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人處世,不明白這個道理,到頭就是一場空!很簡單,兩個字

經常會在和人聊天的時候,談到一個話題:人最不甘心的是什麼?

東臺認為,不是失敗,而是失去。

失敗的人,其實壞不到哪裡去,為什麼?因為還有希望。為什麼失去會讓人更不甘心呢?

因為明明已經得到了,卻留不住,因為這個情況是可以逆推的。我們碰到這種情況,都會想:哎呀,我要是怎麼怎麼樣,我就不會失去了啊。懊惱沮喪的情緒會困擾我們很久,那怎麼規避這種情況呢?

《道德經》有答案,還有辦法,今天東臺就帶您一起來了解。

為人處世,不明白這個道理,到頭就是一場空!很簡單,兩個字

《道德經》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

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以前看到一些故事,說誰誰誰看見一本書,一邊看,一邊嘖嘖有聲,讚歎不已。老是覺得莫名其妙,甚至覺得可能嗎?裝的吧?直到自己看《道德經》之後,也是這般模樣,才知道有些經典,真的讓人悠然神往。

話題不扯遠了,先來翻譯:治人事天,就是為人處世,不翻譯成治理人間,敬奉上天,我們都沒有達到那個級別,別端的太高。莫若嗇,嗇,不是吝嗇的意思,而是愛惜。簡單來說,嗇是以前裝糧食的地方。古人是最愛惜糧食的,這點大家都清楚。為什麼要解釋這麼清楚,因為標題上說的兩個字,就是這兩個字:愛惜

為人處世,要懂得愛惜,懂得愛惜以後,會有些什麼不同嗎?

為人處世,不明白這個道理,到頭就是一場空!很簡單,兩個字

夫唯嗇,是謂早服。也就是說,懂得愛惜以後,就會早做準備,也就是大家經常提到的一個名詞“危機意識”!當危機已經發生了,再去認識到危機,處理危機,那是下下策,高明的人,會早做準備,防患於未然,甚至早早的躲開危機,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們交朋友,如果這個人品德不好,脾氣暴躁,那我們就要愛惜自己,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和這個人的交往上。我們做一個事,如果推測這個事可能會涉及到很大的風險,而結果也是我們不願意接受的,那麼就要馬上停止。這些都是危機意識,我說個真事,我陪一個老兄去考察一個項目,各方面都很理想,回來的路上,這位老兄卻堅決否定了這個項目,我問為什麼?

他回答我,這個項目一點毛病都沒有,所以否了。我大為驚奇,沒有毛病是好事啊,這也是否定的理由?他說的話,我至今記得,原話是:一件事情,有利就有弊,如果現在看到的只有利,那麼這些弊端就隱藏得很深,一旦爆發起來就很可怕。

事後,不到半年,那個項目果然一潰千里,這位老兄,從此在我心裡就定義為高智慧的人,有真知的人。

為人處世,不明白這個道理,到頭就是一場空!很簡單,兩個字

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根。莫知其根,可以有國。怎麼解釋?

有了危機意識,就會造作準備,處處防患於未然。防患於未然,就沒有什麼不能勝任的,什麼都能勝任的人,我們就不知道他的潛力到底有多大,潛力巨大的人,就會有屬於自己的事業。

這幾句話,說清楚了一個人想要獲得更大的權力與地位,首先是要能勝任,或者是別人覺得你能夠勝任。我們做管理的知道,要提拔任用一個人的時候,優先考慮的就是能不能勝任,這是真理!

沒有能力,能不能勝任?我負責的告訴你,真正有遠見的老闆和管理者,都是首先考慮德行!如果看到這裡的時候,你是一個年輕人,那你真的應該請東臺兄吃一個月的早餐。這可是人生乾貨,妥妥的。

一個老闆要提拔我當副總,可我以前沒有幹過,他憑什麼下決心來提拔我?所以,絕不是能力,而是老闆知道我這個人是忠誠的、愛學習的、想進步的、嚴格要求自己的,這些才是老闆考慮的範疇。

為人處世,不明白這個道理,到頭就是一場空!很簡單,兩個字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有了事業,有了人脈,懂得遵循“道”“德”的要求和標準,才具備長久發展的基礎。這才是不可動搖的根基,長盛不衰,興隆發達,才有可能實現。

看到這裡,愛惜這個詞,又多了幾個味道,包括重視、態度、認真、細緻、耐心等等。這些味道缺一不可,不然就是“假愛惜”!

東臺多說幾句,講講假愛惜,我們天天說要愛惜身體,結果一邊喝著枸杞茶,一邊熬著夜,抽著煙,這是假愛惜。我們一邊說愛惜身邊人,結果除了物質上的,十天半個月也沒有幾句暖心的話,沒有真正放鬆的相處,光是住在一起,吃在一起,睡在一起,這不叫愛惜,最多叫陪伴,也是假愛惜。

我們看上去很勤奮的工作,但是從不考慮除了本職工作之外的任何事情,只顧“低頭走路”,從不“抬頭看天”,看上去兢兢業業,其實也不算愛惜事業,還是假愛惜。

當我們具備慧眼,能看得清自己到底是“真愛惜”還是“假愛惜”以後,相信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種潛移默化的改變,就是“道”!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東臺翻古,一起感悟人生,輕鬆愉悅的面對現在和將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