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常用的這些「萬能藥」,真的不能再隨便吃了!

夏季天氣炎熱,溼熱交加,寶寶很容易因日曬、吹空調、飲水不足、飲食不潔等原因出現中暑、感冒、腹瀉等病症。這個時候,很多家長都會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孩子服用一些家中常備的“萬能藥”。但“萬能藥”真有這麼“萬能”嗎?其實不然,孩子生病千萬不要盲目服藥,用藥前應先認清寶寶的症狀,然後再對症用藥,以免加重病情。

孩子生病常用的這些“萬能藥”,真的不能再隨便吃了!

1、“中暑萬能藥”:中暑就喝藿香正氣水?小心火上澆油!

診斷:自進入夏季以來,全國高溫天氣輪番上陣,氣溫更是節節攀升。由於寶寶汗腺不夠發達,體溫調節中樞也不完善,更加容易受到外部氣溫的影響,一不小心就有“中暑”的風險。不少家長在孩子中暑後都會選擇給其服用藿香正氣水,但大部分的藿香正氣水劑型是以酒精為輔料,有的比例甚至高達40%-50%。而酒精可能加重脫水,讓中暑的損傷更嚴重,酒精本身對神經系統還處於發育階段的孩子也會帶來傷害。此外,藿香正氣水和部分頭孢類藥物同服會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需格外注意。

結論:一般中暑的寶寶會高熱泛紅,顯得煩躁不安,呼吸和脈搏會加速,繼而精神萎靡,嚴重甚至會出現昏迷的狀況。此時服用藿香正氣水這樣的“萬能藥”反而火上加油,正確做法是將寶寶轉移到通風、陰涼的地方,保持仰臥姿勢,解開衣物幫助散熱,也可以利用風扇、空調等降溫。如果寶寶意識清醒,可以喝一些補液鹽、綠豆湯等,緩解脫水症狀,情況嚴重則要及時送醫。

2、“防病萬能藥”:板藍根防感冒抗病毒?弊大於利!

診斷:氣溫居高不下,感冒、發燒卻時時造訪,於是板藍根就“上線”了,有些家長有事沒事就喜歡給孩子衝兩包當水喝,覺得能預防感冒、抗擊病毒。板藍根雖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對風寒感冒或細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卻無能為力。過多服用苦寒的板藍根還會引起腸胃不適,傷及脾胃,影響食慾。孩子不比成人,不一定能完全化解板藍根的副作用,所以不要再把板藍根當做“保險藥”亂服。

結論:感冒是由多種原因引起,家長應從病因和症狀入手,悉心護理,聽從醫囑對症下藥。想要防病治病,預防病菌感染,不能盲目迷信板藍根,關鍵要提高寶寶自身免疫力。0-3歲正處於免疫不全期,家長一定要做好日常護理工作,關鍵營養素的補充也不能忽視,尤其是維生素AD要從寶寶出生起開始並堅持每天補充,至少服用到3歲。因為這個時期不但是寶寶生長髮育最快的階段,還是免疫系統不健全的特殊時期,正常情況下皮膚、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上皮作為寶寶的第一道免疫防線,承擔著對病菌的防禦功能,這道天然屏障需要“抗感染維生素”——維生素A的維持,而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抗體的合成和激活免疫細胞的活性同樣離不開維生素A的重要作用。另外,維生素D有助於T細胞和抗體的產生,可有效增強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家長們都熟悉的伊可新就是起到了AD同補,提高寶寶抵抗力的作用,能減少致病微生物入侵寶寶身體,並啟動機體的免疫系統及時消滅入侵的病菌,促進寶寶健康發育。

3、“腹瀉萬能藥”:腹瀉一律使用抗生素?注意區別對待!

診斷:夏季小兒腹瀉也比較常見,有些家長看到寶寶拉肚子第一反應就是使用抗生素藥物治療,這是不對的。引起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餵養不當導致腸胃紊亂,也有可能是腹部受涼、飲食不潔或病毒感染導致……這些情況選擇抗生素就不是明智之舉了。而且,抗生素的使用會破壞腸道正常菌群,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導致腹瀉遷延不愈。

結論:如果寶寶是細菌感染性腹瀉,可以按照醫生的建議服用抗生素治療,但在無法確定腹瀉類型的情況下,一定不能自行使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不僅對疾病沒有療效,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危害,甚至導致超級細菌的出現。寶寶腹瀉期間可以食用一些補液鹽、米湯等,及時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適當補充鋅製劑也很有必要,對縮短病程、緩解腹瀉很有幫助。另外,不管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寶寶腹瀉,都可以向益生菌“求助”。益生菌能殺死腸道內“作亂”的有害菌,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幫助寶寶恢復正常的胃腸功能、縮短病程,從而達到緩解腹瀉的效果。

人食五穀,焉能無病?關鍵要找對病因,積極治療,千萬不要迷信所謂的“萬能藥”,這樣寶寶的健康才有保障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