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爲期,健康新標準

老子說:“天之道,損有於而補不足“。

這其實也是中醫調理身體所遵循的 ”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的理念

中醫認為,‘’有餘““不足”,都不是健康的身體狀態,“平”是身體健康的標準。

以平為期,健康新標準

那如何達到“平”呢?

蘇全新用兩句經典著作中的描述“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必先去其血脈,而後調之,而問其病,以平為期”,“疏其氣血,令其調達,而致和平”進行了回答,蘇全新還說道:“不論什麼病,身體平衡才是最重要的,人體的精,氣,神充足了,自然在氣色,言談舉止等方面都會有相應的顯現,這種美麗是自內而外的,同樣也是延緩衰老的關鍵所在 :。

所以,遣方用藥不能盲目地用補法,有時也需用和法和下法,不能圖藥貴或稀有,更要切合個人體質,才能達到調理身體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