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坟前无冥纸 戏子家事天下知 大清甲午六将士:百年残碑犹向西

今天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4周年,网上有许多人都在纪念,大家关注的更多的是战争爆发的过程、结果、原因、影响等方面。而我想从另外一个视角——“甲午战败被俘清军”方面探究一下。

将士坟前无冥纸 戏子家事天下知 大清甲午六将士:百年残碑犹向西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4周年

将士坟前无冥纸 戏子家事天下知

我们几乎天天在网上看见某某明星结婚啦,某某明星离婚啦,某某明星又撕逼啦,某某明星又出轨啦,明星们再隐私的问题都能给曝光出来。疯狂的粉丝们接机送机,将机场都堵了,甚至有人为了追星而家破人亡。

而这些小鲜肉们、数字小姐们哪怕演技再烂,全靠替身、抠图,都能轻轻松松拿走几百万、几千万,留给观众们的只有烂电影、破电视剧。即使这样,他们还要搞所谓的阴阳合同,连国家税收都敢少交,甚至不交。

可是,当我们的国家科研工作者、军人等国家功勋去世了,媒体报道出来,人们却连他们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即使听说过,对于他们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却鲜有人知,更不用说去祭奠了。而每当明星祭日时,即使过了几十年,从未谋面,都能悲痛欲绝,如丧考妣(甚至他们的亲人去世,也没见他们这么伤心)。


将士坟前无冥纸 戏子家事天下知 大清甲午六将士:百年残碑犹向西

中日甲午海战

悲惨记忆:

在日常被游街凌辱 归国后再受屈辱

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中国海陆军将士总计阵亡24600余人,被俘1790人

根据日本军史记载,平壤之战被俘的清军中,47人因为试图逃跑被日军斩杀,25人因为伤势过重死去,3名在羁押期间因病死去,其余608人经由海运送去日本。

将士坟前无冥纸 戏子家事天下知 大清甲午六将士:百年残碑犹向西

被俘清军

为了在日本国民面前炫耀战功,中国俘虏一度成了日军的宣传品,“船近码头即放汽钟、摇铃、吹号筒,使该处居民尽来观看”,尔后日军又强迫中国俘虏在街头游行示众,“使之游行各街,游毕放收入监,以示凌辱”。

羁押期间,日方不断提审中国战俘,以图获取有关中国国内政治以及各支军队的情报。另外日方还以被俘的中国官兵作为人种范例,经常性进行各类医学测量活动。1894年出版的日本战时刊物《日清战争实记》上,就曾以“日清两国兵体格的比较”为题,刊载过这类测量结果。

将士坟前无冥纸 戏子家事天下知 大清甲午六将士:百年残碑犹向西

被俘清军被送至日本

在对待俘虏的日常生活供应上,日本军方和民政部门一度互相推诿,都不愿投入过多资金,使得战俘的饮食、服装供应极为低劣。

1895年春,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大战终止时,两国议及战俘交换问题,经过多次谈判,最终在当年的夏季完成交接。

将士坟前无冥纸 戏子家事天下知 大清甲午六将士:百年残碑犹向西

在平壤被俘的清军战俘。日军随军记者拍摄

按照俘虏不祥的传统观念,饱经折磨重归故土的战俘中,士兵一律就地解散,军官则革除所有官职后遣散。被放回的“操江”舰管带王永发曾经上书为病死在日本的部下请求抚恤,结果招致清廷的责骂。在平壤因伤被俘的军官谭清远等,不仅被革职,还被追究被俘的罪责。这些曾为国家付出了鲜血的“不祥之人”很快便从档案中消失。


将士坟前无冥纸 戏子家事天下知 大清甲午六将士:百年残碑犹向西

大阪真田山日本陆军公墓

甲午战争124年后 大清六将士残碑犹向西

日本大阪真田山旧陆军墓地建于1871年,墓地中伫立着超过5299块墓碑,分属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满洲事变等战争中阵亡的军人等。

将士坟前无冥纸 戏子家事天下知 大清甲午六将士:百年残碑犹向西

大阪真田山日本陆军公墓

这里也有“外籍”阵亡士兵墓碑,除了部分一战中德国战俘的墓碑,在墓地的东北角还有六块清军墓碑,这六个人便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被俘后送往日本的清军将士。日军将六名清军将士葬在地位最下等的区域,暗示着这六名清军将士在他们眼中地位低下。

将士坟前无冥纸 戏子家事天下知 大清甲午六将士:百年残碑犹向西

抗日英烈:刘起得、吕文凤之墓

最为关键是,墓地里日本士兵的墓碑上方是尖的,而这六位清军将士的墓碑上方是平的。这是日本的一个传统习俗,在他们看来,只有英勇无畏的将士死后才配得上拥有尖形的墓碑。这六位清军将士的英魂在这里受到了极其不公平的待遇。

将士坟前无冥纸 戏子家事天下知 大清甲午六将士:百年残碑犹向西

抗日英烈:杨永宽 之墓

虽然历经了百年风雨,但是还可以从碑文上模糊的看到这六位英雄的名字。其中4人死于甲午战争期间,因为他们墓碑上刻的都是“清国”字样;而另外2人的墓碑上刻的却是“故清国”,他们的死亡日期则是大正四年(1915年),死亡地点为“帝国在役军人会西区联合分会”。

将士坟前无冥纸 戏子家事天下知 大清甲午六将士:百年残碑犹向西

抗日英烈:李金福 之墓

这六位清军将士的墓碑却被凿去了一部分,这是为何?查阅墓地管理方的资料后才得知:这是因为他们的墓碑上曾经写有侮辱性的“降卒”、“被俘”、“俘”等字样。二战日本战败后,因担心"降卒"等侮辱性字句引起中方愤怒,他们才火速将其凿去。

长期以来,竟然没有人想到去祭拜漂泊在异乡的亡灵。他们虽然被日本所俘获,但他们仍旧是血气方刚的军人!直到2014年7月3日,《法制晚报》甲午遗证报道组来此献花,祭奠着百年前客死他乡的中国士兵。


将士坟前无冥纸 戏子家事天下知 大清甲午六将士:百年残碑犹向西

日本浮世绘,平壤会战被俘的清军战俘遭日军斩首。原图名“暴行清兵斩首图”

战死沙场堪英雄 谁言战俘是狗熊

这些清军战俘们不应该被遗忘——因为,他们曾经为中国而战,被俘后被送往日本,除1人“归化”外,他们绝大多数并未投降,甚至有反抗之举。虽然被俘,只要没有投敌叛国,就可称之为英雄。

那些战死沙场、为国捐躯的功臣永远值得我们后人铭记,而那些因各种客观原因,誓死杀敌失败、不幸被俘的将士们一样值得我们尊敬!毕竟他们也为这片土地流过血,不能再让他们流泪。

战死沙场堪英雄,谁言战俘是狗熊!!!


将士坟前无冥纸 戏子家事天下知 大清甲午六将士:百年残碑犹向西

细雨中在清军墓碑前献上菊花 祭奠清军亡魂 法制晚报记者 吴海浪 摄

请全体中国人永远铭记这六位清军将士英名:

刘起得、李金福、杨永宽、西方诊

吕文凤(朝鲜皇城内清国电信使,据悉是最早被俘的)

刘汉中(殁年仅22岁,相当于营长)

这六位抗日英雄的墓碑却都是统一朝向西方的,因为——那是祖国的方向、家的方向!

他们是多么的渴望回到家乡,他们家人肯定也像他们一样渴望着他们的归来。

真心希望,有朝一日,这六位抗日英雄能够魂归故乡,得以真正安息!

将士坟前无冥纸 戏子家事天下知 大清甲午六将士:百年残碑犹向西

甲午风云

百年国殇,百年海权,强我中华,以慰忠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