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學步(84):或者鑽磨或刮削 孔上有開還有擴

古玉鑽孔是一項硬技術,為了讓古玉在合適的位置開上一孔,真可謂十八般武藝全用上。

古玉開孔主要靠桯鑽和管鑽(參見《古玉學步(14):鑽痕細查考孔中藏奧妙》),由於玉質硬度的差別,有時還用尖硬燧石(瑪瑙齒類刮削器、石核類工具)直接刮刻的方式開孔(參見《(51):刮削鑽磨巧打孔一孔多藝察古工》)。為了在古玉上開一孔,工具簡陋的古人也算是開足了腦筋,這不?除了上述鑽、刻開孔之外,還有一種方式不能遺漏,就是:擴孔。

桯鑽、管鑽是常見的開孔方式,其特徵不再贅述。燧石直接刮削開孔的特徵再回顧一下(圖1)。

古玉學步(84):或者鑽磨或刮削 孔上有開還有擴

圖1

由於工具的侷限和玉質的差別,古玉開孔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有些單桯、管鑽即可完成,有些則需要桯鑽加管鑽才能完成;有些單刮刻可以完成,但有些需要刮刻加桯、管鑽才能完成。所以古玉上留下各式不一的痕跡特徵,需要仔細甄別方可識真。一般來講,越是古遠工序越顯得繁雜痕跡越顯得駁雜不分。

文化期古玉,還有一種廣義的開孔方式,那就是:擴孔。興隆窪遺址142號墓管狀玦飾的中孔就是經多次擴孔完成(圖2)。

古玉學步(84):或者鑽磨或刮削 孔上有開還有擴

圖2-1

古玉學步(84):或者鑽磨或刮削 孔上有開還有擴

圖2-2

此玉玦之孔,隱約可見旋磨痕,應該使用過管鑽工具,但其口徑並不規整,說明並非由管鑽完成開孔;隱約可見石核類尖銳工具的刮刻痕,但並非純燧石工具刮刻的工痕特徵(對比圖1)。多種痕跡並存——就是擴孔的痕跡特徵。

古人採用“擴”的方式開孔,究其原因,是因為工序的要求(開小孔後擴大孔比較省力耗),還是由於後期改作的要求(玉器改制的需要),還有待考古發掘新的實物進一步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