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云南医师奖”候选人之一|陈仲——大爱无疆,把“爱心”撒到基层,服务广大患者

第二届“云南医师奖”候选人之一|陈仲——大爱无疆,把“爱心”撒到基层,服务广大患者

第二届“云南医师奖”候选人之一|陈仲——大爱无疆,把“爱心”撒到基层,服务广大患者

第二届“云南医师奖”候选人之一|陈仲——大爱无疆,把“爱心”撒到基层,服务广大患者

【陈仲】男,汉族,1968年出生,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骨与创伤外科主任,中国农工党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骨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余年,对技术精益求精,对病人热情耐心,对工作负责尽心,专注于专业,服务病患,救死扶伤,用实际行动推动我省骨科的学科进步。

陈仲擅长各类骨创伤诊治,特别是复杂骨盆髋臼骨折、复杂关节内骨折及骨折微创治疗。从医30余年,救治骨科患者5000余人,开展手术3000余台。全国推广STOPP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第一人。2015年全球提出髂坐钢板治疗髋臼骨折第一人。2017年全国提出斜行髂坐钢板固定方法第一人。云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院协会创伤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委员、AO(国际骨折内固定研究学会)创伤中国委员会华中区主席、《中华骨科杂志》通讯编委。

个人事迹

陈仲每年在昆明举办“AOCC华中站培训”和“AO初级培训班”。每年举办云南省医院协会创伤管理委员年会暨骨科医护新理念、新技术、新进展学习培训班。2017年开启“心行动”活动,现已走进基层36家医院。2018年承担国家卫健委领导的骨科专科技能资格认证骨盆创伤救治培训与认证工作负责人。2007年主持了云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抗生素纤维蛋白胶复合体治疗慢性感染创口的研究”。

连续三年考核被评为“优秀”人员。担任科主任13年间,带领科室快速发展,2013年科室被省卫计委第一批评为省级重点专科。国内第一家开展无痛病房建设,2017年科室护理队伍被国家卫计委评为优秀护理团队。

一、刻苦钻研,潜心于专业知识和技能

陈仲1992年昆明医学院毕业,在省卫生厅的安排下到昭通彝良县下乡工作,认真工作,向基层老同志学习,体验基层工作的艰辛,感受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易,培养了浓厚的群众感情。1993年分配到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工作,立志把一生献给医学事业,献给为广大患者去除疾苦的工作。在临床一线工作中,主动承担比其他人更多的工作,学会善于观察、勤于思考。1997年参与云南省创伤救治中心的组建工作,绘制了救治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蓝图。实现了严重多发伤一体化救治,危重伤员的死亡率、致残率大幅下降,还为我省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创伤救治人才队伍,得到省卫生厅和国内创伤外科专家王正国院士等专家的肯定与赞扬。2000年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师从我国著名的创伤骨科专家王满宜教授学习一年,从他身上真正感受到医学大家的风范,感受到“厚德载物”这一古训一名医生成长的重要性。学到的不仅仅是临床技术,更多的是如何踏踏实实做事,做一名好医生。把全球领先的骨科AO理念和技术引入我省,推动我省的骨科内固定技术水平的提高。2005年任创伤外科主任至今,他在医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以身作则,带领全科医护努力工作、创新进取,把医院的骨科从“弱小”建设成为省内的知名科室。

二、以勤求业精、以思求发展,大医至诚

陈仲主任从医学院毕业的那一天开始,就立志做一名好医生,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强调术前对患者病情的认知、分析和思考将决定手术的成败,即使他现在已经是闻名全国的骨科大师,对自己主刀的每一台手术都会做好术前的病情分析,都会对手术中的每一个操作细节和如何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认真思考,在术前就做到胸有成竹。正是他严谨的态度和作风,让他自工作以来诊治的病例都有满意结果,没有一台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发生。

从医近30年来,不但把一腔热情和汗水洒在骨科事业这块热土上,默默奉献,还勇于开拓创新,为骨科医学进步做出积极努力。

2007年他主持了云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抗生素纤维蛋白胶复合体治疗慢性感染创口的研究”,为解决这一骨科难题做出了贡献。作为全国知名的优秀骨盆外科专家,在全国第一个积极推广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并进行了创新,连续多年在中国骨科年会做专家讲座,现已在全国被临床广泛应用。

2015年在全球第一个提出髂坐钢板治疗髋臼骨折,解决了一个手术入路固定髋臼前后柱骨折的难题。得到美国骨科联合学会主席骨盆专家Killem教授和国内所有创伤骨科权威专家的认可和赞誉。

在科室建设与发展上,他能结合科室医护人员的学术、技能水平和每个人特点,制定可行方案,鼓励、支持每个医护人员有舞台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点,相信每位医护的成功才是科室团队的最大成就。

他为科室制定的一些规定,看似简单,但要坚持下来非常不容易。就如每周一至周五每天早晨7:30至8:00进行读书报告、专题讲座和特殊病例讨论会,随后再进行交班晨会。这样的规定使每位医护必须比全院其他科室的人员提前30分钟上班学习。正是这样的坚持,他多年在医院的职工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2015-2017年更是连续三年被评为医院“优秀”职工。每天30分钟的学习,10多年的坚持,科室学术水平和临床服务技能不断提高,不断补齐短板,培养出了一支合格、优秀的医护团队。骨盆损伤救治、肩肘外科、足踝外科、骨髓炎诊疗、脊柱外科、运动医学、多发伤救治等亚专业都有了长足进步。各个亚专业每年都能站在全国的最高学术讲台交流经验,展现风采。

2013年科室被省卫计委第一批评为省级重点专科。在护理亚专业建设方面,在国内第一家开展无痛病房建设,华西医院、西京医院和南方医院等国内著名医院都派医护人员来参观学习,并得到高度赞誉。在此基础上开展的血栓预防与监测、骨科创口管理和静疗等都走在了全省的最前列,2017年护理队伍被国家卫计委评为优秀护理团队。

随着他担任的社会职务增加,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现任云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骨科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院协会创伤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骨与关节损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骨科工作委员会委员、AO(国际骨折内固定研究学会)创伤中国委员会华中区主席、《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委、《中华创伤杂志》编委、《中华骨科杂志》通讯编委等学术职务。但他没有抱怨工作太多,没有因此而骄傲,戒骄戒躁,明白自己永远是一名骨科医生,需要不断学习,踏踏实实做好每一台手术,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三、大爱无疆,把“爱心”洒到基层,服务广大患者

他的视野并没有停留在科室团队建设上,而是思考,如何用行动推动我省基层骨科事业的进步,走进基层医院,走近基层患者。作为AO华中区主席单位,每年在昆明办了“AOCC华中站培训”和“AO初级培训班”,邀请全国权威专家授课,传授经验、技术,省内县级以上医院的骨科主任几乎都接受培训,为省内创伤骨科的手术规范化推广做出了卓绝贡献。担任云南省医院协会创伤专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协会的领导和指导下,每年举办云南省医院协会创伤管理委员年会暨骨科医护新理念、新技术、新进展学习培训班,每届都有来自全省各级医院的1000多名从事骨科的医护人员参会。现已经成为我省规模最大,最为团结、学术水平非常高的骨科大会。

2016年开启的“AO-慈善基层骨科教育项目”开进了香格里拉、西双版纳、德宏等省内最边远地区。2017年他带领专家团队在我省开启“心行动骨科诊疗规范基层巡讲”活动,现已走进镇雄、威信、澜沧、丽江宁蒗、砚山等36家医院。他用“workshop”的形式,手把手传授和纠正基层骨科医生的手术基本操作。今年举办了国家继教项目《骨科专科护士培训班》,学习实践101个课题、12项考核项目,培训了省内外多家医院37名骨科方面的专科护士。以上这些工作都得到了全省同行和广大患者的认可,也得到了我省各级医疗卫生主管部门的称赞。

四、用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理论武装头脑,履行社会职责,做优秀农工党员

担任中国农工党云南省省委省第二人民医院支部书记,在支部工作中,做好党内外的团结工作,严格要求自己,用中国共产党新时期优秀理论武装头脑,在思想上、行动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和精神,深刻领会他的治国理念,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思考新时期一名医学专家应该做出的积极工作。牢记身份,做好农工党党支部工作,在医院党政班子的带领和支持下,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积极奉献,开拓进取,发展好骨与创伤外科这支医疗队伍,服务好群众,为我省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编后语

2018年“云南医师奖”(第二届“云南医师奖”)是根据《云南省医师协会章程》,经云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云南省医师协会主办的全省15万医师的最高荣誉奖项。经16个州市相关医疗单位按标准严格推荐候选人,依据选树办法,由各州市卫计委(局)进行初评并公示后,共推选出29位入围候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