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混混坐牢10餘年,47歲開餐廳月賺450萬!

作者 l 唐一

大光頭、滿臉橫肉、手臂上都是紋身,兇悍的外形、挑釁的眼神再加上交叉的雙手...


如果說這是一家餐廳的老闆,他這樣往門口一站,你敢不敢進店吃飯?

小混混坐牢10餘年,47歲開餐廳月賺450萬!


不僅如此,餐廳裡40%的員工,都曾因為犯罪蹲過大牢。

但出乎意料的是,這家餐廳不僅沒有倒閉,反而常常爆滿,甚至要排隊等位。


開業11年,開了10家分店,餐廳每月盈利450萬元!


作為老闆,他曾坐牢10多年,卻得到了總統、總理的稱讚,還被授予總統勳章!


20年前,他還是一個街邊小混混,吸毒、鬥毆、搶劫無惡不作,進戒毒所和監獄的時間遠比在外面多。


但因為一碗煲仔飯,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打零工、創業開餐廳...用23年的時間去理解一件事情:


犯過的錯,到最後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他叫司徒保華,這是關於他的創業故事。

小混混坐牢10餘年,47歲開餐廳月賺450萬!

9歲開始賣鴉片的小混混
33歲終於洗心革面

司徒保華是新加坡人,父親年輕時從廣州移民到新加坡,在唐人街販賣鴉片。

小混混坐牢10餘年,47歲開餐廳月賺450萬!

受父親影響,司徒保華9歲就幫父親賣鴉片,雖然父親一再告誡賣鴉片的不能碰鴉片,但司徒保華在17歲那年,還是出於好奇,吸了人生第一口白粉。

從此,他的人生就此逆轉,越吸越上癮,毒癮越來越大。為了籌錢買白粉,他輟學加入黑幫,打架鬥毆、收保護費、偷東西,只要能來錢,他什麼都肯做。

22歲那年,他第一次進入監獄,此後十幾年,監獄簡直成了他第二個家:吸毒、被捕、出獄、復吸、再被捕...猶如一個永不停止的惡性循環。

用他的話來說:“我在監獄和戒毒所進進出出多少次,我自己都數不清了。”

從22歲到32歲,司徒保華就是過著這樣的日子,他也已經慢慢習慣,直到最後一次被捕入獄。


當時,他正在吃著母親做的煲仔飯,還沒吃幾口,警察就上門把他帶走,留下大半碗煲仔飯和痛苦落淚的老母親。

由於長期吸毒,他的身體嚴重受損,患上了嚴重的腸道潰瘍,一進監獄就被送進了監獄醫院。

躺在病床上,他生不如死,迷糊中看到老母親斑白的頭髮和難過的神情,想起她為自己做的那碗香噴噴的煲仔飯,他頓時淚流滿面:

這輩子太對不起母親了。


於是,1993年,33歲的司徒保華正式出獄,此時他已經花了1年時間完全戒除了毒癮。


這個時候的他,為了自己,為了母親,決心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開始新的生活。


兩度創業均告失敗
卻咬牙堅持自己的夢想

然而,重新做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司徒保華出去找工作,接連面試了6家公司,都直接拒絕了他。

司徒保華意識到,對於有著犯罪前景的人員,新加坡社會並沒有多少容忍度,正如新加坡一句很著名的話:

“沒人欠你一口飯吃。”(No one owes you a living)

司徒保華並沒有破罐子破摔,重走以前黑社會老路,社會的不接納,反而讓倔強的他暗自發誓:


等到以後創業當了老闆,一定要僱用有前科的人!


因為,他太清楚被拒絕的滋味了。


但創業需要資金,司徒保華可是連工作都沒有。不得已,他東拼西湊,借遍了親戚朋友,買了一臺小摩的,做起了快遞員,每天風裡雨裡,一做就是7年。


這期間,司徒保華積攢起一些錢,終於開了一家快遞公司,但由於經驗不足,最後還是破產倒閉。


上帝給他關上了一道門,卻給他開了一扇窗。


1999年,他帶著贖罪的想法,跑去發生大地震的土耳其當義工,他的工作是為救援隊當臨時廚師。


司徒保華憑藉自己的記憶,做出了母親給自己做過的炒飯,沒想到每一個吃過的人都大呼過癮!


因此,在快遞公司倒閉之後,他想起自己曾經的手藝,於是決定:


開一家中餐廳!


他也沒忘記自己曾經的誓言,所聘用的員工80%都是刑滿釋放人員。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司徒保華沒有多少管理經驗,更不用說管理學歷較低、自卑心理較重的刑滿釋放人員們。


沒過多久,餐廳就被員工們弄得一團糟,員工時不時就打架、偷竊,甚至還有人吸毒。


這樣一來,餐廳也開不下去了,司徒保華的夢想宣告破滅。


面對失敗,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是,司徒保華並沒有一蹶不振,他滿腦子反覆思考著同樣的問題:


我到底做錯了什麼?應該怎麼做才對?我應該向誰學習?


面對失敗時的反應,決定了你一生的高度。


再三思考之後,司徒保華覺得自己失敗是因為經驗不夠,於是決定外出“求學”,他把自己剩下的最後一點積蓄拿出來,前往英國拜師學藝。


之所以來英國,是因為在這裡有一家慈善餐廳“15”,專門為失足邊緣青年提供職業培訓,由名廚傑米•奧利弗創辦。

小混混坐牢10餘年,47歲開餐廳月賺450萬!

司徒保華看中的,不僅僅是奧利弗的廚藝,更是他管理失足青年員工的經驗。


然而,這家餐廳只招收本國人,司徒保華去的前三天,得到的回應無一都是:“不,我們不會答應你的。”

但司徒保華並不死心,他選擇了繼續軟磨硬泡,最後奧利弗終於同意:你可以留下來一個月,但所有開支由你承擔。

司徒保華連忙答應,併成為了這家餐廳最年長的“實習生”。

在這一個月裡,司徒保華每天早起晚睡,洗碗洗菜、端盤子洗馬桶,什麼髒活累活都搶著做,毫無怨言。


但他不是毫無收穫的,一個月的親身經歷,讓他對管理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也讓他堅定決心:一定要做餐飲!


2007年,學成歸來的司徒保華再次創業,開了一家名為“十八廚”的餐廳,這一年,他已經47歲了。

47歲再次創業
靠3招月賺450萬!

司徒保華的餐廳之所以叫做“十八廚”,是因為“十八”曾是新加坡最大的私會黨。


起這個名字,就是為了告訴大家,“黑社會的人可以來我這裡學手藝”。


可以說,哪怕失敗過一次,司徒保華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幫助那些曾經走上歪路的人。


不過,由於上次教訓過於沉重,司徒保華髮現,蹲過監獄的員工比例保持在35%到38%之間最為適宜。


這樣一來,不會因為比重太大而失控,其他員工也能潛移默化給予他們正面影響,這樣更利於管理。


然而,重新開店的司徒保華,其實自己心裡也沒底,聘請刑釋人員,他們會珍惜機會,重新做人嗎?


這一次,司徒保華成功了,短短2年就拓展了3家分店,現在已有10家連鎖店,

月收入75萬美元(約450萬元!)

小混混坐牢10餘年,47歲開餐廳月賺450萬!

排隊的人龍


他到底做了什麼?

1、不賣同情,只求好吃


不像國內的選秀節目動不動就要賣慘,司徒保華就說:我們不販賣同情,只賣美食!


他說:


“若客人只是因為同情才來吃飯,那第一次很可能就是最後一次,以品質取代同情,餐廳才能走得穩,走得遠。”


在他的餐廳裡,有經過他精心打磨、“好吃到心臟病發作”的“心臟病炒飯”、乳酪焗飯,還有一款在64度煮了一個小時的嫩蛋。


小混混坐牢10餘年,47歲開餐廳月賺450萬!

小混混坐牢10餘年,47歲開餐廳月賺450萬!


除此之外,餐廳的設計也做成了年輕人更喜愛的料理館的樣式,室內裝修充滿亮色調的塗鴉,充滿了時尚感。

2、改變經營模式,為顧客省錢。


在司徒保華的餐廳裡,沒有服務生,你要把自己要點的菜寫在訂單上,然後到收銀臺付款,最後自取餐具和冰水,服務生會把食物送到你的位置上。


這樣的做法,既為餐廳節省了勞動力,食客也不用額外支付10%的服務費,對於口袋沒啥錢又想標新立異的年輕人來說,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看到清真餐廳的商機,擴大經營


司徒保華還把目光投向了穆斯林群體,這個群體在新加坡佔比16%,生活質量較高、也願意消費,卻很少有符合他們飲食習慣的餐廳。


為了這一消費群體,司徒保華和員工們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把餐廳環境、食品做到符合要求,最後被認證為“新加坡最佳清真餐廳”。

被總統、總理點贊
小混混也能涅槃重生

至於旁人最擔心的員工問題,並不是沒有發生過,有一次一名店員因為情緒失控,砸爛了店裡的所有器具,還有人偷錢、偷東西。


但這一切並沒有打擊到司徒保華,他直言:


“不管是開餐廳,還是做別的行業,你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事,如果你因為這點事就此氣餒,那你很可能什麼也做不成。”


因此,他還是會以一顆真誠的心對待員工和客戶。每天來到店裡的第一件事,就是跟每個店員打招呼,感謝他們為工作所做的付出。

小混混坐牢10餘年,47歲開餐廳月賺450萬!

對待顧客,他更是當做自己的自家人一樣,有人過生日也不顧自己的年紀唱起了生日歌,平時也經常和顧客玩自拍。


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麼對待你。在他的堅持下,他的員工們慢慢成長起來,他的夢想,也終於實現。


他曾經自豪地說:


“4年前,我認識一個月入600元的窗簾工,他因醉酒駕車坐牢剛出獄,靠微薄的收入勉強養活妻兒。


我邀請他來當服務生,薪水1200,過後又升他為餐飲總監,一路加薪到2500元,如今他當上了區域的餐飲總經理,月入6000元。”


現在,他的餐廳是全新加坡最火的餐廳之一,擁有10家分店,每天來光顧的食客絡繹不絕,月收入近450萬元。


要知道,新加坡餐飲業競爭非常激烈,每年新開600家、倒閉600家,8成新開的餐廳熬不過6個月。


司徒保華的事蹟被寫成了書,書名叫做《One More Chance》——人生可以重來。


2012、2014年,他先後被新加坡總統陳慶炎、總理李顯龍稱讚,被各界譽為新加坡最成功的社會企業家之一。

小混混坐牢10餘年,47歲開餐廳月賺450萬!

司徒保華和李顯龍的合照

從坐牢10餘年的小混混,到今天備受人尊敬的企業家,司徒保華一路走來,箇中心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社會的不認同、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都沒有讓他低下頭,反而讓他越挫越勇,最後做出了自己的成就。


很多人想賺錢,卻總說自己起點低,但你起點再低,低得過蹲過監獄、沒什麼文化的司徒保華?


如果他都可以,為什麼你不可以?


唯一的解釋是,你缺少像他那樣破釜沉舟的勇氣、傾其所有的態度和越挫越勇的精神。


跌倒了,再爬起來,而且要跑得更快、更遠。


正如他曾經說過的那樣:


“多年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沒有人欠你什麼。在我那些有前科的學員中,不少人出獄後覺得世界欠他們一條出路。

我想說的是,當初我遇到的那六次拒絕,都變成了我的動力,鼓勵我堅持嘗試,提醒我不要再走回頭路。”


- END -

圖片、資料源自天下雜誌、聯合報、新加坡眼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