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百里加急」,僅一人一馬卻無人敢劫,後果讓土匪害怕

各位朋友相信你們在看劇刷書的過程中經常能看到這麼一句話,八百里加急。而通常這種情況下都只有一兩個人快馬加鞭的送一些急件。這時候不少朋友就會疑惑,就一兩個人帶著重要的秘密文件,還沒護衛在那個時代為什麼不會遇上強盜土匪?800里加急這一詞是真是假?是誇張還是精準?下面就給朋友們一一解惑。

古代“八百里加急”,僅一人一馬卻無人敢劫,後果讓土匪害怕

800裡其實不是誇張而是真實存在的,相應的還有400里加急、600里加急等,其實就有點像現在的快遞,速遞等等。如果說有什麼不同的話,就是說八百里是當時最高規格的加急,只有當朝統治者,或者戰勢動盪時才可以使用。現代有了網絡當然就不是當時幾百裡幾千裡能匹及的了。當然這都是後話。在古代最快的的交通方式莫過於馬了。而馬畢竟是生物不能持續飛奔,它需要進食和休息。於是就有了驛站,用來為傳信員提供水和食物同時更換馬匹。大約20裡地就會設立一個驛站,20裡大約就等於現在的10公里左右。古時候官府主要就是通過驛站來傳遞消息,盛世唐朝就很注重信息網,唐朝負者傳遞信息的人大約有2萬餘人,這也是唐朝能這麼強大的原因之一。

古代“八百里加急”,僅一人一馬卻無人敢劫,後果讓土匪害怕

而這些驛站的信息傳遞員都是經過專業的培訓,不論是技能騎術,保密程度上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並且這之間的規定也是非常嚴格的,倘若在送急件的過程中出了差錯,傳遞員的小命就沒了。相比現在的快遞員,可以想象當時的加急件是多麼的重要。就算是小的過失,也可能被罰一百仗,不死也得重傷。

而前面的問題是:為什麼就一兩個人送的加急件沒土匪強盜攔截?在歷朝歷代的律法中都對驛站有明確的保護規定,如果有人對驛站人員的信件進行搶劫,朝廷會進行嚴厲打擊,一旦發現基本都是要誅九族的。這麼嚴厲的規定誰還敢瞎碰加急件。小命還要不要了?

古代“八百里加急”,僅一人一馬卻無人敢劫,後果讓土匪害怕

自古信息是財富,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國家對情報肯定是及其重視了,誰敢去碰這塊逆鱗,或許地方會不計較太多,但是如果涉及到朝廷,那你不死也得死。所以土匪強盜沒事和自己小命過不去幹嘛,自然不會打它的主意,不然不僅自己,連家人朋友都得賠命。

古代“八百里加急”,僅一人一馬卻無人敢劫,後果讓土匪害怕

所以說八百里加急的文件為什麼沒人截現在您理解了嗎?截這種文件不是虧大了嘛,又不嫌自己命大,搶那些東西幹嗎?您說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