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事业:记中国女排曾经的“天才二传”

了不起的事业:记中国女排曾经的“天才二传”

2002年,姚明成为NBA选秀状元;盐城冬奥会上终于升起五星红旗;中国军团釜山之行力挽狂澜……那一年的体坛有太多值得关注的大事,以至于人们很少还会记得那时中国女排的天才二传手退役了。

诸韵颖很有灵气,13岁开始接触排球,17岁不到就成为国字号的一员,出征亚特兰大奥运会收获亚军,自1997年起连续5年蝉联中国排球甲A联赛“最佳二传”殊荣。即使在那段对女排关注度相对低迷的时期,“天才二传”诸韵颖的横空出世依旧成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然而23岁的她选择早早收回自己的光芒。在人们的扼腕叹息声中,她重新做回一个上海姑娘,退出排球圈。

15年后,38岁的诸韵颖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里。这一次,不再是她一个人与排球的故事。她带着以她独特方式诠释的女排精神和她首创的青少年排球俱乐部一起,让全中国排球界幡然欣喜。

2016年3月,由专业排球教练员及运动员组成的诸韵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宣布正式成立,这家全上海首创的青少年排球俱乐部在刚刚问世不久就获得了徐汇区体育局和教育局等多方支持。这是诸韵颖自退役以来第一次以排球人的身份回归,这也是她在退役15年后第一次真正找到自己能再次诠释女排精神的平台。

“一项优秀的运动并不是说一定要去参加奥运会或者国际大赛,而是要真正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心态。从爱好慢慢发展成一种可以伴随终生的技能,并最终深入人心。体育不该仅仅是停留在思想与精神层面,体育应该是全民参与和落地的。”诸韵颖觉得虽然国民对于中国排球一直以来都有着特殊的感情,特别是多次在世界名列前茅的中国女排,但是中国的排球运动却是最为滞后的。直到后来在一次“白银一代”老女排聚会上郎平对她的启发,让“韵颖体育”的蓝图开始初具成型。

在诸韵颖看来,“少年强则国”。要想真正把排球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青少年是最重要的基础群体。过去两年里,诸韵颖走遍了上海市近50多个成员学校,从小学到高中,从公办到民办,反复与校方讲述青少年排球运动的深远意义,坚持宣传和弘扬中国排球的核心价值。在发展初期,韵颖体育的排球人更多的是带着对排球的热情、深爱与执著,用“做公益+大爱”的态度与情怀,将繁重的推广工作继续下去的。

“公益”在韵颖体育的字典里除了无私,还有更多是对排球专业化的追求。俱乐部一渡过发展初期,诸韵颖做下的第一件事就是建造一座属于全上海的专业性排球综合馆。

了不起的事业:记中国女排曾经的“天才二传”

了不起的事业:记中国女排曾经的“天才二传”

了不起的事业:记中国女排曾经的“天才二传”

了不起的事业:记中国女排曾经的“天才二传”

了不起的事业:记中国女排曾经的“天才二传”

地处静安大宁,三块相连的排、篮球两用场地外加一个独立的专用排球馆,场铺设有比赛标准的排球专用地胶,根据缓冲区面积还专门为青少年增加网柱和墙体的保护缓冲垫。由韵颖体育自费改造的专业级排球综合场馆如今已经承办了上海市各项排球赛事,小到韵颖体育举办的3V3对抗赛,大到前不久刚刚协办的上海市第16届运动会青少年联赛,这座名叫“韵颖排球公园”的综合场馆几乎受益了全市范围内热爱及从事排球运动的青少年。

不仅如此,专业排球出身的诸韵颖还格外看重教练团队和教学模式。凭借在排球圈的人气和声望,诸韵颖获得了不少老友的大力支持。其中就包括人们所熟悉的前国手张静,上海女排“黄金一代”队员杨名,刘振家等。

教练组划定统一的教学系统以技术,战术、体适能和心理四大板块进行专业化教学。韵颖体育的教学坚持以培养兴趣为首要目的,教练员不会直接将“训练”两字传输给孩子,而是通过一些专业化,国际化的排球启蒙方法手段鼓励孩子主动参与进来,从课程中收获快乐和自信。诸韵颖强调,将运动意识和运动姿势标准化是最重要的,在以往的传统训练上揉和更多趣味化,循环化的手段尤为关键。“让孩子玩也要玩得专业,只有在这种全新规范式课程的引导下,孩子才能够养成正确有效并且安全的运动形态与习惯。”据记者调查,在上海市范围内校园排球教学中,依旧存在基本功教学不全面的情况,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家长及老师多方面认为排球运动容易受伤的观点。可见,一丝不苟的专业态度是韵颖体育对排球运动最大的尊重。

了不起的事业:记中国女排曾经的“天才二传”

了不起的事业:记中国女排曾经的“天才二传”

了不起的事业:记中国女排曾经的“天才二传”

“天才二传”的诞生绝非偶然,诸韵颖始终对曾经帮助过她的教练心怀感激,现在她将这份感激投入到自己的俱乐部中去。韵颖体育对于诸韵颖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排球人对于运动项目的普及和推广,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个前国手对于运动意义的追求。“育人”是俱乐部教育理念的核心,诸韵颖多次强调:“练体育绝不仅仅是锻炼身体那么简单。一个真正优秀的体育人不仅四肢发达,情商智商双方面同样都是十分出众的。”她总是坚持亲口告诉每一位学员在球场上该如何尊重对手,在球场下该如何建立友谊,尊重才是竞技体育最重要的素质。不少家长表示,通过打排球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性格上有了明显的不同,原本不爱说话的孩子变得开朗,也更懂得关心别人了。在家长看来,打球不仅是一件强身健体的事,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他们更加多面化地了解到孩子在成长中的变化。这比起千篇一律的弹琴跳舞更能获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韵颖体育给予孩子的不仅是一门专项体育运动课程。我们希望通过体育平台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通过体育育人,培养21世纪真正全面综合、坚韧顽强、乐观包容的优秀人才。”

说起运动能给人带来的身体素质上的提升,这里还有一个关于诸韵颖亲身经历过的小故事:一次她在野外越野骑行,正从高处疾速俯冲时,不巧前轮瞬间被垂荡下来的外套死死锁住。由于后轮的巨大惯性,诸韵颖被后翻的车身带到空中。多亏几十年的排球生涯给了这位国手灵敏沉着的瞬时反应能力,以至于身子还在空中的诸韵颖脑海里早已为自己想好了该以什么落地,该以什么姿势缓冲。最后,凭着灵活的身体控制能力,轻盈落地后的诸韵颖安然无事地站起身。

就像诸韵颖在创办韵颖体育之初的想法那样,只有当体育上升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才能发挥它更大更有效的价值所在。“现在的孩子背负巨大的学习压力,都很少有时间能参与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开始慢慢下降,遇到危险也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韵颖体育的创办不只是青少年体育产业的开端,对于在俱乐部工作的人们来说,这里是也是能够离他们热爱的排球运动最近的地方。与诸韵颖相识多年的老友Davy在得知诸韵颖创办了俱乐部后选择全力支持。“因为自己喜欢排球,每天看到打球的小朋友也很幸福,感觉每天来上班都有满满的干劲。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了不起的事业。”Davy的工作是负责韵颖体育新媒体平台的制作和传播。俱乐部创办两年多来很少特意打出过独立的广告栏或广告语,除了人们的口口相传之外,管理好韵颖体育的门面招牌就是Davy每天最主要的工作。

年轻教练Crystal在进入俱乐部之前曾是上海女排的一名队员,对她来说,在韵颖体育当教练是她排球人生的第二个起点。作为最早进入俱乐部的年轻血液,深受学员喜爱的Crystal现在已经成为了教练员主管。虽然每天工作都很幸苦,经常因为白天说话太多而嗓音沙哑,但比起当一名职业运动员,她更享受每一趟和小朋友一起度过的训练课。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享受到排球运动的乐趣,Crystal对于韵颖体育投入的感情也越来越多。

过去,老一辈的球迷都知道诸韵颖是女排“白银一代”的天才二传。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为韵颖体育而知道这个美丽的名字。她们虽然没有生在那个时代,没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女排精神,但是每一个在韵颖体育打过球的孩子依旧能够在韵颖体育感受到来自女排国手坚韧、顽强、乐观、执著的信念与智慧。

与其说诸韵颖是在推广排球,我更愿意将其定义为“再写女排精神”。在球场上,她们是顽强拼搏不畏艰难的名族之光。下了球场,她们懂得感恩,充满敬意,怀抱信念。如今不惑之年的诸韵颖正在以一种“以育人为核心,以感恩为动力”的女排精神回报曾经帮助过她的排球人,将她对于女排精神的独到见解真正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业,这是一种了不起的精神!

(作者:陈思思,上海体育大学新闻系在校学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