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戰國時期軍事鬼才,卻因兒女情長竟被活活餓死

趙武靈王名氣比較大,一提起他,馬上就會有人想起那個著名的成語“胡服騎射”。然而趙武靈王即位之初,趙國國力並不強,為增強國力,武靈王毅然頒下命令“易胡服,改兵制,習騎射”。從此,使軍隊中寬袖長衣的正規軍裝,逐漸改進為後來的衣短袖窄的裝備。從而順應了戰爭方式由“步戰”向“騎戰”發展的趨勢,使趙國逐漸強大起來,成為秦國外,國力最強大的國家。

他是戰國時期軍事鬼才,卻因兒女情長竟被活活餓死

大大增強了國力的趙國,收復了婁煩,滅掉了中山國,向北方擴張了數倍版圖。在以絕對優勢穩定了北方局勢後,趙武靈王便不再滿足於最初提出的奮鬥目標,而是把主攻目標移到中原,力圖完成全國統一大業。為了騰出手來開疆拓土,他將王位傳給了次子趙何,自稱“主父”,為了一探秦國虛實,武靈王竟然假扮隨從深入秦國腹地實地勘測,甚至入咸陽朝堂面見了秦王與太后,這是何等的膽識啊!歸來之後,武靈王甚至制訂了入侵秦國的計劃,準備率一支精銳從秦趙邊界插入秦國腹地,從秦國後方攻擊咸陽。這個戰術簡直與一戰時德國著名的施裡芬計劃如出一轍,趙武靈王簡直就是當時的軍事天才。如果他的計劃得以實現的話,弄不好統一中國的人就不是秦始皇了。

他是戰國時期軍事鬼才,卻因兒女情長竟被活活餓死

正當趙主父雄心勃勃之時,趙國內部發生了政變。由於他在立趙何為王之後,仍在長子趙章與次子趙何誰為繼承人的問題上,感情用事,優柔寡斷。正當他猶豫未決之時,政變發生了。據《史記·趙世家》記載,惠文王四年,公子章“作亂”,先殺相國肥義,公子李成、李兌起兵“靖難”,打敗了公子章。公子章兵敗後投奔主父,主父收容了他。公子李成、李兌圍攻主父所居的沙丘宮,殺死公子章。他們害怕主父秋後算賬,就將主父圍困在宮中。“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彀(小麻雀)而食之,三月餘而餓死沙丘宮。因為他的離世,趙國錯過了可能給秦國帶來致命打擊的絕佳時機。

他是戰國時期軍事鬼才,卻因兒女情長竟被活活餓死

趙武靈王死的時候還不到五十歲,一代偉大君王,一個偉大夢想,就這樣被歷史的塵埃掩埋。趙國的傳奇從此不再,真是讓人十分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