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正面管教,培养内心有力量的孩子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只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效的方法。

正是基于家校间共同努力的希望,近日,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双语学校举办了首次“正面管教”家长课堂。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以及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家长课堂:正面管教,培养内心有力量的孩子

情境式体验带来换位思考

“以孩子的口吻,介绍一下你的家庭吧”,叶子老师以这样的方式开启了一天的“正面管教”课程。

“我的爸爸很忙”,“我的妈妈很忙”,“我的爸爸很忙,但他每天都会给我讲睡前故事,他很爱我”,“妈妈很爱我”。“忙”和“爱”,回响在教室里,简单的一个体验,很多家长默默地低下了头。

家长课堂:正面管教,培养内心有力量的孩子

“正面管教”从来不是说教,场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才是“正面管教”的教学方式。在一次次代入感极强的体验下,家长们常常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家长们带着对孩子各种行为的不解参加到体验中,当大家在体验中与孩子换位思考,切实地品尝到孩子的感受时,每位家长的内心都被触动了。原来孩子行为的背后,是这样的内心体验。

家长课堂:正面管教,培养内心有力量的孩子

实用方法背后是和善而坚定的信念

除了这些切身体验的感受,叶子老师还给出了很多可操作的实用方法,比如针对孩子的“磨蹭” 问题,老师开出了“达成约定“与“游戏化”的良方。

此外,用提问和引导的句式替代强制命令式的“不要”“别”“不可以”等句式,以及帮助小朋友疏导情绪时采取—“你觉得”-“是因为”-“你希望”的句式,都是叶子老师在课堂上送给各位家长的礼物。

家长课堂:正面管教,培养内心有力量的孩子

在了解了这些可操作性的方法后,各位家长共同发出了感慨,“共情没有那么容易”,但共情是家长与孩子良性互动的基础,是建立亲子联接的一把钥匙。

把责任和权力还给孩子

给各位家长触动最大的是,在模拟家长与孩子在身份与地位不平等的命令式对话场景时,一位充当孩子的妈妈在一连串被其他家长命令后,差点委屈地哭出来,她瞬间理解了孩子的感受并发出了“家长不要欺负小孩”的肺腑之言。

家长课堂:正面管教,培养内心有力量的孩子

相反,如果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做主,充当孩子的妈妈听到这样的对话后感觉自己更愿意承担责任,也更有积极性了。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通过承担责任而得到大人们的认可,家长们要多给孩子们这种机会,让孩子们在不断地承担责任中成长。

叶子老师总结道:“相信孩子,把责任和权力还给孩子,她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这是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的关键。

行为不当其实是丧失了信心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们不是说的太少,恰恰是说的太多”,而这也正是正面管教的核心问题。言传身教,身教的影响更甚于言传,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其实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我希望家长们有耐心同时也应当有方法,去发现去挖掘孩子们行为背后的心理诉求。孩子们的行为就像露出海面的冰山,但隐于水面之下的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值得家长们以科学的方法去一探究竟。

家长们的管教不应该是让孩子为了不感到羞辱而对父母的屈从,应当是肯定与接纳孩子后让其产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培养内心有力量的孩子,让孩子的成长由内而外生发,这样的力量一旦植入孩子内心、生根发芽,其影响便不可低估。

家长课堂:正面管教,培养内心有力量的孩子

成长是一个复杂和系统的过程,如果爱与责任是土壤和空气,那么科学的知识就是成长中需要的养分。

种子已经种下,改变已经悄然开始,希望这颗种子可以在家长心中生根发芽,伴随着每一位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