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孙强:乳腺癌离你有多远?

有这样一组数据:

·1982—2001年,20年间,北京市城区乳腺癌发病率从21/10万上升至40/10万,约上升了91%,平均每年增长4.6%,死亡率亦从7.9/10万上升至9.4/10。

·全球乳腺癌平均增长速度为2%/年。

·欧美国家乳腺癌发病年龄多集中在75-79岁,而我国发病年龄高峰集中在40-50岁,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快速增长,每个月乳腺癌死亡人数超过玉树地震死亡人数的两倍。

在这样的数据下,恐怕人人都想知道,乳腺癌离我有多远?要怎样才能预防?在近日举办的第十五期“刊媒惠”科技论文成果推介沙龙之“解读医疗科技,探索预防医疗”专场讲座上,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孙强教授提出:做好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远离乳腺癌。

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孙强:乳腺癌离你有多远?

什么是一级、二级预防?

孙强教授介绍,乳腺癌的一级预防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预防和手术预防三类。生活方式改变包括控制体重,体育锻炼,限制饮酒与过多热量摄入等,这可以降低40%的乳腺癌的发生率;药物预防指的是阻断激素使得发病率下降;手术预防则指像安吉丽娜·朱莉那样切除乳腺。

这些数据你知道吗?

BMI指数每增加5,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就增加12%;体重下降5%,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则下降25%。

一个星期做超过4小时的运动,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较不运动者下降80%;

每天增加一个单位的饮酒量,相当于增加7%-10%的患癌风险。

Tips:导致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女性、年龄、阳性家族史、月经史、BRCA 1和BRCA 2基因突变

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肥胖;不育或生育年龄大于30岁;不哺乳;长期大量口服避孕药;绝经后的激素替代治疗;长期吸烟及大量饮酒。

二级预防指的是早期发现,也称为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是指女性朋友的“乳房自我检查”,包括看、触、挤三个环节和站立、仰卧两种体位,通过自我检查尽早发现乳房肿物、凹陷与皮肤变化等;而“早期诊断”,则要通过宣教、筛查与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水平等方式来实现。

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孙强:乳腺癌离你有多远?

激素替代治疗法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

很多女性在进入更年期后都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应的症状,而一些女性则希望通过外源性激素的补充来“延缓衰老”,孙强教授表示,除非有严格的医学指征,例如出现了严重的绝经症状等,否则不要轻易使用激素替代,因为激素替代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孙强教授介绍,流行病学统计显示,1996—2000年期间,澳大利亚及挪威使用激素替代的女性人数增加,乳腺癌的发生率也增加了;当人们意识到二者的联系之后,使用激素替代的人数下降,乳腺癌发病率马上也跟着下降了。

在激素替代的疗法中,有几个风险容易被人们忽视:一是单用雌激素不增加乳腺癌风险,实际上,这只是一项研究报道的结论,而其他多项研究报道均证实雌激素会增加乳腺癌风险,除此之外,还会使子宫内膜增厚,增加子宫内膜癌风险;二是短期的激素替代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目前这方面的证据并不充足,且多项研究均显示即使短期使用雌激素(五年之内),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激素替代的其他临床试验明确显示,激素替代除会增加乳腺癌风险,亦会增加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增加卒中的风险。总体来说,激素替代有好处,但是坏处可能更多。

那么,应当如何使用激素替代呢?原则应当是“平衡利弊”,严格掌握适应症。在此基础上,患者还应当知情同意,定期进行乳腺检查,早期发现异样。通常来说,只要做了激素替代,半年必须要做一次筛查。

如何做乳腺筛查?

研究发现,中西方乳腺癌发病特点迥异,具体表现在:西方女性发病率高,发病年龄大,乳腺体积大,致密度低,因此常选用钼靶摄片作为常规普查方法。而中国乳腺癌发病率相对较低,发病年龄轻,同时由于中国女性乳腺体积小、结构致密,钼靶摄片灵敏度低,因此彩超筛查乳腺疾病在我国要明显优于其他手段。

对女性来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平时做好自我检查,定期进行乳腺彩超检查,是保护乳腺健康、远离乳腺癌的基本手段。一旦发现乳腺异常也不用过度担心,早期乳腺癌是可以被治愈的。

你知道吗?男性也需要关注乳腺健康

孙强教授介绍,通常情况下,女性的乳房是比较饱满,肿块可能隐藏在其中,所以女性需要做定期检查。但是男性的乳房组织较薄、较小,不容易隐藏肿块,一旦有异常更容易被发现。所以相对来讲,男性罹患乳腺疾病的风险更小,数据统计也显示,男性乳腺癌占乳腺癌总数约1%。但凡事不是绝对的,对于一些乳房形态偏女性化的男性来说,也建议采用触摸、观察等自查方法和定期筛查的方式,确保乳腺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