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微的用心,博大的情懷!悼念「百校之父」田家炳先生

細微的用心,博大的情懷!悼念“百校之父”田家炳先生在中國,

把自己總資產的80%用於慈善事業的,

只有一個人,

他就是田家炳。

7月10日,著名企業家、慈善家田家炳仙逝,

享年99歲;

人們紛紛表達對他的景仰和追思。

兩年前,作為田老同鄉,

黃啟鍵先生曾撰寫《無足輕重的用心》,

文中講述了田先生生活節儉、熱心公益的故事,

學習、倡導他大愛無疆的精神。

今重刋此文,謹以此悼念田家炳先生。

無足輕重的用心

黃啟鍵/文

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家鄉通往大埔縣城必經的梅潭河上,建起了一座鋼筋水泥構築的大橋。從此,村裡的人們告別了架在河沙上的木橋,洪澇時節靠渡口橫舟擺渡的情形不再。行走在寬闊的大橋,我少年的心難以掩飾那股驚奇與激動。這座橋,是僑胞田家炳捐資興建的。此後,他在各地捐建了130多座通車橋樑。

三十多年間,田家炳從1984年在大埔捐建第一所完全中學一一田家炳中學開始,在祖國大江南北捐建了300多間學校。田先生在2000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為了兌現承諾捐助江南大學等20多所創學校,毅然賣掉住了36年的香港花園別墅,而租住在130平方米的公寓房,其秉德為善的襟懷和品行,令人感動。他被稱為“百校之父”,獲授香港最高榮耀的“大紫荊勳章”。紫金山天文臺還將2886號小行星命名為“田家炳星”。一切榮譽,實至名歸。

我家鄉一位熱心公益事業的企業家鄧先生,近幾年多次在香港拜訪田家炳先生。他說,家炳先生把八成以上個人財富悉數移交給其創立的慈善機構田家炳基金,是大愛。但他日常生活細節中表現出來的勤儉、樸素的用心,同樣彰顯出慈善大愛的情懷。他說,每次拜訪家炳先生都感觸良多,自己縱有多少百億的財富,修養氣度和精神境界都永遠無法企及家炳先生。

不久前有幸看了朋友轉發的香港電視臺前幾年對田家炳先生的專訪。年逾九旬的家炳先生精神矍鑠。記者描述他做善事一擲千金,甚至變賣家業在所不惜,但他平日裡極為節儉,可以為一塊小小的肥皂花心思,每次出差都會自己帶肥皂,堅持不用酒店提供的新肥皂。對於記者好奇提問,田家炳先生這樣回答:“才用了一點點就丟掉了,覺得太浪費了。自己帶肥皂有什麼困難?就是帶多一個小盒子,自己能做到的,為什麼不幫別人省一點呢?”

小小肥皂,舉手之勞,體現出田家炳先生在生活細節上的善心。我想,田家炳做慈善的大愛,不就是他無數看似平淡無奇的細小用心構成的嗎?這樣的用心,無足輕重,卻彌足珍貴。

有道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在我的體驗中,一旦不用心,就會一事無成。本來是一次很好的溝通交流,有的人心思卻用在時不時的“刷屏”中,交流往往言不及義,或是注意力任由其他事情分散,動輒打斷別人話題,未及傾聽就一門心思表達己見,浪費了有效交流的良機。有些事情,本應當做深思熟慮的策劃籌謀,有的人往往按耐不住虛浮馬虎的心態草率盲動,以至遭遇挫敗。有此簡單易行的“善小”之事,往往因為缺乏持之以恆的耐心而停止。凡此種種,實無所用心。

互聯網構成的極為豐富繁雜的資訊,今天已不可避免地把人的注意力和心思碎片化了。當下人們在呼喚“工匠精神”,其實也是在重新聚集起人們洞察入微的觀察力、及時準確的判斷力、精益求精的執行力。用心,就是身心的虔敬,就是意念的專注,就是心思的縝密。

兩千多年前,孔聖人就在《論語.陽貨》中發出慨嘆: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用心,肯定是什麼都難的。我覺得,用心就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天賦,也是人生最重要的修煉。但願“用心就能做好”成為一生的信條。

——2016年6月11日於觀瀾河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