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和黃渤爭著想演的片子,究竟有什麼好!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我拉來兩個億拍了個票房5000萬的電影 你們憑什麼罵我》的文章刷爆了影視行業從業者的朋友圈,文中對中國的影視行業進行控訴:800萬天價代筆編劇、不靠譜的導演、演員、後期和宣發。想來這裡面的人多半與其心有慼慼焉。

可以看出,當事製片人勤勤懇懇想做好這件事,文中也處處透露著自己的委屈和無奈。但他或許忽略了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匠心,包括作為製片人的匠心,和國內電影工業體系的匠心。面對不靠譜的編劇、導演再到演員和各個工種,他都在一步步妥協,直到退無可退。

“匠心”,一有出眾的才華,二有耐心的鑽研。中國電影行業到底是門檻多低?人們紛紛淌進這條本該是非常專業的大河裡大撈特撈。以至於很多人產生“只要砸錢,觀眾就買賬”的錯覺。

這不是特例,很多的項目,在前期組盤子的階段就敗相已露,無可挽回。也難怪《心迷宮》的導演忻鈺坤曾說,他剛入行時真想自己關起門來畫一部電影出來。

不過忻鈺坤沒做到的事,這個人做到了。他就是劉健,一名中國美院的教授。

徐崢和黃渤爭著想演的片子,究竟有什麼好!

他一個人關起門來,每天工作8到10個小時,畫了三年,做出了第一部電影——《刺痛我》,初露頭角。

然後又兢兢業業,還是一個人,用了三年,畫了四萬四千張圖,做出了大陸首部“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的電影——《大世界》,併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徐崢和黃渤爭著想演的片子,究竟有什麼好!

別說2億,《大世界》算的上是真正意義上的“零投資”。

如果看到了影片的片尾字幕,你會發現,劉健在這部動畫電影的製作過程裡幾乎包攬了所有工作:他既是導演、編劇、製片人,也是人物設定、場景設計、原畫、動畫,還有更加詳細的上色、口型、描線等等,你甚至還會發現導演給三個角色配了音。

沒有投資,劉健一人承包了所有。雖然市場上有“2億製片人”在燒錢,但在這還不算壞的“大世界”裡還是有“以電影為理想”的人存在。

最重要的是,這部原以為不可能過審的電影1月12號就要和中國觀眾見面了。據說為了能在國內公映,主創人員從去年2月一直努力到11月份,著實不易。此前影片已經舉辦了一場首映禮,據說口碑反饋非常好。徐崢和黃渤在看完片後,直呼“如果拍真人片,我們兩願意演。”

關於影片的內容,黃渤直接點明“這是一部動畫版《瘋狂的石頭》。”兩部作品均提名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在今年金馬獎頒獎禮現場,黃渤更是作為頒獎嘉賓,將最佳動畫長篇的獎盃送到導演劉健的手上,這種緣分也是妙不可言。

徐崢和黃渤爭著想演的片子,究竟有什麼好!

時代中國 極致寫實

“這才是和時代扣住的,是從生活裡滲透出來的。”黃渤在觀影后如是評價。這雖然是一部動畫電影,卻極致寫實,甚至比真人片更有力道。

影片聚焦“城市邊緣人口”,這種極致的寫實感從影片的場景設計中就能看出:

導演的取景來自於對生活的觀察。故事發生在南京的城鄉結合部,這裡燈紅酒綠,工程遍地,時代的發展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強烈的反差錯位。

徐崢和黃渤爭著想演的片子,究竟有什麼好!

嘈雜的工地、歪歪扭扭的小店招牌和大學城景緻,還有主角的南京口音,都如實地反映了南京城郊的風景人文(導演的常住地)。將目光長來看,這便是中國“城鄉結合部”的縮影。

徐崢和黃渤爭著想演的片子,究竟有什麼好!

徐崢和黃渤爭著想演的片子,究竟有什麼好!

除了場景,片中對人物的塑造、有趣的橋段,全部來自導演日常生活的觀察。

例如,片中有一位“民家發明家”黃眼,自己搗鼓了很多頗有意味的小發明:送女友的項鍊有定位裝置、可以透視的黃色眼鏡等等。

徐崢和黃渤爭著想演的片子,究竟有什麼好!

如果你打開當地報紙的社會新聞,或者諸如“快手”這種深植中國三四五線城市用戶的APP,常常能看到一些令人咂舌的奇淫巧技,其中不乏“土法造飛機”、“水變油”等神奇發明。黃眼的存在讓影片變得更為生動。

聚焦“底層人物”,悲憫和關懷

與《瘋狂的石頭》不一樣的是,這一次眾人不是為了搶寶石,而是為了搶100萬現金。

徐崢和黃渤爭著想演的片子,究竟有什麼好!

男主小張本來是公司上老實開車的司機,為了聽老媽的話,他決定努力結婚。為了結婚,他決定滿足女友變美的需求。誰料女友慘遭整容失敗,為了挽救女友的容貌,小張決定帶女友去韓國重新整。為了湊足手術費,小張鋌而走險,搶了道上大哥劉叔的100萬。可以看到,小張自始至終,都被所謂的“命運”牽著鼻子走。

徐崢和黃渤爭著想演的片子,究竟有什麼好!

為了找回這100萬,各路人馬朝著小張開路過去。

劉叔指派的殺手瘦皮正經身份是個殺豬的,可他不是個簡單殺豬的,不管是殺人還是殺豬,他都有一套自己的儀式感。

劉叔給他批命:性格孤傲,自視過高,吃了沒文化的虧,拼了命要把女兒送出國。瘦皮的做法,就是想要通過女兒改變”命運”。

徐崢和黃渤爭著想演的片子,究竟有什麼好!

中途加入搶錢的小夫妻幻象著用這100萬去香格里拉,那是他們心中的詩和遠方。黃眼是個農民發明家,卻很有兩把刷子,他夢想著用這一百萬安安心心搞科研,從而改變“命運”。

徐崢和黃渤爭著想演的片子,究竟有什麼好!

徐崢和黃渤爭著想演的片子,究竟有什麼好!

這裡面的每一個人都想靠100萬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像他們以為人只有”菜市場自由”、”超市自由”、”網購自由”這三個階級一樣,他們以為100萬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至少能從菜市場自由躍升到超市自由吧。

然而影片中的一句臺詞,似乎為他們的命運做了批註:每個人都想改變命運,每個人都被命運改變。

徐崢和黃渤爭著想演的片子,究竟有什麼好!

徐崢和黃渤爭著想演的片子,究竟有什麼好!

影片最後,一場大雨瓢潑而下,結束了這場鬧劇。讓一群人堵上性命爭奪的100萬,不知落入何人之手。

濃郁的黑色幽默

在創作過程中,導演全部的關注點都是“底層人物”。底層人物的掙扎,基本會帶給人較強的悲愴感。而劉健在影片的處理上,加入了不少“反差性”的幽默設置,在增添輕鬆氣氛的同時,卻增加了戲劇性的悲涼感。

比如“冷麵殺手“瘦皮的家裡,貼著《洛奇》和小狗的海報;在殺人的關鍵時刻,他甚至會耐心的聽完房產中介的騷擾電話,並禮貌回絕:我不買房,謝謝你。

這種反差給人一種戲謔感,這些都暗示著他的性格當中的存在的“溫柔”。如同他拼命要將女兒送出國,改變命運一樣。

同樣的,還有總愛說名言名句的房地產開發商,總記不住名言出自何人之口,甚至他的司機都比自己記得更為準確。

雖然他通過某些手段讓自己在物質上脫離“底層”,但在精神上,卻處於真正的“底層”。

儘管這個“大世界”糟透了,但影片中未見憤世嫉俗“批判”的痕跡。如同導演在片頭放置的《復活》中的一句話:

儘管幾十萬人麇集在不大的一塊地方

千方百計糟蹋所聚居的土地

儘管一見出土的小草就剷除

儘管燒煤炭和石油燒得煙霧騰騰

儘管拼命砍伐樹木驅逐一切鳥獸

然而就是在城市裡

春天依然是春天

千百萬人對生活的熱切渴望,永遠生髮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