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古人都是怎麼避暑的

看一看天氣預報,再出去走一圈兒,我們不得不承認:夏天來了!真的來了!

在此時刻,我們不得不感謝這個男人,是他把我們從炎炎夏日中拯救了出來:威利斯·開利,現代空調的親爸爸。

炎炎夏日,古人都是怎麼避暑的

"空調之父"威利斯·開利

威利斯·開利是美國人,出生於1876年,逝世於1950年,他在20世紀初期研發出了現代空調系統。那時的世界已經跨入近代,隨著工業革命的持續進行,各方面的技術日新月異,空調的產生可以說是勢在必然。

由於中國近代以來的落後,我們真正開始廣泛使用空調的時間並不算長。既然沒有空調,我們的先人們又是靠什麼避暑的呢?或許我們腦中的第一印象就是各種各樣的扇子。

炎炎夏日,古人都是怎麼避暑的

羽扇是扇子中最有文化內涵的一種,諸葛亮是其著名代言人

其實,我們真的是小看古人的智慧了,他們利用大自然創造的許多高科技,絕對無汙染無公害,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傷害,堪稱環保與享受的完美結合。下面,讓我們看看這些高科技吧!

炎炎夏日,古人都是怎麼避暑的

風扇車

風扇車發明於漢朝,起初是靠人力轉動的,後來得到改良,接上水車後,就成了全自動旋轉的了。這或許就是現代電動風扇的老祖宗吧?

炎炎夏日,古人都是怎麼避暑的

冰鑑

冰鑑發明於周朝,有裡外兩層,外層是放冰塊的,裡層可以用來冰鎮瓜果。外殼上還開有幾個孔,可以用來往外面排放冷氣。製造冰鑑的材料最早是青銅的,後來漸漸發展為黃花梨和紅木的,其製冷效果也更佳了。想象一下坐在冰鑑旁邊的情景,既可以享受涼爽的冷氣,還可以觀賞精美的圖案,又可以吃著冰鎮西瓜,是不是很享受呢?

炎炎夏日,古人都是怎麼避暑的

深水井

風扇車和兵鑑多少都需要人類操作,古人大開腦洞,又對大自然進行了深度利用。他們會在房間裡挖一口深水井,在上面留一個小洞,利用地底相對恆溫、冬暖夏涼的原理,在炎炎夏日裡,讓這個小洞持續不斷排出地底的冷氣,讓一屋子裡的人都能享受天然的涼爽空氣。

炎炎夏日,古人都是怎麼避暑的

自雨亭

古人除了在房間裡挖深水井,還在水源豐富的地方想出了另一種更加涼爽的辦法。他們在水邊建造一個亭子,利用水循環帶走熱量的原理,不停把水澆在屋頂模擬下雨,以達到消暑的效果。

小夥伴們看了這麼多,是不是對我們古人的智慧歎為觀止了呢?小編不說了,去吃冰鎮西瓜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