役之時,天字旗號當空飄,天國出了女英豪;牛排嶺前擺大陣,殺得清軍跑斷腰;

傳說女將蘇三娘矯健絕倫,能立在馬上左右射擊。鎮江失守時,她曾率女兵數百登城,見者無不駭異。龍啟瑞在《蘇三娘行》中稱讚她說:五百健兒聽驅遣,萬千狐鼠紛逃藏,以彰顯蘇三娘之與眾不同——當然這種話也有誇大成分,畢竟於清軍來說女兵是一個新鮮物。

早期太平天國女兵多是廣西農村勞動婦文,被稱之為“蠻婆”,不少參加了最精銳的牌刀手,作為親軍護衛諸王,之後兩湖、兩江、安徽等省的婦女也有加入。

太平天國運動早期,專設女營可以充分發揮女兵戰鬥力,洪仁玕在其被俘後的《自述》中就認為:實行男女有別,雖夫婦不許相見的軍中女營制度,是太平天國初期軍鋒披靡,所至無不勝捷的重要原因。中國曆代皆有娘子軍,但洪秀全的女營卻性質不同。至於女兵真實的戰鬥力,大家可以想見,雖然有些許軍事訓練,但女兵與男子體格生理、心理承受力等方面均存在差異,怎麼可能比男兵驍勇。

其實,大部分女兵承擔做飯、偵查、情報以及其他雜務,而不會在戰場上直接撕殺。只是太平天國官方在宣傳上,極力誇讚其英勇云云罷了。


歷史傳訊社


太平天國早期其實從實力上看是比不過清軍的,所以太平軍一直機動作戰,攻取城市。古代很多人很多都是拖家帶口,因此他們加入太平軍之後也是帶著家眷的。比如類似於電影1942中的人們逃難的場景。因為加入不帶著家眷,清軍事後必定展開報復。所以古代農民起義軍,往往人數特別龐大就是這個原因。由於人數越來越多,便建立了女營來管理太平軍中的婦女,以便讓將士無後顧之憂。女營也稱為女館,所以設立女營本身並不是為了建立婦女作戰部隊,但是歷史上太平天國的確是有婦女參加軍隊的。

太平天國發源自廣西,清朝的時候婦女纏腳,但是廣西婦女卻不大纏腳,加之大部分參加太平軍的婦女長期參加勞動,因此具備一定的戰鬥力。據歷史記載,天地會首領蘇三娘就曾帶著千人加入太平軍。至於女兵戰鬥力如何,其實主要有以下幾個作用:

1.一線參戰女兵,直接參與戰爭。比如1851江口戰役,著名女將丘二孃和蘇三娘率部前來參與合圍。後來的永安破圍戰中,女兵也建立很大功勞。1853-1856年的,鎮江保衛戰,當時太平軍軍力不足,守城的大部分是女兵。她們英勇善戰,擊退清軍多次進攻,並擊殺清朝官員松冬伯。太平軍戰爭中,留下了很多女兵的光輝事蹟。比如阿善嫂,在紹興,曾經騎著高頭大馬,手持紅纓槍,來往廝殺,十分英勇。

2.充當諸王的侍衛部隊。太平天國諸王的侍衛是“牌刀手”,主要有廣西婦女充任,是太平天國戰鬥力極為強悍的力量。1853年,楊秀清攻打武昌,便是蘇三孃親率女兵數百進行保護。1856年,天京內訌中,北王韋昌輝進攻天王府,洪秀全就是靠著這些女兵女將打敗了北王。在最為關鍵的戰役中,這些人也會被派往一線。因此,清軍在攻破天京之後,就曾建議“廣西婦女宜盡誅戮,斷不可姑息赦之。以其人皆勇悍,曾扮牌刀手,出城拒戰,留之遺害”。

3.擔任偵查,後勤等任務。其實這個應該是作用最大的,這裡就不一一 展開了。

太平天國中,誕生了很多巾幗英雄,這應該是歷史上極為罕見的。比如蘇三娘、洪宣嬌、胡九妹等等。清朝狀元在《蘇三娘行》中曾寫到:兩臂曾經百餘戰,一槍不落千人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791c0c78f270c986441fccf485edaaa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