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菩萨要准备两种资粮

净界法师

十法成乘者,一、缘于登地中道之境,而为所观,迥出空有之表。二、真正发心,普为法界。

每一个教派都有它的乘,当然佛法的修学,不是像哲学家只是想出一个道理,佛教是要去实践,要去改造生命的。改造生命当然你就必须要有车子坐,前面藏通两教的车乘只能够从生死运到偏空的涅槃,这个车子就全盘休息了;别教以后的乘,能够从生死而经过涅槃,最后趋向无上菩提。这个车乘不是走三百由旬,而是走五百由旬,直趋宝所。

那么这个车乘要启动之前,你必须把车子的资粮准备好,准备一些油,准备里面的资粮,大乘菩萨也是这样,你要准备两种资粮:

第一个,正知见。中道的知见。他缘中道的理性为所观境,而超越空有之表相。大乘佛法,你要走之前,先知道什么叫中道。就是说,先不管你做得到做不到,至少你讲得出什么是中道,什么叫作“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当然我们凡夫一做事情就落入极端,可能要么就什么事都不想干,要么就执着,就这样。但这都没关系,就是说你做得到做不到是一回事,

但是你的思想要正确,就是至少你知道什么是中道。

那么这样你有什么好处呢?你会保持进步,因为你的思想就是你生命的引导。如果你连什么是中道都不知道,你就不会进步了。就是说我们会犯错,这个很正常,关键是犯错以后你有没有能力自我调整。

我讲实在话,修行人,别人跟你讲什么通通没有用,因为你不会听的,一个人的生命只有自己改变自己,因为别人跟你讲话,你就认为他站在对立面在讲你。所以,你最好知道什么是真理,然后你有一种自觉、自省、自调的能力。你不要奢望别人会纠正你,不可能!因为讲你,你也不会听的。一个人在菩萨道要进步,只有一种可能——自己去要求自己,你没有这种自觉,你就没有希望了。

而自觉来自于正见。就是说,你做不到中道,你起码中道是长得什么样子你要知道啊。什么叫作不偏空,不着有?什么叫作名利不可争,义务不可辞?你先把这个平衡的中道道理了解了,当然你做不到,但是先了解,这第一个,正知见。

第二个,真正发心。这个也很重要!你先不要管自己做得到做不到,你能够为整个法界,先把你的自我意识放下,为了佛道,为了众生,许下你心中的目标——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就是说,你在行菩萨道之前,你的菩提心跟中道的正见,这两个是基本的,先不要管做得到做不到,先把这两个目标确定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