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醒醒吧!孩子早已改变,你却还在“刻舟求剑”

快醒醒吧!孩子早已改变,你却还在“刻舟求剑”

你若是还不知道孩子的这些变化,就真的执迷不悟了。

我是一名初中生家长,同时也是一名中学教师,生活工作中处处和中学生打交道,经过这几年的观察,我发现当代中学生已经和过去的中学生有了很大的变化,而我们的老师和家长还在用老一套的教育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搞得学生怨声载道,家长疲惫不堪。

其实,教育的本质就是“看见”孩子,你要了解孩子的特点,你要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懂得了孩子这些特点,教育真的是so easy!

快醒醒吧!孩子早已改变,你却还在“刻舟求剑”

一、 当代中学生比他们的父辈有更好的行为习惯。

一次,我开车拉着儿子和几个同学一起出去旅行,给他们买了零食,几个孩子在车上边吃边聊天,产生的所有垃圾都自觉集中在一个袋子里。到了停车场,一个孩子提着垃圾袋,跑出去好远才找到垃圾箱丢掉。

还有一次,和儿子一起去参加朴树的演唱会,观众席是草地,很多人席地而坐。演唱会结束的时候,主办方号召大家带走身边的垃圾,大多数的年轻人都能捡起身边的矿泉水瓶、餐饮盒,丢到垃圾集中地。而有些岁数大点的人干脆充耳不闻,忙着夺门而出,去抢车位。

你还可以发现,在很多需要排队的地方,年轻人总是很有秩序得等候,而插队的、抢座的、占座的大多是些岁数大的人。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因为这一代年轻人从小生活在物质富足、社会稳定的状态下,从小耳濡目染,良好的习惯早已深植在骨子里,所以他们更懂得秩序的重要性,更懂得的法律的作用。

所以,从这点上来说,我们的社会在越来越进步,你不能否认这些年轻人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当代中学生更有爱心、更富有同情心。

一次,儿子学校的一个同学患白血病,孩子们自发捐款,当他们发现捐款数额远远满足不了治疗费用的时候,孩子们竟然发起了社会募捐,他们在汽车站、商场门口,冒着寒风,拿着捐款箱,向路人诉说真实情况。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孩子都没有退缩,他们甚至打电话叫亲戚朋友们来捐款。

还有一次下雨,有几个学生自觉的把伞让给了离家远的同学,自己却淋着雨跑回家了。

可能这样的事情在哪个时代都会有,但你不能否认,当代中学生比他们的父辈更加无私、有爱心。因为他们是在有爱的环境下长大的,一个孩子,六个大人宠爱,从小他就不缺爱,在爱中长大,在一个物质丰厚的时代长大。所以,物质真的不是困扰他们的因素。所以,老师家长再用“你不读书,找不到好工作、吃不上饭”这样的观点来跟孩子们谈话,他们会觉得你很可笑。

快醒醒吧!孩子早已改变,你却还在“刻舟求剑”

第三,当代中学生更有个性、追求话语权。

当孩子们在一个不愁吃喝、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温饱早已不是问题的时候,什么才会成为问题呢?情感!

他们渴望被尊重、被理解,他们思想活跃又独立,他们个性又张扬。他们从小生长在一个自由、民主的环境中,从小就受到六个人的关注,长大了你还要他们像我们过去一样“不许插嘴”、“不许讲话”那能行吗?

有一次,我们几个家长和孩子一起座谈,孩子们谈起对家长的种种不满,犹如滔滔黄河,绵延不绝。我记得一个女孩说起对妈妈的不满来:“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大人们以大欺小,什么都是你们说了算。有一次,我们要出去玩,说的好好的,结果就因为我没有按照我妈的意思穿那套衣服,她就不许我去了!讲不讲理啊?你说出去玩,好,我配合你,可是你让我穿你选的衣服,不好意思,我不喜欢,我喜欢我自己搭配的衣服,凭什么就得按照你说的穿呀?就因为这,你就不允许我出去玩了?标准全在你们大人手里啊?这是对我们极大的不尊重!”

看着孩子一脸愤怒的样子,做家长的赶紧反思,还好,这是一代有素质、肯上进的家长,女孩的妈妈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忙说:“妈妈以后注意,也希望你能用宽容的心原谅妈妈,我们共同进步。”

我经常在办公室里看到有些老师批评教育学生的时候,学生假装低头认错、一脸悔悟的样子,一出门就照样我行我素。还有的连装都不爱装,一脸的不屑,把老师气得越说火越大,最后闹到找家长、找领导。

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没有“看见”孩子,我们不了解他们,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以沟通不畅。他们会觉得,怎么什么都是你们说的对?凭什么就得你们说了算?

他们的内心非常渴望被尊重、被理解,长久的被压抑,不是逆反就是说一套、做一套,如果我们能了解了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尊重他们的个体,沟通就会顺畅很多。

快醒醒吧!孩子早已改变,你却还在“刻舟求剑”

第四,当代中学生现实感很弱。

有一次家庭聚会,几家都带着孩子,孩子们先进房间了,大人们在点菜。满以为几个孩子凑在一起,肯定会吵翻了天,热热闹闹的,结果一进门,屋子里静悄悄的,一人一个手机在玩游戏呢!最后手机强行被大人们没收,孩子们才不情愿的坐在一起,坐在一起也没话说,不知道聊什么。

这样的场景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很多孩子在现实中找不到朋友,不会与人交往,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谁也不会委屈自己去成全别人,既然大家都这样,还不如到网上去潇洒呢!

前段时间特别流行的日本“旅行青蛙”,很多人养着养出了感情,青蛙寄回来一张旅行照片,竟然把主人感动得不行。如果这是现实中他父母给寄一张照片,他也会感动的哭吗?

有一年,我上政治课,讲“诚信”、“友谊”等一系列的问题。只要一问问题,学生们回答的真好!一齐高呼“爱国”、“诚信”、“友爱”!一下课,该骂人的骂人,该撒谎的撒谎。问为什么说的和做的不一致呢?学生说:课本上的和现实的哪能一样呢?课本上的是为了考试的,现实的比较实用。

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还得归于我们的学校。鉴于前几年家长闹事,所有的学校都不敢搞活动了,能有个升旗仪式就不错了,还两个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压根没有。好不容易搞一次德育活动,学校找了个老红军来讲战争年代吃苦的故事,老红军讲的那些跟学生的现实太远了呀,孩子们不爱听,叫他们写感想,都上网去抄。

很多学生高中毕业了还不知道怎么去银行,怎么去看病,更不要说遇见坏人怎么办?遇见突发情况怎么办?那些办法都是课本上的,现实没有。这几年大学生被拐,空姐被杀,与我们“象牙塔式”的教育不无干系。

所以,我们的家庭、学校都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否与现实脱节。

快醒醒吧!孩子早已改变,你却还在“刻舟求剑”

第五,当代的中学生知识面更宽了。

你不能否认,我们的孩子处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过去,能读书识字的都是富人家的孩子,读书也就成了某些人的特权,教师更是特权中的权威。但是,今天,教师的权威性正在被削弱,甚至根本没有权威性。因为现在的孩子想要获取知识的途径太多了,网络、电视、旅行,他们比任何一代人都更容易得获取知识。

记得有一次去听课,老师讲秦朝的统一,结果一个孩子说:“老师,我知道”,老师让他起来讲,他不但讲了秦始皇如何统一六国,连秦始皇死后的兵马俑一并讲了。原来他的父母老早就带他去西安旅行过,实地勘察的毕竟比书本上的有趣、直观得多。

还有一次,我儿子回家来说起原子弹的原理来,问道:铀235和铀238有什么不同?在造原子弹中为什么选择铀235?我哪里知道啊?问物理老师,物理老师说:这些都不考,不用学。

后来儿子和同学一起查阅大量资料,搞明白了,顺便把火箭发射原理、原子弹爆炸原理一并学习了,俩人还从矿石中提炼出了金属“鉍”。

你不能否认,现在的孩子在某一个领域真的比我们知道的多得多,比我们懂得的多得多,如果我们还继续用老一套的教育方法,真的有可能自己“挂在黑板上”。

教育不是象牙塔,教育是要给学生撒下一颗种子,兴趣做养分,知识为阳光,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自己长成参天大树。愿我们都能做那个给孩子播撒种子的人,让每一个孩子都长成自己向往的样子,松树就是松树,柏树就是柏树,那样,我们的世界才会绚烂多彩,我们的社会才会一直进步!(作者:若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