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精墨妙 雅俗共赏——马玉祥老师画作赏析

笔精墨妙 雅俗共赏——马玉祥老师画作赏析

和马玉祥老师相熟多年,日前应邀至其工作室小聚,品茗论画,随心畅谈。谈起他的艺术之路,马老师说:从小痴迷书画,那时候家里穷,条件差,连张画毡都没有,拿张旧报纸铺在饭桌上就很满足了,省吃俭用攒点儿钱,买来资料,买了宣纸,把宣纸精心裁成各种各样的尺幅,一点儿也不舍得浪费。干完地里的活,晚上回家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埋头就画了起来,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田野间的一花一草,水中的鱼儿,树上的小鸟,都是他表现的对象。

笔精墨妙 雅俗共赏——马玉祥老师画作赏析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任何的功利之心,淡泊宁静,只为了心中的这份挚爱,但是心中却特别的快乐。别人的一句赞美,就是对他最大的鼓励。

笔精墨妙 雅俗共赏——马玉祥老师画作赏析

马玉祥先生爱画鱼,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人们喜欢用鱼来寓意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等。鱼,象征着富裕,吉庆,夫妻恩爱,爱情幸福等,寄托了人民对生活富足的期盼,含有浓郁的吉祥寓意和生活情趣,有着美好的志趣和意境 ,富贵的鱼给人民带来好运。马玉祥老师的鱼,画得灵动活泼,晶莹剔透。

笔精墨妙 雅俗共赏——马玉祥老师画作赏析

牡丹,是盛世之花,花大色美,乃众花之王,自李唐来,世人甚爱之。中国民间历来就以牡丹作为富贵吉祥的象征,更高一层可以喻意祖国的繁荣昌盛,意味着民族的团结,牡丹做为我国的国花当之无愧。 它的国色天香,雍容华贵在许多文学艺术作品中都有充分的表达。 马玉祥先生画的牡丹构图饱满热烈,色彩艳而不俗,用笔刚柔并济,墨色通透自然,深受大家的喜爱。

笔精墨妙 雅俗共赏——马玉祥老师画作赏析

笔精墨妙 雅俗共赏——马玉祥老师画作赏析

竹子是花中四君子一样 ,历来都是文人雅士的最爱,”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象征着生命的柔韧坚强、长寿安宁、幸福和谐。竹子纤细柔美,四季长青,象征青春永驻;竹子生而有节,象征着高风亮节,步步高升;竹子潇洒挺拔、清丽俊逸,象征君子风度;竹子空心,内敛低调,象征虚心品格。马玉祥老师画的竹子爽利劲健,凌风傲雪而长青不败。可谓:国色天香大富贵,九龙六顺寓吉祥。竹报平安万家春,雪舞银花兆丰年。

笔精墨妙 雅俗共赏——马玉祥老师画作赏析

一晃几十年下去了,马玉祥先生对书画的这份挚爱,丝毫没有一丝的改变,笔墨越发生动,技艺日臻成熟,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他的画,自己的辛苦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回报 ,条件也越来越好了。

笔精墨妙 雅俗共赏——马玉祥老师画作赏析

宽敞明亮的画室里,沏一壶茶,焚一炉香,氤氲了心情,畅怀了胸臆,笔走龙蛇,墨花飞舞,时而大笔泼墨,时而轻笔细描,不一会儿,一幅“莲年有余”图就出现在了观众的眼前。大片的荷叶下,几尾金色的鲤鱼在嬉戏游玩,活泼生动,玲珑剔透。几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粉嫩欲滴。没有一笔画水,但却让人感到水波荡漾,清澈灵动,不禁让人拍案叫绝。

笔精墨妙 雅俗共赏——马玉祥老师画作赏析

书画之道,平和简静者为上,剑拔弩张者次之,媚俗狂怪者最差,真正好的东西应该是“深者不觉其浅,浅者不觉其深“。所谓雅俗共赏也。王羲之的兰亭,赵孟頫的书画,当代启功大师的字,无不彰显着这一道理。

笔精墨妙 雅俗共赏——马玉祥老师画作赏析

马老师就是一直遵循着这样一条平和亲民的艺术之路,要画老百姓看的懂的画,画老百姓最喜欢的画,让艺术品走入寻常百姓家。

正是:玉盘蓄墨溢芬芳,

祥烟瑞气笔墨清。

画成以供知音赏,

鱼跃龙门展雄心。

雅至简静赖世俗,

俗臻高明为大雅。

共君畅饮快平生,

赏花赏景赏墨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