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灑藥環節機械化水平,萊盛隆植保無人機優勢何在?

在農業生產的耕地、播種、灑藥、收割等環節當中,對於農作物的生長和收成,起到最為關鍵性作用的一環,就是灑藥。能否降低病蟲害發生的概率,保證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就看灑藥的效果怎樣。

現代新農業的發展,根本性的要求,便是提升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機械化水平。然而,在最為關鍵的灑藥環節上,機械化水平卻是最低的。

推動新農業的發展,這一問題急需得到解決。植保無人機的出現和應用,就為此提供了很好的解決之道。

作為綠色防控工作的新成員,植保無人機帶來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能夠是作業效率大幅提升,並且可以減少約50%的農藥使用量、90%的用水量,在降低資源成本的同時也有利於農藥減量化工作的推進。

事實上,經過十數年的發展,植保無人機行業百花齊放的局面已經初步形成。憑藉首創的大載重植保無人機,萊盛隆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員。

提升灑藥環節機械化水平,萊盛隆植保無人機優勢何在?

那麼,在提升灑藥機械化水平上,萊盛隆具有哪些優勢?又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幫助?總結起來,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即動力系統、噴幅面積、噴灑均與度和受藥面積上。

  • 首先,在動力系統上很強大。

動力系統可以說是植保無人機的心臟,如果不夠強大,就無法承載起特定重量的藥液,同時續航能力上也將得不到保障。而承載量和續航能力不足,就意味著換藥、充電的頻率要增加,這樣無疑是增加了作業成本、降低了作業效率。

萊盛隆植保無人機動力系統的強大,就體現在它全部採用1500W大功率電機。比如載重65L的植保無人機,動力系統由18組1500W大功率電機組成,能夠輕鬆應對80公斤以下的飛行載重,滿載續航可達10分鐘。而因為載重量的大幅提升,作業效率也得到了明顯的上升。

比如載重3-5L的無人機,每架次作業面積位10-20畝,日作業面積為200-500餘畝。而65L無人機的單次最大作業量提升到了120-150畝,日作業量則提升到3000-4000畝,提升幅度十分巨大。

提升灑藥環節機械化水平,萊盛隆植保無人機優勢何在?

然後,在噴灑面積上,具有大噴幅的突出優勢。

噴幅面積大,意味著來回的次數將會得到有效地降低,作業時間將會得到很大的縮減。萊盛隆植保無人機採用了高效噴灑系統設計,並配備專業防風噴頭,在確保噴幅面積達12米以上的同時,有效防止藥霧被旋翼氣流捲起,從而提升噴灑效果。

其次,噴灑均勻度上,具有強穩定性。

植保無人機在作業過程中,穩定性如何將會直接影響到噴灑的均勻度,如果穩定性不夠,就會導致有的地方噴灑量過多,有的地方則會不足,這樣對於預期噴灑效果的實現是極為不利的。

為此,萊盛隆植保無人機在材質上整機採用7075航空鋁材料炭纖維加工而成,具有重量輕、強度大、結構緊密和穩定性強的特點;同時設計上,在中央舵機結構增設一個由軸套和舵機輪組成的減力結構,能夠有效提升穩定性、安全性和使用壽命。在雙重作用線,實現了定速、定高飛行和定流量噴灑,保證了作物都能得到均勻的噴灑。

最後,合理的設計,使得噴灑受藥面積更上一層樓,農藥減量增效明顯。

噴灑效果如何,考量標準除了噴灑面積和噴灑均勻度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作物的受藥面積,如果噴灑的藥霧無法達到莖部、受藥面積不足夠,那麼最終效果一樣不達標。

如何才能保證合理的受藥面積?根本的措施,就在於飛機的旋翼——藉助於旋翼產生的風壓,可以使農作物正反面著藥,而且能直達莖部。

萊盛隆植保無人機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隨著載重量的提升,旋翼也會相應增加,一方面是為了增加飛行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則是為了保證足夠的風壓,提升噴灑的受藥面積。

提升灑藥環節機械化水平,萊盛隆植保無人機優勢何在?

新農業的實現,根本在於生產設備的機械化,而機械化水平的提升,首要在於灑藥環節。

在當下蓬勃發展的植保無人機行業,憑藉著在灑藥環節的4大優勢,萊盛隆對於新農業的實現,必定能夠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