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領跑2022北京冬奧會?快消業與體育界的冰雪奇緣

誰來領跑2022北京冬奧會?快消業與體育界的冰雪奇緣

隨著平昌冬奧會戰役槍聲的打響,2022北京冬奧會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當中。中國競技體育正在崛起,與之相伴的是中國企業也在崛起,它們頻繁入圍各類榜單。英國品牌管理和品牌評估獨立顧問公司Brand Finance公佈2018年全球最具價值品牌500強榜單,伊利是唯一一個進入榜單的中國乳製品企業。

具體要問中國企業實力哪家強?從國際賽事閉幕式就足以看出端倪。

誰來領跑2022北京冬奧會?快消業與體育界的冰雪奇緣

北京八分鐘 伊利九分鐘

誰來領跑2022北京冬奧會?快消業與體育界的冰雪奇緣

平昌冬奧會的閉幕式上,張藝謀導演的“北京八分鐘”短片以舉世驚豔的姿態,完美呈現了中國製造與中國故事的美之交融。而在2008年的北京、2012年的倫敦中國乳業龍頭企業伊利也娓娓道來中國品牌的故事。

除了這精彩的北京八分鐘外,伊利燃爆了第九分鐘,2022年北京冬奧會合作伙伴伊利打造了這樣一部短片:17人,以夢想為紐帶,為2022年的冬奧做準備…這一切準備的基礎是健康,伊利,為每個人“準備”一副好身體。

《伊利的第九分鐘》☟

13年長跑 奧運會對品牌恩情幾何?

誰來領跑2022北京冬奧會?快消業與體育界的冰雪奇緣

伊利從2005年就牽手了奧運會,至今已有十三年。

那為何它如此執著於奧運呢?

依筆者看伊利一直加碼體育營銷,與奧運多年的深度合作不僅為自身提供了強勢的品牌背書,也為自己建立了具有強大“體育基因”的品牌形象,

這都會為伊利借勢冬奧會營銷擴大品牌影響力打下基礎。

再看看牽手奧運會以來,伊利的經營業績、品牌價值增長幅度,就知道了。

2005年,伊利營收121億,2016年飆升至606.60億;淨利潤由3.39億飆升至56.69億,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9%。

誰來領跑2022北京冬奧會?快消業與體育界的冰雪奇緣

伊利2005-2016營收數據圖

這就是伊利眼光獨到之處,早在2005年就看到了奧運作為國際性活動能給品牌帶來豐厚的品牌資產積累,將品牌與國運、國之大勢相結合。

“大國品牌” 自信崛起

誰來領跑2022北京冬奧會?快消業與體育界的冰雪奇緣

伴隨大國崛起,中國企業的品牌自信也在提升。

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在行業迅速擴張時,促銷導向的廣告像一劑猛藥,會迅速提升業績。但是在行業進入成熟階段,企業需轉變戰略,重點由營銷轉移到品牌美譽度上。

冬奧會閉幕式上伊利的這部短片,與其說是一支短視頻,不如說它是喚起每個人積極生活的、追求夢想的強心針,僅在結尾突出品牌——伊利要扛起國人健康的重任,為這一切準備一副好身體。這就是品牌自信,戰略升級,由“促銷導向”轉變為“品牌導向”,潤物細無聲,卻又少不了。

見微知著 快消品牌深耕文化

誰來領跑2022北京冬奧會?快消業與體育界的冰雪奇緣

其次,從快消品行業性質來看,伊利牽手奧運會也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跟房地產、汽車行業不同,快消品行業特點明顯。比如,在購買房子、汽車等昂貴商品時,消費者傾向理性消費。但快消品講究“營銷氛圍”。

儘管完善銷售渠道,是快消品企業獲得成功的前提。使消費者方便就近選擇,能迅速敏銳捕捉消費者心理和消費情緒。但在企業的銷售渠道鋪設完成後,品牌力量就會凸顯。

如果一個人一輩子都喝伊利,都喝某品牌可樂,告訴他一個理由,為什麼?文化上的追隨,才是品牌的力量。品牌一幫忠粉,跟著品牌的腳步走。

目前,快消品行業競爭異常激烈,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不高,要想在琳琅滿目的快消品中一眼被選中,想獲得消費者的長久青睞,想獲得更多的溢價,靠的就是品牌的力量。

冠名節目,牽手奧運會,擺脫促銷導向,站在更高的角度來提升品牌的美譽度和忠誠度,伊利潛移默化的改變消費者的認知,這是快消品企業長盛不衰的保證。

誰來領跑2022北京冬奧會?快消業與體育界的冰雪奇緣

三億人愛冰雪 伊利變身大IP

誰來領跑2022北京冬奧會?快消業與體育界的冰雪奇緣

近年來眾多品牌最愛的事件營銷戰略,即品牌營銷之法寶。伊利更是展開了“圍繞一個核心,全面佈局”的推廣戰略,為獲取媒體聚焦,擴大品牌影響力,進行深度傳播煞費苦心。

全力支持自主賽事IP,打造冰雪新玩法。伊利集團啟動滑雪定向越野挑戰賽,這是其在2018年挖掘並全力支持推出的一個重磅滑雪賽事IP,也成為今年“網紅級”娛樂滑雪賽事。伊利與之強強聯合,拉響冰雪項目新爆點,同時中國知名體育品牌安踏體育用品集團及國際知名雪具品牌Bolle、phenix、Stockli、Atomic等贊助賽事,大家將共同打造一個高含金量的跨界滑雪賽事IP。可見這場賽事已具備成為一個成熟自主賽事IP的條件。

誰來領跑2022北京冬奧會?快消業與體育界的冰雪奇緣

那麼多品牌都紛紛瞄準同一個賽事,這背後的消費者價值潛力和受眾群體是相當巨大的。伊利積極踐行推動三億人上冰雪的目標,不僅深謀遠慮的為錨定受眾消費群體作考量,更為推廣品牌精神,在全社會範圍內傳播品牌理念作出長遠考慮。

站在營銷的角度,事件營銷能夠在短時間內佔領消費者的心。消費者決策影響到消費行為,消費行為指引消費意向。站在社會擔當的角度,事件營銷與社會責任及利他性的聯繫更緊密直接。

誰來領跑2022北京冬奧會?快消業與體育界的冰雪奇緣

借力打力 巧妙借勢

誰來領跑2022北京冬奧會?快消業與體育界的冰雪奇緣

伊利攜手北京冬奧組委,特別開設了“活力冬奧學院”,還請來了冬奧冠軍楊揚做教練,截至平昌冬奧會閉幕,在全國數十城市吸引超4000萬人次報名,成為2017-2018冬季最受矚目的冰雪體驗活動。這番借勢打造創新營銷的手段,實現了品牌、消費者、體育明星三方共振。

品牌充分挖掘自身“品牌認知”的優勢,創新性地將世界級運動IP人物、消費者、品牌進行深度結合,實現品牌、冬奧會、消費者的三方共振,並在社交網絡通過KOL語境打造話題熱度和聲勢,借勢體育營銷實現品效合一的傳播效果。

活動中的最大亮點,是中國第一位滑雪世界冠軍郭丹丹的助陣。一方面依託世界級運動IP人物,藉助冠軍形象提升伊利在行業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通過趣味的滑雪互動滿足了不同潛在受眾消費群體的,建立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

從與消費者進行深度情感溝通層面看,伊利深諳參與韓國平昌冬奧會對普通受眾來說是遙不可及的事情,通過把冬奧會帶到每個人的身邊,讓用戶在參與中充分感受體育活動的趣味,潛移默化傳播正能量和冬奧精神——更高、更快、更強。

誰來領跑2022北京冬奧會?快消業與體育界的冰雪奇緣

國際性體育盛事作為熱點事件,聰明借勢展開營銷可以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譬如伊利借勢冬奧會,潛移默化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伊利=奧運品質”的品牌聯想,也在無形中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希望在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上,湧現更多的中國企業,代表著大國品牌向世界展示中國品質與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