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萬的新唐,搶了誰的飯碗?

13萬的新唐,搶了誰的飯碗?

6月27日,號稱史上最便宜德系小型SUV的柯米克正式上市,斯柯達給到的官方指導價為10.99-13.09萬,聽上去還是挺良心的。要知道,即使是當初的野帝(Yeti),指導價也要12.98-20.98萬了。

13萬的新唐,搶了誰的飯碗?

自從去年的上海車展開始,斯柯達用了一年時間,密集發佈了柯迪亞克、柯珞克、柯米克三款SUV,可以說是怒刷了一波存在感。你說斯柯達是“開竅了”也好,是“投其所好”也罷,背後其實在下一盤大棋:

斯柯達顯然對於現狀是不滿的——銷量少,品牌力小,2017年斯柯達在國內銷量“僅有”325,000輛,雖創下入華後的最高峰,但和同量級“對手”——雪佛蘭的602,224輛(含出口)相比,卻還有一定差距。

而斯柯達與雪佛蘭相爭,其實是通用與南北大眾死磕的一個縮影。

在中國,得SUV者的天下。由於目前上汽大眾只有途觀L、途昂兩款SUV,所以只能在斯柯達這裡瘋狂“爆兵”了,柯米克應聲落地。

13萬的新唐,搶了誰的飯碗?

搞清了來龍去脈,再回過頭來繼續說柯米克本身。從任何角度看,柯米克作為一臺中國市場特供車,確實十分接地氣。

13萬的新唐,搶了誰的飯碗?

首先外觀是家族設計,車不大但有精緻感,從這代新明銳延續的“鑽石切割式”前臉愈發爐火純青;空間在主流的小型SUV中屬於中上標準,軸距2610mm,後排充裕,而且不是那種通過縮短後排坐墊長度而用的障眼法。

13萬的新唐,搶了誰的飯碗?

柯米克最親民的方面是豐富配置:全系標配的8寸顯示屏+倒車影像,給城市的新手司機帶來福音。新車搭載了了Carplay和Carlife,兼容了蘋果和安卓兩種手機。而3年免費的4G流量,也讓你能在話費告急的月底,輕鬆使用在線導航。

此外,柯米克的儲物空間、動力操控也針對中國車主做了優化,至於後備箱,我也從來沒有懷疑過德系車的佈局能力(相對於美系車來說)。

13萬的新唐,搶了誰的飯碗?

海誇了一通柯米克,你一定懷疑我被充值了?不存在的!因為就在一天前,有一款自主車已經詮釋了13萬的車究竟能有多高的性價比,它就是BYD的新一代唐。

13萬的新唐,搶了誰的飯碗?

回顧上一代唐,雖然在外觀上有硬傷,但怎麼也算得上是一代神車,開創了自主品牌的不少歷史先河。要數短板,最大的問題是偏科嚴重:只有新能源車型。也許是BYD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才在這一代推出了極具性價比的燃油版系列,指導價12.99-16.99萬。

偶然之間,乞丐版唐和頂配柯米克,因為同樣13萬的價格一起映入了我的眼簾。對於家裡正打算買第二輛車的我,恰好“利益相關”。

13萬的新唐,搶了誰的飯碗?

對BYD來說,最欣慰的事情莫過於被誇顏值高。強如上代唐能達到驚人的零百加速4.9秒,老百姓們卻更關(xian)注(qi)它的外形。但似乎從去年的宋max開始, BYD的“龍臉”已經俘獲了很多人。

13萬的新唐,搶了誰的飯碗?

全新一代唐(B級SUV)在尺寸上也是進步更明顯了,三圍比上一代全面提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40mm的車身,這在幾年前是別克昂科雷(C級SUV)的寬度,意味著即使在憋屈的第三排,至少橫向空間的壓抑感能減緩不少。

13萬的新唐,搶了誰的飯碗?

13萬的新唐,搶了誰的飯碗?

內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這塊集成了DiLink智能網聯繫統的14.6英寸/12.8英寸Pad大屏,能玩遊戲、拍攝、導航、叫外賣、看電影等等,安卓手機能幹的它都能幹,你甚至能下載個跑分軟件跑跑分。

配置各方面一直是自主品牌的長處。即使是全新一代唐燃油版最低配(12.99萬元),也配備了前後倒車雷達自動駐車等主被動安全配置、還有前後LED車燈、連旋轉大屏和智聯繫統也沒有缺席。

13萬的新唐,搶了誰的飯碗?

唐的進步,似乎是近年來到處“挖牆腳”的必然結果。說實話,拿著13萬買車預算,我真的不在乎一個牌子。因為比起車標來,我更關注的是外觀、配置和科技感,當然還有耐用度。而BYD的品控質量,在自主品牌中大家應該心知肚明。

最後我想單拉出來說動力: 新一代唐的燃油版,全系使用2.0T發動機搭配6檔手自一體,算是中級SUV的主流配置,並沒有什麼驚豔之處;而柯米克用的是1.5L的自吸發動機,和新朗逸同源,說不上動力澎湃(柯珞克為渦輪增壓發動機),也算與之尺寸所相襯。而且在油耗上,常住上海的我會偏向於斯柯達。

13萬的新唐,搶了誰的飯碗?

總結一下,面對今年井噴的合資小型SUV(柯米克、C-HR、奕澤、奕歌),它們的賣點要麼是性價比——尤其柯米克10萬起,求生欲算合資車中很強的了,要麼是個性。在他們面前,自主品牌早就滿足了前者,現在似乎後者也被攻陷了。

斯柯達用了13萬隻提供了一臺滿足日常的特供小車,而唐用13萬研發了一款面向未來的自主脊樑。我不否定柯米克這樣的精品小車的吸引力,但以一個普通買車者的身份來說,我是真的為中國能有BYD這樣的車企感到高興,讓手頭並不寬裕的預算多了一個“龐大”的選擇。

13萬的新唐,搶了誰的飯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