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處世之道:真正有水平的人,爲人處世,都銘記這一條天規!

鬼谷子處世之道:真正有水平的人,為人處世,都銘記這一條天規!

金庸老爺子寫作真是煞費苦心,那楊過本就係出名門,是根正苗紅的楊家將楊再興的後人,算起來楊家將還隸屬於岳家軍。那郭靖雖然弱了些,卻也是梁山好漢郭盛的後人。

但凡大俠總會有個系出豪門的祖宗,這是行規。

可有一人卻是例外,他不需要入豪門,因為他自己就是豪門。

卻看那日,楊鐵心與郭嘯天溫酒賞雪,但見東面來一人:那道士頭戴斗笠,身披蓑衣,全身罩滿了白雪,背上斜插一柄長劍,劍把上黃色絲條在風中左右飛揚,風雪滿天,大步獨行,實在氣概非凡。

嘖嘖,怎一個帥字了得。此人名曰:丘處機。雖然在武俠世界裡,他只是個十足的配角,戲份也不多。

但《射鵰英雄傳》正因丘處機路過劉家村而起。

公元1148年,岳飛的死敵金兀朮去世了。這一年南方的臨安府李員外家生了一個公子李修緣。北方的登州一戶農家也生了一個兒子。

後來這兩人成了佛家和道教扛鼎之人,這是後話。

幾年後的公山崖邊,蒼松月下,只見一衣著襤褸的少年凝視著懸崖。忽見他將一枚銅錢使勁的扔下懸崖,然後沿著窄道下了懸崖。我們知道楊過是在懸崖下得到的玄鐵劍,郭靖是在懸崖下得到的《武穆遺書》。那少年下懸崖卻不是為了找尋武功秘籍,

他要找到那一枚銅錢。

少年要完成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他能找尋的那枚遺落懸崖的銅錢,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做不到呢?而這樣的遊戲,他一次又一次的做。

生逢亂世,那月下少年又何嘗甘心:給我一個機會吧,一次就行!

那少年就是現實版的張無忌,從小父母雙亡,衣食無著,過的是“頂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飲松風”的日子。

直到拜入王重陽的門下。那一年,19歲的少年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丘處機。

金庸不愧為文學巨匠,還記得他寫丘處機出場的開頭一句嗎?

“那道士頭戴斗笠,身披蓑衣”。

傳神至極。真實的丘處機在修道求學期間,確實有個特徵“行攜蓑笠”,所以世人稱他為:蓑笠先生。

丘處機一路行走,一路修行,前後跟王重陽、馬鈺修行十三年。那個曾經的翩翩少年已經成了全真教最響噹噹的人物,成了全真七子之一的長春子,成為全真道第五任掌教。

有了江湖地位後的丘處機並沒有像暴發戶那樣走路帶風,而是繼續揹著蓑笠,用腳步丈量天下。冥冥之中,他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金朝的完顏珣讓人來找丘處機:“來我這上班,好不好呀?”

“不去”。

南宋的趙家人彷彿看出了玄機,也來找丘處機:“來吧,寶貝兒,我才是你的母國。”

“一邊待著去”。

在那個紛亂的時代,每個人的命運都如螻蟻,即便是長春子又能如何?他到底在等什麼?用丘處機自己的話說:我之心止天也,非若輩所及知,當有留不住時去。

“別猜了,該我出山的時候,我自會出山。”

丘處機確實參透了天機。這讓我情不自禁的想到了鬼谷子的一句話:世無可抵,則深隱而待時。當時機還不成熟時,就隱藏起來等待時機。

這一等就是幾十年。

他在等誰?彼時地球上的扛把子:鐵木真!

歷史有時候是不講邏輯,宋國、金國和遼國爭來爭去,本以為天下要麼繼續姓趙,要麼姓完顏,要麼姓耶律。結果蒙古的黃金家族突然崛起,碾壓世界。

這一天,太虛觀前飄來了一陣歌聲“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

眾道士一看,來人不是金輪法王,而是鐵木真的侍臣劉仲祿。只見劉仲祿接著唱: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你若不跟我走,轉眼都飄散如煙。

注意,劉仲祿的確是“跨過山和大海”來的,因為彼時登州是宋國地界,鐵木真的蒙古鐵騎雖然蠢蠢欲動,但還未東進。他從蒙古一路走到中原,中間還迷路了,遇到了尹志平才尋到了登州。

這裡多說一句,鐵木真之所以請丘處機出山,正是因為劉仲祿推薦說丘處機會長生之術。因為江湖盛傳:長春真人懂長生不老之術。

這一次丘處機應允了。

1220年,丘處機帶著尹志平等弟子出山了。一路上他見到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慘狀,天下早已經生靈塗炭。

鬼谷子處世之道:真正有水平的人,為人處世,都銘記這一條天規!

說到《西遊記》,我們首先會想起玄奘取經。實際歷史上還有《長春真人西遊記》,從某個角度看,意義更甚前者。

丘處機西行目的就兩個字:止殺。正如他詩中所言:

我之帝所臨河上,欲罷干戈致太平。

於是決意西行萬里長征,彼時的丘處機已經73歲,已然是白髮蒼蒼的老者。

文中區區數行,怎能說盡一路的千辛萬苦。這麼說吧,我在讀《長春真人西遊記》時,從28頁一直翻到到107頁,一路顛沛流離,丘處機才見到鐵木真。

耶律楚才將二人的龍馬之會寫成了《玄風慶會錄》,記載了鐵木真和丘處機兩人的對話。我們來看看二人的第一次對話。

鐵木真接待丘處機說:“宋、金都讓你去,你卻不遠萬里來了我這。朕太榮幸了。”

丘處機說:“我就是個山野小民,奉天行事罷了。”

當真佩服丘處機的口才,好一個“奉天行事”,在“一代天驕”面前識時務的把自己稱為“小人物”。

鐵木真說了第二句話:“你遠道而來,可是為我送來了長生不老藥?”你看,這才是目的,鐵木真的真實動機哪裡是為了傳道,純粹是貪圖長生的。

那麼丘處機是怎麼回答的呢?不妨反思一下,換成是你,你會怎麼回答?有?沒有?似乎怎麼回答都是錯。

那麼丘處機是怎麼回答的呢?有,也沒有。

“有延年益壽的方法,沒有長生不老的藥(有衛生之道,無長生之藥)。”

不要小看這句話,其實是給自己的後面說服做鋪墊的。

接下來鐵木真示意翻譯試探道:“別人都說您是神仙,這是自稱嗎?”

丘處機說:“不是自稱,都是別人給面子這麼叫的。更多人叫我先生。”

鐵木真爽快的說:“從今以後,你就叫‘神仙’。”

別以為鐵木真是胡說的。你知道為什麼鐵木真叫成吉思汗嗎?其實成吉思汗的含義就是“賴長生天之力而為汗者”。

他信仰的就是長生天,自然也會信仰長生不老的神話。

公元1222年九月十五日,鐵木真沐浴更衣,虔誠的迎接丘處機為自己傳授長生之道。請問丘處機是故弄玄虛,裝神弄鬼嗎?

答案是否定的。

阿信試著把丘處機的長生之道的邏輯跟大家分享一樣一下,你會發現深含哲理。這次要感謝耶律楚才,算起來在武俠世界裡,他跟郭靖還是親家。他的兒子耶律齊娶了郭芙。

我們來看看長春真人的“長生之道”到底長啥樣?

丘處機首先說了第一個話題:養生。

“殿下,首先咱們要搞明白人是怎麼來的?兩個字:道生。確切的說天地、日月、星辰、鬼神、人類一切事物都因道生。所以道高於一切,包括高於鬼神。”

道家的“道”和蒙古的“長生天”,從某個角度上講是一個概念。別看阿信說的頭頭是道,但阿信是窺見不了道的,為什麼呢?但凡悟道首先要靜,拋棄一切雜念,嗜慾,專心致志的凝神聚氣。萬不可被物念所動,否則元氣自然會消散。

丘處機瞪了眼阿信:“專心聽課,少打岔。”

邱真人接著講:“殿下,如若您真想修行長生之道,第二件事就必須要戒色。為啥呢?男人屬陽屬火,女人屬陰屬水。水火不容,水能滅火。所以女色用損耗精氣,破壞元氣。

人,負陰而抱陽。所以人生活在天地之間,自然就有陰陽相求,水火相剋。想修長生之道,就必須要懂得去奢、屏欲、固精氣,守神志。目的就是為了煉陽消陰,最終就可飛昇成仙。”

聽到這裡,阿信彷彿聽出了邱真人說的這段話其實還有更深層的意圖。鐵木真為什麼要找丘處機?為了學長生之道,而丘處機則用昇仙之理去說服鐵木真。把昇仙說成是天意,甚至是長生天的安排,鐵木真自然是不敢違背的。

這個方法很宗教。做不到是你心不誠,而不是神不靈。事實上,永遠也無法證明什麼是誠?

生怕鐵木真想不明白,丘處機決定把鐵木真關進了修仙的牢籠裡,接著說:“學修真者如轉石上乎高山,愈高愈難,跬步顛沛前功俱廢。背道逐欲者如擲石下乎峻坡。啥意思呢?

修仙是很難的,稍有不慎則前功盡棄,所以千萬不要背道而馳,追求物慾,否則必然功虧一簣。”

嘖嘖,妙哉。這句話一來是勸導鐵木真向善,二來像鐵木真這樣的人,要想做到靜心寡慾幾乎是不可能的。別說他,就算你我也都是很難的。所以,以後沒修成,別怪我,是你自己的問題。

事實證明鐵木真後來果然沒做到。

丘處機接著說:“人們總以為身體是自己的,其實身體是從父母那裡借來的,只有精神才是自己,所以我們要從道中獲取的,所以我們才能思考,才能覺悟。行善則可昇天成仙。作惡則會入地為鬼。

道生萬物,人行善,即可入道。人們以為擁有美食、美女才是幸福,卻不知成仙后的快樂才是真的快樂。帝王之身,若想修真,就需行善造福。眾生平等,所以要外修陰德,內固精神,體恤百姓疾苦,保全百姓性命。萬惡淫為首,切勿縱慾好色,要保護好自己的腎。色雖然不能全戒,但如果能節制,離道也很近了。

神為子、氣為母。氣盛則強壯,氣衰則神喪。氣散則神散,神氣同體,精髓一源。如一月不近女色,早睡早起,比如神清氣爽,筋骨強健。與其吃藥養生,不如睡好,所謂:服藥千朝,不如獨臥一宵。

修長生之道,貴在中和,得陰陽中和之氣,萬物才能生長收藏,切記大喜傷神、大怒傷身,多慮則傷氣。如見色起意,要明白“身假神真”的道理。”

說完養生之道後,丘處機問:“殿下,你真想延年益壽嗎?”

鐵木真虔誠的說:“想。”

丘處機說:“你已經六十了,現在要想延年益壽,只有一個方法:修德保身。”

鐵木真問:“如何修德保身?”

丘處機講起了第二個主題:止戰。

丘處機說:“中原大地,物產豐富。如今卻連連戰亂,您應該對中原施行免稅三年、休養生息的政策,如此既是修德。”

見鐵木真有所疑慮,丘處機接著說:“我不遠萬里前來,所言的長生之道需要做到:內以修身,外以養德。希望殿下能派駐清官去治理中原,如此方合天意。敬天愛民是第一要務,萬物因道生,因德養,殿下必能以大德定天下,如此必可延年益壽。”

丘處機接著說:“昔日金世宗完顏雍因縱慾過度。貧道將此書傳與他,他依言而用後,身體恢復如初,在位30年後才去世。我的修身養命之術,已經說完了。做與不做,望殿下定奪。”

鐵木真聽完後說:“感謝您能傳我道教精義,雖然聽起來很難,但我怎敢違背仙命,必當勤懇行之。”

丘處機對成吉思汗說了很多很多,但歸納起來只有三個方面:一是治國之理:止殺,二是強身之要:清心,三是修身之法——寡慾。這三個方面的核心是“止殺”。《元史·丘處機傳》載:“拳拳以止殺為勸”以赤誠之心勸成吉思汗不要殺人。

自此以後,那個殺神成吉思汗彷彿忽然換了一個人,停止對無辜百姓殺戮,下令善待丘處機和他的教派。公元1225年秋天,經過7年西征的成吉思汗,放下了屠刀,回到了蒙古,準備頤養天年。

如若不是西夏背叛蒙古導致鐵木真親征,如若這位“一代天驕”真能做到清心寡慾,可以確定他的人生一定不會戛然而止。

彷彿冥冥之中自有定數,1227年陰曆七月初九,丘處機在北京白雲觀仙逝,享年80歲。三天後,成吉思汗去世,享年66歲。

去世前,鐵木真下詔改長春觀為長春宮(今白雲觀)。一般來說,佛家修煉的地方叫寺,道人修煉的地方叫觀,帝王的住所才叫宮。成吉思汗改“觀”為“宮”,這說明成吉思汗把丘處機視為帝王。

後來甚至派人傳話給丘處機:“朕經常想起神仙,神仙也不要忘了朕。”

恭喜丘處機,成功說服鐵木真,不僅幫助了黎明百姓,還讓自己的名望也達到了頂峰。

鬼谷子處世之道:真正有水平的人,為人處世,都銘記這一條天規!

故事講完了。之所以講丘處機,是因為有朋友問:最好的說服是什麼?

思量再三,總結了八個字:幫助他人,成就自己。丘處機以一己之力,試圖化解干戈,拯救蒼生,最終渡人渡己,或許是最好的說服吧。

事實上,歷史上大部分縱橫家扮演的其實都是“化干戈為玉帛”的角色。

但是幫助別人並非只是靠一紙空談,滿腔熱血,還需要懂得一些方法。比如丘處機用的就是縱橫學裡的“陰陽二言術”。

正如鬼谷子說的:言長生、安樂為陽,曰“始”。故言死亡,憂患為陰,曰“終”。諸言法陽之類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諸言法陰之類者,皆曰“終”,言惡以終其謀。

鬼谷子告訴我們,講長生不老、安寧快樂這樣的語言,屬於“陽”的一類事物,叫做“開始”。我們在說服別人的時候,首先就必須先拿一些美好的事物作為引子,吸引對方,使對方產生好奇或是嚮往的心理,進而投其所好去打動對方。

同時只講好的方面是無力的,還需要學會從壞的方面進行恐嚇,進一步的打動對方。就如丘處機在說服鐵木真時候說的:行善則可昇天成仙。作惡則會入地為鬼。用行善昇仙美好的事情作為引子,用作惡成鬼恐怖的事情作為結束,這就是鬼谷子的“陰陽二言術”。實際上,在宗教、社會、企業中,很多領域的教義、制度、規則實際上都是這個方法的延伸。

我們的一生必須要懂得兩項本領:說話與人結緣,做事讓人感動。正所謂:正言度人,與道合真。真正的縱橫家說服的目的一定是為了匡扶正道。在說服別人時,切莫忘了我們修行說服的初衷,正是為了:

幫助他人,成就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