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店鋪運營六忌,請勿再犯!

在與很多賣家交流過程中,發現尤其是中小賣家有很多運營習慣並不好,也是拿出來分享一下,這店鋪運營六忌,也給到一些建議,希望對大家有啟發和幫助!

1.忌不研究淘寶規則

我們都知道淘寶規則近年來變動相當頻繁,既然選擇做淘寶不看不關心規則,盲目運營,這種賣家不在少數,一但產生問題了,就不是小事。最簡單的,廣告法,字體侵權,違規處罰規則等等,哪一個都需要你注意。而且隨著規則調整變動,賣家必須對自己類目的涉及規則要重視起來,否則辛辛苦苦埋頭苦幹,一個違反規則,就受到重創,甚至回到解放前!

淘寶本身一些基礎規則大家可以從官方規則裡具體瞭解。關於廣告法和字體侵權,我之前分享過,可以再注意一下:

這裡主要是來自方正公司的方正字體侵權的投訴。尤其是你店鋪和寶貝有很好人氣和銷量的時候,再去修改或者刪除是很吃虧的。

被投訴了怎麼申訴回來呢?

如果被方正字體投訴了,可以將頁面上侵權的方正字體移除或改為可免費使用的字體,或者提供方正字體使用授權,然後去申訴。

產品字體侵權除了宣傳頁面、海報外,也包括了產品Logo、包裝logo等。

所以建議大家一開始就要和你家美工運營都要去注意字體的使用,千萬不要看到喜歡的字體拿來就用。

觸碰廣告法

這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就是很多極限詞是不可以用的,但有的時候人的習慣問題或者一個大意就還是會觸碰雷區。先不說被平臺抽檢的事情,有很多不良買家也是看準了賣家不仔細,惡意利用這個去投訴勒索我們,給我們店鋪經營造成很大的麻煩。再次提醒各位賣家目前投訴較多且法律風險很大的詞彙:

第一、唯一、首選、頂級、國家級產品、填補國內空白、頂尖、最新、最先進、空前絕後、巔峰、頂峰、抄底、極端、全網銷量第一、王牌、銷量冠軍、NO1Top1、極致、永久、領袖品牌、獨一無二、絕無僅有、史無前例、萬能、最高、最低、最具、最便宜、最新技術、最佳、最大、最好、最時尚、最受歡迎、絕對、大牌、精確、領導品牌、世界/全國X大品牌之一、100%(如果確實能提供相關質檢機構提供的100%證明情況除外)、國際品質、國家級、世界級,

極品、全國首家、世界領先、馳名商標、中國名牌,CCTV、央視品牌,首個、首家、金牌、獨家、全球首發、全網首發、領先、最先、著名商標

建議:一些基礎必須瞭解的尤其是你相關類目的都要提前去了解熟悉,這個運營前提!再有運營必須每天關注一下淘寶規則是否有變動。不管有沒有,都要看一下,有備無患!

2.忌盲目上架寶貝運營

很多賣家開始運營,沒有任何基礎,圖片詳情差不多就完,盲目上傳寶貝,想後期做做再調整,要知道這樣弄已經影響了淘寶對你寶貝的第一印象,你自己都不用心,平臺為什麼給你更多機會?還有的直接複製粘貼競爭對手同款標題,圖片和詳情。先不說有可能造成的盜圖的違規行為,如果類目本身有新品標,你的就沒有,喪失了新品扶植機會,起步權重就低於其他賣家。

建議:學習一定的寶貝上架前的基礎優化,類目,屬性,標題,上下架,定價等,主圖,詳情文案,起碼的營銷佈局要有。產品包裝和贈品提前規劃好,把每一個訂單做細了。

3.忌店鋪什麼都賣

很多賣家恨不得把自己想賣的都發布出去,要知道你把店鋪搞成“超市”的同時也就意味著你沒有明確的定位,比方說:一個店鋪,男裝也賣,女裝也賣,褲子,鞋,襪子啥都有,這樣來看,你的對應的買家人群特徵是完全混亂的,淘寶就沒有辦法給你明確的標籤,就不要談流量扶植,手淘首頁推薦啥的了,那些和你基本無緣。

建議:明確自己產品對應需求人群,精選產品做“小而美”,讓淘寶更容易給你精準打標!獲取更多流量扶植機會!

4.忌沒有銷量就各種鏈接分享

很多賣家著急銷量上不來,把寶貝鏈接,店鋪鏈接各種群裡,論壇裡等等各種分享,分享可以,前提是要精準人群,要知道流量不精準對店鋪是一種極大的傷害,就算你短期有些通過這種混雜分享得來的,但弊大於利。很簡單兩個原因,一個流量來了,轉化低,說明你經營有問題,再一個不利於後期淘寶對你店鋪打標定位,所以失去更多的流量推薦機會!

建議:選擇精準人群進行寶貝推薦分享,另外找原因看看銷量起不來,最本質的原因是什麼,提升銷量的方法並不唯一。

5.忌不做店鋪數據分析

店鋪日常運營的必須項其實就是數據統計和分析,研究競爭對手數據變動,綜合做出下一步運營計劃,繼續還是改變“套路”,發現很多賣家這方面是基本不做的,好了就好了,壞了,就到處問為啥流量少了?為啥轉化低了?其實應該反思的是自己有沒有關心過這些日常的數據分析?

建議:無數據不運營,日常的運營數據及競品的情況分析必須重視。運營不能靠“拍腦門”!有數據有計劃再去執行才更有效果!

6.忌搞運營推廣的“全面戰爭”

啥叫“全面戰爭”?簡單說就是運營手段只要知道的,都要搞搞看,直通車,淘寶客,第三方推廣,自己引流啊什麼的等等。要知道做為中小賣家我們資源,資金,時間,精力等實力有限,幻想著什麼都做,到頭來,什麼都做了,什麼都不精,沒有效果,投入產出不成正比,不知所措。有的賣家還問:“該做的我都做了,不行啊,怎麼辦啊?”其實道理很簡單,不符合自己情況的運營手段嘗試也是沒有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