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評價宋美齡「虛嬌之氣令我作嘔」?美國記者在採訪中如此回應

“她的一股虛嬌之氣令我作嘔!”這是大文豪胡適對宋美齡的評價。胡適寫下這句話時的1942年,宋美齡正在美國發表演說籌集募捐。

彼時的宋美齡,在大洋彼岸以“國母”的身份,出盡了風頭。

“她腳上穿的一雙鑲有鑽石的鞋值80萬元,一件外衣值50萬元。”美國記者西格雷夫在《宋家王朝》裡寫到。

《華盛頓郵報》記者報道,宋美齡訪美期間,享用著從英國專門定製並用飛機運來的免稅香菸。

胡適評價宋美齡“虛嬌之氣令我作嘔”?美國記者在採訪中如此回應

宋美齡訪美演講

美國記者透露的這兩個細節得到了臺灣台灣《中國時報》專欄作家林博文的證實,同時,林博文指出:

宋美齡邊在美國拉贊助,一邊卻大肆揮霍,她當時的開銷達到100萬美元。另據統計,她這次訪美共募集到資金約125萬美元。

這一年,即1942年,在大洋彼岸的中國:河南、廣東大災荒,3000萬河南人餓死300萬,廣東也餓死300萬。出現狗吃人,人吃人,慘不忍睹。在如此重災情況下,國民黨政府向河南征集的實物稅和軍糧數額一點也沒減少。

1943年,河南、廣東饑荒繼續蔓延,美國藝術家多格里斯為宋美齡創作了一幅油畫,他在和宋美齡深入接觸後寫道:“宋美齡是迄今為止人們心目中不愁吃不愁穿最幸福的女性,奇怪的是這位幸福之神生長在貧困的中國。”

在多格里斯和美國記者眼裡,宋美齡優雅、富裕、姿態萬方,這形象,與他們眼中的當下中國顯得極不相襯。


宋美齡對於這些渾然無感,或許,在她眼裡,自己和中國老百姓是有本質區別的,甚至,老百姓與她,從來是無關的。事實不也正如此嗎?!

戰時,宋美齡請美國《時代》週刊女記者在重慶一家西餐館吃飯,宋美齡拿起駱駝牌香菸要抽,問女記者:“你抽不抽菸?”女記者說:“不好意思,牆上有標語,‘請勿吸菸’。標語裡還說,種菸草的經費應當省下來種田,增加糧食生產。”

宋美齡見女記者不抽,便自己一個人抽了起來。兩人聊著聊著,女記者煙癮大發:“夫人,我是抽菸的,但我看到牆上有標語,不好意思。

宋美齡淡淡地說:“那個標語是寫給老百姓看的。”在她的意識裡,這顯然與她無關。


“宋慶齡愛國,宋美齡愛錢權”,這是很多國人的共識。實際上,宋美齡訪美髮表愛國演講時的穿著,就讓很多人覺得充滿諷刺意味。

1943年2月18日,一身黑色金絲絨旗袍的宋美齡出現在了美國人民的視線中,她的胸前戴著中國空軍的徽章。

胡適評價宋美齡“虛嬌之氣令我作嘔”?美國記者在採訪中如此回應

宋美齡訪美

這枚空軍徽章,讓美國人民對宋美齡滿懷崇敬之情,但恰也是這枚徽章,在國人眼裡:它戴在宋美齡胸前卻是分外刺眼。

原因是,1936年,抗戰前夕,宋美齡被委任為航空委員會秘書長,宋美齡聯繫美國飛機制造商,成功訂購了2000萬美元的飛機。

但:1937年,蔣介石卻得知可用於作戰的飛機僅約300架,而且這些日常訓練的飛機大半超齡,且在訓練中損壞,卻沒有補充新機。

他厲聲質問航空委員會主任周至柔:“怎麼只有這幾架飛機?你把空軍經費搞到哪裡去了?”周至柔不得已才說,空軍經費全被宋美齡存到了香港的外國銀行裡。

國難當頭,宋美齡卻藉此發了一筆大財。這也為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對宋美齡在美國的財產揭露打下了伏筆。據FBI調查:1943年,宋美齡僅在美國花旗銀行就有1.5億美元存款。

同樣,也是通過美國記者,宋美齡訪美期間的生活細節被曝光。

根據報道:宋美齡從國內帶來了很多絲綢被單,在白宮居住時每天都要換,如果睡午覺,一天就要換兩次。她喜歡在房間裡用餐而不去餐廳,對日常生活的要求繁複細緻,以至於“白宮的工作人員都希望她趕快離開”。

而在宋美齡訪美的後期,“宋美齡的奢侈”成為美國媒體爆料的重點。根據相關報道,宋美齡在美國一擲千金買衣服、鞋子、毛皮大衣。

1943年夏天,她回國時,美國搬運士兵不小心摔了一口箱子。裡頭全是化妝品、內衣和一大堆美食。士兵氣憤地把箱子統統打開,把每一件貂皮大衣、物品丟到地上踢來踢去,然後才把東西胡亂塞進箱子、抬上飛機。

要知道,此時的中國,多省老百姓正在饑荒中命懸一線啊!而此時全中國的士兵,還在依靠著落後的武器裝備,艱難抗日……

抗戰勝利後,一位外國記者在南京採訪宋美齡,記者認為宋美齡有望成為當代的聖女貞德,“

但你得取下這些寶石和翡翠,深入百姓之中,脫掉那些絲綢,穿上普通衣衫,你只有這樣才能拯救中國”。

宋美齡聽罷站起來,走到門口,轉身優雅地問記者:“你想再來一塊蛋糕嗎?”

也就直到此時,這位外國記者才驚覺:眼前的優雅“國母”對“救國”似乎並不真的感興趣,那麼她對什麼感興趣呢,或許,大概,只有權力,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