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创业:企业文化易变味的三个方向

讲创业:企业文化易变味的三个方向

------本期内容导读------

口碑良好的企业文化,往往都会是集中在给员工提供更多便利的方面,只是员工如果要是没有正确理解并明白企业在这些方面加大投入的本意,很容易把它们视为自己在这家企业的隐型福利

------以下正文详情------

大凡成立公司的,无不都会提及企业文化建设,而在互联网行业,更是热衷于把那些成功的大公司来作为榜样学习。只是,故事很好讲、样板也容易立,可是在真正的实践中做起来却没那么简单。尤其是创业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谨防走入以下几条错误的方向:

别弄丢了初衷与方向:

其实每一种相对成功的企业文化都有着它出现的原因,发展的过程以及最后成形的节点。例如:有一家大型国企,员工很辛苦家庭压力也大,某年有一位员工写给女儿的信偶然间在同事间传播开,感动了大家。企业管理方由此跟进,鼓励员工通过书信的方式与家人沟通,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只是时间一长,每年要给家人写信的要求变成规范留了下来,但是为什么要写?写一些什么?希望达到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却没有得到贯彻与解释,最终许多新员工,只能接到这样的要求,却不知企业的这种文化是为了什么。

其实这样的问题是非常容易出现的。有的企业发现员工身体素质欠佳。于是在企业里强调每天固定的做操时间,设立健身区域。这样的企业文化与初衷关联密切,容易理解,因此也就容易得到贯彻。所以,企业文化执行得好坏,关键还是在于是否能更好地宣传讲解清楚。

别最后做成了隐型福利:

一般来说,口碑良好的企业文化,往往都会是集中在给员工提供更多便利的方面:比如更好的休闲设施,更多的零食饮料,更丰富的业余图书,更优厚的工作待遇。一直被大家交口称赞的便是科技巨头的食堂,不仅应有尽有而且随便吃喝。只是这样的企业文化更容易走偏,员工如果要是没有正确理解并明白企业在这些方面加大投入的本意,很容易把它们视为自己在这家企业的隐型福利,时间一久,便认为这些都是应该的,而万一出现减少或变化,反而会心生怨意。

其实,企业文化的真正精髓并不是表象上的这些好福利,而是因为这些好福利所带来的员工荣誉感与幸福感的提升,并最终能由于这些提升带给企业进步的力量。所以,后者的引导与跟踪显得更为重要。比如某家企业会对晚上加班超过19点的员工提供免费晚餐,这一点很容易去做,但是,实施之后,企业的工作效率是否得到提高?还是会有更多的人为了免费晚餐而故意拖沓工作到19点以后?这些才是最终能否做成企业文化的关键。

别搞成了压力与负担:

这就是没有做好并接近于失败的方面了。往往会是企业管理者一时兴起、或者是看到别人做得不错便拿来施行。有的企业实施感恩教育,最后却变成了下级对上级的官样马屁;有的企业推进相互批评的文化氛围,最好却变成了大家有事没事都要完成一定的提意见与批评的要求。这里就是把企业文化建设做成了工作指标的考核要求,机械地追求表面目标与数字达标。

更重要的还是没有做好宣传与解释工作,对于企业文化的推行搞一刀切,不给员工一定的自主性。像上面讲过的健身活动,本意非常好,但却不管个人意愿,甚至会强制的下班时间必须完成一定的健身要求,结果让员工倍感压力,感觉到这些事情成为了一种负担,从而产生反感与躲避的想法。

好的企业文化,既贵在坚持,又贵在不断地维护甚至是修整与升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