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縣博物館,這裡的鎮館之寶就擺放在大廳,如此巨大讓人很意外

鳳陽縣博物館,這裡的鎮館之寶就擺放在大廳,如此巨大讓人很意外

眾所周知,明朝曾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了三個都城,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地鳳陽,明朝建國後的都城南京,明成祖朱棣奪取政權後遷都至北京。因此,鳳陽縣是研究明初歷史的文化名城。

鳳陽縣博物館,這裡的鎮館之寶就擺放在大廳,如此巨大讓人很意外

英雄五霸鬧春秋,多少興亡過手。春秋戰國時期,鳳陽縣原屬於鍾離子國,並修築了鍾離城,周景王七年楚攻佔鍾離城,自此,鍾離子國便隸屬於楚國。鳳陽縣博物館共包含序廳、鳳陽曆史文化展、鍾離古國展、大明中都展等五部分,為人們展現了鳳陽底蘊深厚的文明史。

鳳陽縣博物館,這裡的鎮館之寶就擺放在大廳,如此巨大讓人很意外

進入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巨幅鳳陽美景做背景的序,一望無際的油菜花讓人們放下沉重的心情,輕裝上陣瞭解鳳陽縣源遠流長、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

鳳陽縣博物館,這裡的鎮館之寶就擺放在大廳,如此巨大讓人很意外

相信不少人是從初中歷史課本中第一次瞭解鳳陽縣,這個作為改革開放先鋒的第一縣,因為有著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而在全國聞名。事實上,這座古老的縣城除了令人欽佩的小崗精神,還作為明中都皇城留下的眾多歷史遺存仍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鳳陽縣博物館,這裡的鎮館之寶就擺放在大廳,如此巨大讓人很意外

翻開塵封的鳳陽府志,風雨飄搖的千年歷史躍然紙上,這些史料記述了鳳陽縣的發展軌跡,以及那些不為人知的輝煌歲月。

鳳陽縣博物館,這裡的鎮館之寶就擺放在大廳,如此巨大讓人很意外

若論瓷器的器型之美,玉壺春瓶一定是其中的佼佼者。鳳陽博物館內的玉壺春瓶出土於元朝時期,外形與現在的紅酒分酒器有些相似,腹部飽滿圓潤,頸部纖細雅緻,是無數文人墨客最愛把玩欣賞的工藝品。

鳳陽縣博物館,這裡的鎮館之寶就擺放在大廳,如此巨大讓人很意外

博物館內典藏的金頭飾是明朝時期帝王和貴族所佩戴的飾品,因為黃金本身是權利與財富的象徵,所以普通人根本沒有機會接觸黃金,更不要說佩戴金頭飾了。金頭飾的出土對於研究明朝文化藝術具有重要意義。

鳳陽縣博物館,這裡的鎮館之寶就擺放在大廳,如此巨大讓人很意外

眼前這個龐然大物是鳳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名為蟠龍石礎。這件蟠龍石礎出土於明中都皇故城西北處,是集中發現的三件大殿柱礎中的一件。為什麼蟠龍石礎有著如此重要的地位呢,因為在中都城發現的蟠龍大石礎,是目前全國最豪華罕見的都城金鑾殿的大石頭礎,中間圓形突起礎槽內直徑1.2米,內高0.23米,重達22.2噸。礎面雕飾翔雲紋圖案,礎槽突起精雕蟠龍飛舞,凸顯皇家氣勢。是研究中國古代皇家建築的載體。

鳳陽縣博物館,這裡的鎮館之寶就擺放在大廳,如此巨大讓人很意外

進入鍾離廳,最引人注目就是在展櫃上陳列的春秋青銅編鐘,大大小小共有十多件。這些編鐘歷經千年至今完好無損,靠近後依稀能看到編鐘表面精美的花紋,實在教人驚歎不已。

鳳陽縣博物館,這裡的鎮館之寶就擺放在大廳,如此巨大讓人很意外

博物館內其他陳列品同樣值得一看,青銅爐、帶蓋銅簋、青銅劍、銅箭頭等文物,即使在燈光的照射下,也難掩滄桑歲月的印跡。

鳳陽縣博物館,這裡的鎮館之寶就擺放在大廳,如此巨大讓人很意外

雖然這些文物早已失去了當年的光澤,但其精雕細刻的匠人制作仍能辨認一二。

鳳陽縣博物館,這裡的鎮館之寶就擺放在大廳,如此巨大讓人很意外

“鳳陽”的由來與明太祖朱元璋有著直接關係,出身貧寒的朱元璋在稱帝后,隨即在家鄉實施了一系列重大的決策,建中都、修皇陵、設府治、造寺院等,由於明中都建於“鳳凰山”之“陽”,於是被賜名為“鳳陽”。從博物館中展出的史料與照片中,可以看出明中都成為日後南京、北京故宮的藍本。

鳳陽縣博物館,這裡的鎮館之寶就擺放在大廳,如此巨大讓人很意外

在這座博物館內,“明太祖朱元璋”正襟危坐於龍座之上,目光堅定有力,神情泰然自若,甚至身上的肌膚紋理都隱約可見,異常逼真的蠟像讓來往的遊人驚歎不已。

鳳陽縣博物館,這裡的鎮館之寶就擺放在大廳,如此巨大讓人很意外

朱元璋稱帝后大興土木建設明中都,當地流傳著“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的鳳陽花鼓,博物館用泥塑再現了當年老百姓建造明中都的場景,讓人們能夠從客觀的角度拷問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