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除體內溼氣健脾的食療方法 不妨試試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患有脾溼,總感覺自己的身體疲勞打不起精神,其實生活中可以通過食療來祛除溼氣的,那麼,祛除溼氣的食療方法有哪些,現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一、去溼健脾的食療方

祛除體內溼氣健脾的食療方法 不妨試試

豬橫脷煲夏枯草,功效:清熱祛溼,除肝熱,材料:豬橫利500克,夏枯草、綿茵陳各20克,生薑4片。做法;把豬橫脷先飛水去腥備用。 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薑和豬橫脷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水2500ml。先武火煲滾後轉文火煲約2小時,調味即可。

淮山扁豆煲雞腳,功效:健脾祛溼、舒筋活絡,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實15克,苡仁15克,鮮雞腳200克(約10只),生薑絲少許。做法:先將雞腳去衣清洗,切掉腳趾甲。將淮山、扁豆、芡實、薏苡仁、雞腳和薑片一起放瓦煲內,加水2500ml(約10碗水),武火煲滾後文火煮2小時。煮好後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白朮陳皮豬肚湯,功效:健脾燥溼開胃,材料:陳皮10克,白朮30克,鮮豬肚半個至1個,砂仁6克,生薑5片。製法:先將豬肚洗淨飛水。將全部用料放入湯煲內,加水約2500ml,煲滾後改用文火煲約1個半小時。

二、脾溼的分類

祛除體內溼氣健脾的食療方法 不妨試試

1、寒溼困脾是指寒溼內盛,困阻脾陽脾失溫運,以納呆,腹脹,便溏,身重為主要表現的寒溼證候。表現為脘腹脹滿,口膩納呆,欲嘔,口淡不渴,腹痛便溏,頭身困重,或小便短少,肢體腫脹,或身目發黃,面色晦暗,或婦女白帶量多,舌體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膩,脈濡緩或沉細。

2、溼熱蘊脾是指溼熱內蘊,脾溼健運,以腹脹,納呆,發熱,身重,便溏不爽為主要表現的溼熱證。表現為脘腹脹悶,噁心欲嘔,口中粘膩,口渴不多飲,便溏不爽,小便短黃,肢體困重,或身熱不揚汗出熱不解,面目發黃色鮮明,或皮膚髮癢,舌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3、生活中如何知道患脾溼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髮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件溼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溼了。清晨方便後,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衝不淨。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淨,也說明體內有溼了。體內有溼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淨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則百病叢生。

去溼健脾的食物

祛除體內溼氣健脾的食療方法 不妨試試

1、山藥不止味美而且還能達到健脾益胃助消化的功效,能夠有效的解決很多朋友在夏天胃腹飽脹,食慾不振的問題,同時能夠對出現損傷的脾胃有一個好的修復效果。歷來山藥一直用來治療體虛,使身體排溼而性情溫和。

2、鯉魚中含有大量豐富的鉀元素,能夠有效的幫助脾部排出溼氣,恢復身體健康。而且鯉魚中富含大量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幫助身體吸收營養同時對正常的生理功能起支撐作用。

3、洋蔥中含有硫化丙烯,它能有效幫助我們驅散身體內的溼氣。而且洋蔥能夠刺激腸胃分泌消化液,促進消化吸收,對於脾溼的治療效果非常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