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成长日记:一旦跟量价确认对了“眼神”,买入次日必大涨

股票——这个搅动了亿万人心的宝盒,从17世纪荷兰的海船上诞生至今,己经走过了4个世纪。为了解开这只宝盒里的奥秘,400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奋斗终生,却始终未能找到打开这只宝盒的钥匙。于是,人们将其视为“无规律可循的资本幽灵”,甚至连全世界的投资理财教科书也将其称为“不可预期的资本魔方”。

直到2013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给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理由中宣称:“可预期性是今年获奖成就的核心。人们无法预期股票债券在接下来三五天内的价格,但是却可以预测未来三五年内的走势,这些看似矛盾却又令人惊喜的发现,正是基于法玛、汉森和席勒的实证性研究的重大贡献。”这段关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理由”的评语,自身也充满了“既矛盾却又令人惊喜”的色彩。其“惊喜”在于“股票的可预期性”打破了数白年来“不可预期”的传统观念,其“矛盾”在于“人们无法预期股票在接下来三五天内的价格,但是却可以预测其未来三五年内的走势”。

股神成长日记:一旦跟量价确认对了“眼神”,买入次日必大涨

在证券市场中,价格、成交量、时间和空间是进行技术分析的要素。价格即股价处于历史走势中的哪个价格区间,一目了然。时间是指完成某个过程所经过的时间长短,通常是指一个波段或一个升降周期所经过的时间。空间是指价格的升降所能够达到的程度。这4个要素中,价格走势与成交量是最为重要的两种盘面数据。因而,在解读趋势运行的时候,利用成交量可以更好地对其进行验证。如果趋势的运行有量能的配合,则股民就可以更为准确地识别、把握这种趋势。反之,如果趋势的运行没有量能来保证,则这种趋势的可靠性就相对较差。但在应用成交量时,股民应注意:成交量虽是重要的盘面数据,但代表着趋势运行的价格走势才是核心,当价格的总体运行方向并未得到量能配合时,即两者出现矛盾时,应以趋势运行为准绳。


俗话说,挣钱只有三个方法:用手,用脑,用钱。

用手挣钱挣的是辛苦钱,用脑挣钱的已算是人上人,真正的挣钱是用钱挣钱。用钱挣钱,听来来吸引人,谁不想用钱挣钱?但用钱挣钱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有钱,其次是你有相关知识来用这些钱挣钱。股市就提供了这种完美的机会。

炒股与赌博的区别

什么是股票?它代表着上市公司的一份子。股票的诞生依赖于其所代表的企业的资产。但股票一旦出生,脱离了母体,它就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再完全领带母体了。一头母猪现价100元,把它分成100份股票出卖,每股应是一元。这一小学生都不会算错的题目在股市上就会走样了。假设将这头母猪注册成凤凰大集团,发行100股凤凰大集团的股票,你认为凤凰大集团的股票每股值多少?如果将这些股票上市,你认为凤凰大集团的股票会以什么价钱交易?答案是它既可能以每股一毛钱的价格交易,因为股民会认为母猪会老,会死!但也可能以每股上百元的价位交易,因为他们也会想像到母猪每半年能生10只小猪,而小猪长大后又会生小猪,真是财源滚滚,永无止境!只要养这头母猪的张嫂,也就是凤凰大集团的张董事长,能说服股民们相信这头母猪的生育能力奇强,而她经营管理能力又是特高!凤凰大集团的股票被炒到上千元也不奇怪。毫无疑问,凤凰大集团的公司介绍上不会说只是一头母猪,它会告诉股民们集团从事的是“饲料购销、良种培育”之类挑战性的业务。

到底股价和股票所代表的价值有什么关系?华尔街流传这样的故事:两位炒手交易一罐沙丁鱼罐头,每次交易,一方都以更高的价钱从对方手中买进这罐沙丁鱼,不断交易下来,双方都赚了不少钱。有一天,其中一位决定打开罐头看看,了解一下为什么一罐沙丁鱼要卖这么高的价钱?结果他发现这罐沙丁鱼是臭的。他以此指责对方卖假货。对方回答说:“谁要你打开的?这罐沙丁鱼是用来交易的,不是用来吃的!”读者们如有耐心读完第七章,就会对股票及股价的特性有更深的了解。股票的迷惑性不在于股票所基于的价值,而在于它给炒股者提供的幻想。

你时刻面临着行动选择。股市就像恒久的赌局,它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股票永远在动,只要有人以较上个交易价更高的价钱买股票,股票价格就升了一点。相反,有人愿较上个交易价更低的价格卖股票,股价就跌一些。上上下下就如同波浪,看不到始,也看不到终。到赌场去赌钱,你知道何时赌局开始,因为庄家会告诉你该下注了。你也知道赌局何时结束,全部的牌一翻开,这个赌局就结束了。你很清楚输会输多少,你也知道赢会赢多少。在股市下注,你直接面对何时进场、何时等待、何时出场的决定。没有人告诉你进场的时间,每个决定都是那么的艰难,每个决定都没有定规。你不知这一注下去赢会赢多少?输会输多少?赌注的数额也必须由你决定。所有这些决定都是令人生畏的。你决定进场了,幸运地你有了利润,股价升了。你马上面对一个问题:够吗?你怎么知道股价的波动不会一波高过一波?不幸地股价跌破你的买价,你也面对一个问题:亏多少?更要命的是你不知道它是不是暂时下跌,很快就会反弹?如果最终有可能得到胜利,为什么现在要承认失败?在股市这恒久的赌局中,你每时每刻都面对着这些决定。更重要的是,在股市上的这些选择,并不仅仅是脑子一转,而是必须采取一定的行动才能控制你所投资金的命运。不采取行动,你的赌注永远都在台面上。而“行动”二字对懒惰的人来说是多么令人厌憎的字眼!

问问你自己喜欢做决定吗?喜欢独自为自己的决定负全部责任吗?对99%的人来说,答案都是否定的。股市这一恒久的赌局却要求你每时每刻都要做理性的决定且为决定的结果负全部的责任!这就淘汰了一大部分股民,因为他们没有办法长期承担这样的心理压力。

这一恒久变动的股市还有一致命的特点:它能使你亏掉较预期多得多的钱。因为你什么都不做,也可能使亏损不断增加。在赌台,每场游戏你最多失去你下的注。你在下注之前就很清楚你准备失去这个数目。除非你在下一场赌局重新下注,你的亏损不会超出这个数目。在股市,它把你的下注拿走一些,又给回一些,有时多些,有时少些。你说该怎么办才好?在这个过程中,你原先准备最多亏100元的,最终可能亏掉500元。因为股票游戏没有终止的时刻,没有人告诉你游戏结束了。它从不结束,除非股票停盘。

在赌场里,每场新的赌局都有新的开始,其结束也是自动的。胜负的结果基本是由概率决定的。你如果不想输钱,下一手不下注就可以了。只要你不动,本金就不会减少。

对坐在赌台上的赌徒来说,不下注是很困难的。因为新的赌局就是新的机会。你很少看到赌徒愿意错失新的机会。虽然不入场不容易,出场却很容易,无论赢或输,游戏结束时你也就自动离场了,你在理智上不需要做任何判断。


很多人关于量价关系最大的困惑,是觉得很多书籍里面对其讲得非常模糊,比如约翰墨菲这本书,很多人都有这个感觉。但是请大家回头想想,量和持仓兴趣,除了讲那些还能够讲什么?换你你还会讲什么?本质的原因,是成交量和持仓兴趣本身就是不能够和价格割裂来考虑的。否则,为什么我们不说量的分析,而是要说量价关系?因为我们分析的东西,是量和价相互的促进关系,也就是一定状态下,量或持仓兴趣对价格可能产生的促进或推动作用(期货)。

另外,之前说了,我们一般在行情走得特别顺的时候,不用特别去考虑量的因素,但是当方向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多考虑量和价格的关系。那么,在技术分析的书籍中,有没有对这种情况有一个相对的定义,或者专门的描述?其实是有的,那就是形态。好吧,那我们且把形态当做解决量价关系的门,走进去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儿。

首先,去看看技术分析的书籍,搞清楚什么是形态。《期货市场技术分析》这本书里说到研究形态的目的是这样的:在相当部分时间内,市场处于横向伸展的态势之中。而正是这种横向延伸的市场运动,构成了接下来两章的主要课题。同时,该书认为:绝大部分趋势的变化并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在变化之前有一段酝酿的时间。而问题在于,酝酿完之后并不总表示趋势要逆转,也有可能表示延续原来的方向。而这种酝酿时期,在价格形态上有特定的图案或花样,具有预测性的价值,所以,可以将其分门别类。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把形态分为了持续性和反转型,而且这两个大的分类之中,有不同的图案和花样。

这些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最终,不少交易者会发现这部分内容晦涩难懂,难以应用,为什么呢?疑问出现在三方面:

第一方面,是缺乏应用,因为只有确定了自己策略的时间和空间量级,才有必要去研判形态,因为日线上的形态和15分钟线上的形态所形成的时间,空间以及成交量的判别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少的交易员习惯了在随机看到的周期上找形态,这就让即便找到一些形态也非常难以应用。这是在应用上碰到的难处。

第二方面,我们把横向趋势说得再透彻一点,就是一些相对位置没有明显规律性的高点低点。这种相对的波动,可以理解成,高点和低点分别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区间,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有很多策略可以去做。但是,如果是忽高忽低,比如说你能够判断上涨趋势成立了,结果还没有走出来马上又接一个能够研判下跌的形态,这就非常难办了,这也是一种横向趋势,这种时候要去研判上涨下跌,怎么做怎么吃药。而其实我们去研究形态,主要是针对这样的两种形态。当然,也会针对虽然有一定趋势幅度但细微到难以形成策略的波动特征。这些有一个共同点,高点和低点的相对变化是很细微的,没有明显的规律,对于这种情况的研判,本身就具备很大的难度。

第三方面,形态的分类上,其实无论你怎么定义,由于其研究的是高低点的相对位置没有特征的一段行情,特定的花样和模式而言也只是对这类不明显行情的分类,所以做不到泾渭分明,这就导致了这些分类之间的差别本身就很细微,在形态没有走出来前,很多人会把不同的形态认识相混淆,这就直接导致了判定的困难。且很多人在形态分析上根本只考虑图形的因素而不去看量的因素,这就导致了误判率非常高,因为关注的重点有问题。

有了这些疑问,会阻碍对形态的学习,另外,还有理解方法的问题。前面讲趋势在讲艾略特波浪的时候,我说到过当人为的想把一个理论怎么都说得通的时候其应用性就降低了。因为交易属于社会学。我不用在什么地方都说得通,我需要的是在有的时候有用。而事实上,形态上,无论是持续形态还是反转形态,在其分类中同样有这个问题,只要是横盘之后继续的,或反转的,我总要将其归到一个形态特征里面去,甚至有些特征属于持续形态的,会告诉你仍然有可能出现反转形态。一方面,只要是判断,就存在对错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着想过于完善技术分析理论的问题存在。总体而言,我觉得有这些疑问总是好的,带着疑问才能够看透问题的本质。

最后,如果将形态分析看做解决量价关系的一根门,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些问题:第一、到这种横盘的时候,其本身的研判都是极其困难的,形态分析是一种辅助但是不必过于神化;第二、我们要侧重的点,是形成这些特定的特征和花样的时候所提到的量价关系,而不单单看价格上形成的特征与花样;第三、看形成的本质而不要特意的去拘泥于形态本身,我们需要理解的是怎么用,而不是怎么看。


成交量常见的5种形态

1、放量:指成交量比前一段时间明显放大的现象。分为相对放量和持续放量。

股神成长日记:一旦跟量价确认对了“眼神”,买入次日必大涨

2、缩量:

是指个股成交量比前一段时间明显缩减的现象,大部分投资者对市场未来走势的意见遂渐趋于一致,成交极为清淡。缩量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投资者都十分看淡后市,造成只有人卖,没有人买,所以成交量不断缩减,另一种是投资者都对后市十分看好,只有人买,却没有人卖,所以缩量。

缩量上涨是指在股票价格或指数上涨的过程中成交量较前些交易日有明显萎缩现象。这种现象说明成交的只是场内资金买盘,场外资金进场不积极。缩量下跌是指股票价格或大盘指数在下跌的同时成交量相对前几个交易日明显下跌,缩量下跌又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散户惜售,这时可择机介入;另一种情况下是下跌走势中阴跌不止,此时就要离场观望了。但量价关系不是绝对的。

3、堆量:

是一种有序的成交量温和递增,堆量反应出的是健康的上涨形态。从“庄家市”的角度讲,当主力意欲拉升时,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几日或几周以来,成交量 缓慢放大,股价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状似土堆的形态,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产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 在大举出货。

股神成长日记:一旦跟量价确认对了“眼神”,买入次日必大涨

4、天量:形容当天的股票交易数量特别巨大,在高位时往往天量见天价,出现天量时要控制仓位。

股神成长日记:一旦跟量价确认对了“眼神”,买入次日必大涨

5、地量:成交量萎缩为120天内的最小的量就是俗称的地量,一般地量后会有地价

地价后又反弹,但是不能说明会翻转,因为反弹后还有可能会出现地量,多次出现地量后就会出现底部了。

地量在行情清淡的时候出现的最多。在行情清淡的时候,人气涣散,交投不活,股价波动幅度较窄,场内套利机会不多,几乎没有任何赚钱效应。持股的不想卖股,持币的不愿买股,于是地量的出现就很容易理解了

股神成长日记:一旦跟量价确认对了“眼神”,买入次日必大涨

量价应用法则

一、无量涨停:在涨跌停板制度下,股票的第一个无量跌停,后市仍将继续跌停,直到有大量出现才能反弹或反转;同理,股票的第一个无量涨停,后市仍将继续涨停,直到有大量出现才能回档或反转。

二、低位放量涨停:放量总是有原因的:在高价区有些主力往往对敲放量,常在一些价位上放上大卖单,然后将其吃掉,以显示其魄力吸引市场跟风眼球,或是在某些关键点位放上大笔买盘,以显示其护盘决心大,凡此种种现象皆为假,重心真实的升降即可辨别。若是在低位出现的对敲放量,说明机构在换庄或是在准备拉高起一波行情,可以择机跟进。

三、低位缩量整理:在股价长期下跌后成交量形成谷底,股价出现反弹,但随后成交量却没有随价格的上涨而递增,股价上涨缺乏再度跌至前期谷底附近,有时高于前期谷底,但出现第二谷底成交量明显低于第一谷底时,说明也没有下跌的动力,新的一波上涨又要起来,可以考虑买进。

四、破位出局:下跌的时候无论有量无量,只要形态(移均线,趋势线,颈线,箱体)破位,均要及时止赢止损出局。

五、高位清仓:高价区一根长黑,若后两根大阳也不能吞没,表示天价成立,应及时清仓;高价区无论有无利好利空大阴大阳,只要出现巨量,就要警惕头部的形成。

六、天量无天价:成交量创历史新高,次日股价收盘却无法创新高时,说明股价必定回档;同样,成交量量若创历史新低而价格不再下跌时,说明股价将要止跌回升。

七、低位量价齐升:在空头市场中,出现一波量价均能突破前一波高点的反弹时,往往表示空头市场的结束;在多头市场中,价创新高后若成交量量再创新高时,常常表示多头市场的结束,空头市场即将开始。

八、地量地价:上升趋势中出现的相对地量,股价回落至重要均线(5日,10日,30日)处,往往是极佳的短线买点。

九、低位量堆地:黑马股的成交量变化在底部时一般有两种特征:一种是成交量在低位底部从某天起突然放大,然后保持一定的幅度,几乎每天都维持在这个水平,在日线图上股价小幅上涨,下跌时常常出现十字星状;另一种是成交量从某一天起逐步放大,并维持这种放大趋势,股价常常表现为小幅持续上涨,说明主力已没有耐心或时间来慢慢进货,不得不将股价一路推高边拉边吸。

十、低位突破平台:在股价底部盘整的末端,股价波动幅度逐渐缩小;成交量萎缩到极点后出现量增,股价以中阳突破盘局,并站在10日均线之上;成交量持续放大股价续收阳线,以离开底价三天为原则;突破之后叠合的均线转为多头排列。此为最佳的短中线买入点,也是量价均线配合的完美样本。

四种量价选股方法

第1种量价选股法——破位出局

下跌的时候无论有量无量,只要形态(移均线,趋势线,颈线,箱体)破位,均要及时止赢止损出局(但要记得保留100股、原因在既不止损又要频繁操作不轻易换股操作里)。

股神成长日记:一旦跟量价确认对了“眼神”,买入次日必大涨

第2种量价选股法——高位清仓高价区一根长黑,若后两根大阳也不能吞没,表示天价成立,应及时清仓;高价区无论有无利好利空大阴大阳,只要出现巨量,就要警惕头部的形成。

股神成长日记:一旦跟量价确认对了“眼神”,买入次日必大涨

股神成长日记:一旦跟量价确认对了“眼神”,买入次日必大涨


量柱是所有技术形态中唯一无法作假或作假最少的元素,因为每一根量柱都是用真金白银一点一点堆积起来的,所以每一根量柱都是有价的。这种真实可靠的“量价合一元素”,是量学研究的基础。由此,黑马王子提出了其著名的“立体看盘法则”,即一看到量柱就要关联其对应的价柱,一看到价柱就要关联其对应的量柱,以及此量柱与彼量柱的“量价阴阳真假虚实”关系。正因为如此,即使一模一样的两根量柱,也就有了截然不同的市场意义。

股神成长日记:一旦跟量价确认对了“眼神”,买入次日必大涨

股市涨跌的原动力来自“三先规律”。

第一规律,卖在买先。只要没有人卖,任何人也不可能买到股票;必须先有人卖出,才可能有人买进。

第二规律,价在量先。无论是获利还是止损,无论是追高还是抄底,只有价格合适才能形成交易,有交易才有量柱。

第三规律,庄在散先。股市所有的量价表现都是由主力或庄家主导的。所以盘面量价的涨跌起伏,都真切地反映着主力的行为、风格和图谋。

上述“三先规律”,显然与传统理论是背道而驰的。传统理论的出发点是“买”,即“买在卖先”,其核心是“量在价先”,认为成交量总是先于股价,成交量是股价的先行指标。

与之相反,量学的出发点是“卖”,即“卖在买先”,其核心是“价在量先”,认为股价是决定因素,股价“不如意”就不会有“卖的欲望”,无卖就无量。量学的创新之处就在于超越了传统理论,构成了黑马王子股市量学透视股市活动的研究起点和剖析工具,并为我们分析股票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用量学的眼光看盘,你会突然发现:在高高低低、红红绿绿、虚虚实实、阴阴阳阳的量柱和价柱的后面,隐藏着主力的谋略、心机和图谋。这些量柱个个生动灵性,是我们洞察先机、伏击涨停的得力助手。


交易高手是怎样磨练成的?

一位交易场上的幸存能手,归纳了几项交易规则,恰正符合了上述征人条件。谨罗列于此,但愿投资人能因而增加获利,远离苦痛。

无论新手或老手,往往都忽略了成功交易的心理要素。交易无疑是全球最具压力的工作之一,几与吞火表演或拆除炸弹无异。

交易绩效有时宛如云宵飞车,时而攀高,时而剧降,总是夹杂着欢乐与哀愁。一个不留神,市场便可能瓦解投资人心理,蹂躏投资人灵魂。只要进场交易,这类的经验便无可避免,但是投资人尽可学会如何应付这些情况,甚至学习从中获利。

1、只靠自己。当交易时,千万别想依靠他人,成就自己。投资人想依靠的人,可能根本不是一位成功的交易员。当然也有例外,但机会不多。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做得更好。

绝不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他人,这点无比重要。无论沦落到何种地步,自己必须为自己的决策负起全责。只有自己承担责任,才能改正错误,也才可能不重复犯错。

2、以长期目标为焦点。避免根据短期绩效调整交易方式。因为短期而言,任何交易方式均可能亮丽一时,然而长期累积结果,却可能糟透。另一方面,最佳的交易方式,也难免三不五时的亏损。因而,若以短期绩效,判断交易方式好坏,很可能剔除了最佳的交易方式,终而导致亏损。

3、不自我中心。以自我为中心,正是顶尖交易员的致命伤。这种例子屡见不鲜,别再因而成为牺牲者。以自我为中心的交易员,是无法面对亏损的。他们几乎禁不起连续几次的亏损。这导致他们往往以非常短期的绩效,评估交易方式的好坏。市场没有立即顺着自己的交易走势,便急急出场,无异是投资大忌。

4、在能力范围之内交易。交易不能影响正常生活。如果无论获利或亏损,投资人总是情绪紧崩,就千万别进场,因为一时的情绪极易导引出灾难性的策略与谬误的判断。投资人最严重的错误之一,便是获利后就加码。这种事最糟糕不过,因为欢乐后,紧接着而来的,往往便是亏损。在亏损之前加码,便会使得亏损较获利加快一倍。交易金额应保持恒常,毕竟,缓步稳健者,才会是最终赢家。

5、无论获利亏损,都别情绪化。交易就像打高尔夫球。每个高尔夫球员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成绩也就时好时坏。当成绩好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像老虎伍滋,以为已经找到了打球诀窍,不会再打进砂坑或水塘。不幸的很!下次他就发现自己进入了砂坑,大喊再也不打球了。

其实,交易心理才是在这些市场获利的关键。只有那些精确了解这些规则,及市场与投资人心理尤其自己心理的投资人,才能更有获利机会,而且同时还保持着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