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拥华:作为美育教师,我正在出一份有关“情怀”的艺术考卷|藏拍·人物

蔡拥华:作为美育教师,我正在出一份有关“情怀”的艺术考卷|藏拍·人物

蔡拥华:作为美育教师,我正在出一份有关“情怀”的艺术考卷|藏拍·人物

蔡拥华

1968年生,广东澄海人。

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务处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约访在一个风雨将至的午后,从蔡拥华工作室的窗户望出去,俨然一幅中国水墨的氤氲之气铺面而来,与房间内古色古香的陈设相映成趣。

蔡拥华:作为美育教师,我正在出一份有关“情怀”的艺术考卷|藏拍·人物

绘画无问东西

蔡拥华:作为美育教师,我正在出一份有关“情怀”的艺术考卷|藏拍·人物

话题难免从个人经历谈起,必然也就绕不开他从版画到国画的专业转变历程。从版画入门的蔡拥华,对东西艺术审美价值观也有着自己的一番领悟。

他认为自己与很多从一直从事国画创作的艺术家不同,不会刻意追求格古与传承。就像他热爱的收藏一样,怀着对美好事物的极大追求,用心收集所有美好的艺术品,无论东西。

而身为东方人,蔡拥华觉得自己更适合用东方的思维模式进行艺术创作的思考。

蔡拥华:作为美育教师,我正在出一份有关“情怀”的艺术考卷|藏拍·人物

1956年7月28日,毕加索与张大千夫妇合影于他古堡的花园里

蔡拥华提到,毕加索和张大千曾经在一起讨论:这个世界上有资格谈论艺术的,第一是你们中国人,第二是日本人,当然日本人的艺术也来源中国。第三就是非洲黑人。

毕加索本人也一直在悄悄自学中国水墨画。他当时模仿的是齐白石的花鸟鱼虫,只是技法思路仍带有明显的西洋油画痕迹。但这也说明西方很多艺术大师已经在其创作中有意识地融入东方艺术理念。

蔡拥华:作为美育教师,我正在出一份有关“情怀”的艺术考卷|藏拍·人物

《戴帽子男人的半身》毕加索 水墨画

但另一方面,与以东方水墨为主体去借鉴西方艺术建立的体系还是有所不同的。正如毕加索画中国画,是很难领会其中的神韵与文化内涵的。

蔡拥华:作为美育教师,我正在出一份有关“情怀”的艺术考卷|藏拍·人物

蔡拥华作品《冬雪》48cm×180cm

而且中国画素有“书画同源”之说,诗、书、画、印缺一不可。所以西方艺术家想要真正领会中国水墨的本体精神,尚需时日。中国人学习油画也同样如此。但两种艺术之间的交融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也是蔡拥华艺术创作与成长经历的切身体会。

情怀产生伟大的艺术

在采访过程中,蔡拥华认为,好的艺术作品应该能触及灵魂,让人有触电的感觉,超越了个人体验,付出的是赤子之心。

“艺术收藏发展到今天为什么会出现瓶颈?就是之前一段时期的艺术家称谓太泛滥,大家太不注重对艺术家个人素养、艺术情怀的要求了。没有甄别出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而把一些天天在生产、复制的画家称为艺术家,产生的只能是混迹于艺术圈的,带有江湖气、充满功利性的作品,难以称得上艺术品。”

蔡拥华:作为美育教师,我正在出一份有关“情怀”的艺术考卷|藏拍·人物
蔡拥华:作为美育教师,我正在出一份有关“情怀”的艺术考卷|藏拍·人物

蔡拥华作品《黄山胜景》

在蔡拥华看来,新中国成立后的那批老艺术家们可谓是最有情怀的一代人,他们提出:用传统绘画语言,去表现热气腾腾的新生活。他们在思考,在不能像古人一样去绘画后,在文人生活模式消失后,还能如何表达生活?

这种对艺术的不断追问还产生出了许多新思想与艺术浪潮……他们那一代人是有格局、有责任感、有情怀的,为我们留下了沉甸甸的艺术成果。

蔡拥华:作为美育教师,我正在出一份有关“情怀”的艺术考卷|藏拍·人物

蔡拥华作品《山里人家》局部

那个时代所成就的艺术,是很多艺术家都可遇不可求的,但也是最值得当下的艺术家去思考的,就是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之于艺术家、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蔡拥华认为这也是目前缺乏深厚的艺术成果的主要原因,作为美育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向更多人宣扬“情怀意识”。

因为只有情怀才能造就伟大的艺术家,产生伟大的作品。而这也正是蔡拥华艺术之路的终极追求。

-END-

蔡拥华:作为美育教师,我正在出一份有关“情怀”的艺术考卷|藏拍·人物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

《收藏/拍卖》杂志现进驻媒体平台有: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网易艺术、新浪微博、搜狐新闻、腾讯天天快报、大粤艺术、一点资讯、雅昌艺术网、时代财经APP等主流媒体平台,部分文章同步更新,形成新一媒体传播矩阵。

欢迎邀请加入更多媒体平台!如想商务合作,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或微信scpm200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