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萬兒童因錯誤用藥致耳聾!兒童用藥家長不能再自作主張了!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南方醫藥經濟管理所發佈的<<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因為用藥不當,我國每年約有30000兒童陷入無聲的世界,造成肝腎功能,神經系統損傷的難計其數。

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兒更是達到4倍,在每年死於不良用藥的人群中,兒童佔1/3。

兒童對藥物的不良反應與成人不同

成年人與兒童對藥物的不良反應是不一樣的。央視公益廣告中用藥不當致聾的故事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耳毒性藥物會緩慢損害聽力。成人的耳朵在早期中毒時會出現耳鳴等症狀,立即停藥後即可糾正中毒症狀。但嬰幼兒缺乏表達痛苦的能力。

目前,在耳鼻喉科就診和實施人工耳蝸植入術的聾兒,有很大的比例是因為使用了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患兒無法準確表達所致。就像有人對青黴素過敏一樣,一些兒童對耳毒性藥物很敏感,用藥後會造成重度耳聾,影響今後的人生。

近萬兒童因錯誤用藥致耳聾!兒童用藥家長不能再自作主張了!

常見的耳毒性藥物有哪些:

1.氨基糖甙類抗生素: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妥布黴素等;

據有關資料統計,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引起的耳聾症狀,約佔近年發生耳聾病人的1/3左右。這些藥物不僅全身應用有耳毒性,中耳局部使用對內耳也有毒性。

2.非氨基糖甙類抗生素:萬古黴素,紅黴素,多粘菌素B,氯黴素等;速尿,利尿酸等;

3.抗腫瘤藥:爭光黴素,長春新鹼,順鉑等;可損傷內耳毛細胞,所引起的耳聾是不可逆的。

4.利尿劑:速尿,利尿酸等;這些藥物引起的聽力損失多是雙側對稱性,常常伴有耳鳴。

5.解熱鎮痛藥:

阿司匹林;水楊酸製劑等;

6.抗瘧疾藥:奎寧,氯喹等;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曾經因為廣告效應風靡中國的兒童退燒藥“尼美舒利”,該藥已被發現可能導致嚴重的肝臟毒性。肝功能脆弱的兒童,必須禁用尼美舒利。

美國食藥監督管理局(FDA)建議家長應做到:

1、 閱讀和遵循OTC藥品的服用說明;

2、 瞭解藥物的活性成分、避免多種藥物含有同一活性成分的情況;

3、 儘量買“兒童專用”劑型,對“一茶匙”“一平匙”等劑量不要想當然;

4、 各種藥物、食物、維生素補劑等能否一同服用,請諮詢醫生;

5、 清楚自己孩子的準確體重,以便計算藥物攝入量;

6、 所有藥物都存儲在一個兒童取不到的安全地方;

7、 服用藥物前對藥物進行包裝、密封、性狀的三重檢查。

在選擇藥物方面,醫生也要找專業的,家長也需要知道些藥物常識。

不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是很多家長都會犯的錯誤。錯誤的用量以及用法,都有可能對兒童健康造成風險。一些家長對藥物的特性並不是很瞭解,例如害怕膠囊性狀的藥物的外殼對兒童不利,就私自將膠囊剝開、只給兒童服用顆粒。其實膠囊類藥物往往是腸溶性的,藥物失去外衣後可能會改變溶解場所,從而影響藥效;還有一些膠囊藥是緩釋類藥物,私自去除膠囊還會引起風險。

近萬兒童因錯誤用藥致耳聾!兒童用藥家長不能再自作主張了!

此外,家長與醫生之間的溝通也十分重要。將患病兒童的身體反應情況以及過敏史等細緻地告知醫生,可讓醫生能夠選擇更合適的用藥方案,防止危險發生。

不良反應可疑即報,將損傷降到最小

除了耳毒性、腎毒性等有遲發性特點的藥物,另一些藥物在用後短時間內就可能出現異常反應。任何可疑的異常表現都要高度懷疑是藥物不良反應,並及時諮詢藥師。

近萬兒童因錯誤用藥致耳聾!兒童用藥家長不能再自作主張了!

識別不良反應,首先要考慮時間關係和因果關係:藥物不良反應一定是在用藥後發生的,用藥前的反應可以排除。不良反應可能發生在用藥後的當時、也可能出現在幾個小時或者幾天後,是一個比較大的範圍。懷疑藥物存在不良反應後停用,症狀得以緩解或消失,也可基本判定不良反應為藥物導致。

兒童亂用成人藥有哪些危害?

一.成人的藥,是根據成人的生理功能和代謝狀況研發的,並不適合兒童服用。

兒童的生理機能和各器官系統發育尚不完善,有著自己的藥物代謝特點,兒童服用的藥物,要針對兒童的身體發育、代謝情況進行專門的設計研發,並要經過兒童臨床驗證,才能用於臨床。

如果貿然給兒童服用成人藥,兒童本身可能並不適合接受成人的藥物成分,可能產生非常危險的後果。

近萬兒童因錯誤用藥致耳聾!兒童用藥家長不能再自作主張了!

二.用藥方法不對,也可能傷害孩子。藥品的包衣一般有緩控釋、遮味、減少胃腸道刺激等作用,將藥物分半後,外包衣遭到破壞,藥物原有的劑型失去作用,生物利用度、藥物穩定性也會發生改變。藥物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可能還會加重病情,如損害胃黏膜等。

三.即使是很多人認為“比較安全”的中成藥,也會對孩子造成很大傷害。比如藿香正氣水,因含酒精,小兒禁用;仁丹因含硃砂,嬰幼兒及兒童忌服;六神丸中的蟾酥有劇毒,嬰幼兒服用不當易中毒。

另外,中成藥說明書大都寫著“不良反應尚不明確”、“禁忌尚不明確”,這些都不應當給兒童使用。比如用於治療黃疸的茵梔黃注射劑就曾多次爆出嚴重不良反應甚至導致死亡的案例,所以在幾天前,藥監局明確要求嬰幼兒禁用的茵梔黃注射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