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醫療時代,合作BAT不如互通中小型的健康監控平台

聯動原素:“作為企業來講,生醫是如何在物聯網產業中定位自己的呢?”

孔祥勇:“最相關的是我們研發的可穿戴設備,本身都是物聯網相關的,嵌入式的;還有健康雲,也用到大量的健康物聯網設備。我們在物聯網產業的定位很清晰,就是產業物聯網,即物聯網在醫療健康垂直領域的應用。做深,做專,不求短期規模,而在意產業深度和應用需求的挖掘。

“頂天立地”,頂天指要有行業高度、創新的技術前瞻性、立地就是要有交付能力、有足夠的人才、人脈支撐為合作方提供持續服務的能力。我們也組織了行業網站www.healthit.cn,讓自己變成垂直領域的平臺、生態公司。我們的定位是研發創新的技術服務公司,提供智力輸出和創新技術,其他的就交給合作方了。”

吐槽環節:

李曉妍: 你們現在哪些區域的客戶多一點?

孔祥勇:長三角基本都是,外地的很少。上海、河南、浙江。現在團隊還不夠成熟,市場不敢做。打鐵還需自身硬。練內功先。

李曉妍:河南碰到過開雲嗎?

孔祥勇:開雲的負責人應該也在群裡吧。早幾年都認識。河南我們是跟上市的機械公司合作的。機構、廠商多。

孔祥勇:醫院機會多,但是落地難,做了很多出力沒錢的事。同行即朋友,這塊都不好做,大家也要多合作,抱團取暖。最後一點,練內功,活下來。期待每年都能看到大家。

李曉妍:你們現在收支怎麼樣?也做了蠻久了。

孔祥勇:我們現在收支平衡。堅持了5、6年了。主要還是能力有限,缺乏牛人。

李曉妍:你們現在在哪兒辦公?

孔祥勇:楊浦區翔殷路128號上海理工大學科技園。歡迎各位來做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