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大突破!紫光集团收购欧洲芯片巨头,中国芯弯道超车大提速

据悉,中国最大的综合性集成电路企业紫光集团已于一个月以前签署了一项协议,以大约22亿欧元(26亿美元)收购法国智能芯片制造商Linxens,但两家公司当时都没有宣布。尽管收购仍在等待法国、德国和该公司工会的批准,但预计各机构不会反对这宗交易。至此,紫光海外收购之路终于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历史性大突破!紫光集团收购欧洲芯片巨头,中国芯弯道超车大提速

收购Linxens给紫光带来了什么?

紫光集团在半导体业以IC设计和存储为核心,以旗下紫光展锐、紫光国芯和长江存储三大公司为主力,在移动通信基带芯片、射频芯片、物联网芯片等核心技术积极布局,产品涉及闪存、手机芯片、无线芯片、安全芯片、FPGA等,覆盖手机、平板、物联网、智能可穿戴等领域。而此次收购的Linxens 是安全和身份验证市场的基于组件的解决方案领导者,设计并制造微型连接器、RFID天线和嵌体,产品被众多智能卡制造商、芯片制造商和模块制造商使用。收购Linxens,不仅可以直接获得其产品和品牌的市场领导权,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RFID等在物联网中非常关键的技术,对于其在相关芯片领域内的深耕和竞争增加重要的砝码,同时,亦将进一步拓宽紫光集团的应用边界,提升整体竞争力。尽管中国和美国在芯片技术或许仍存在差距,但这次收购无疑将大大加强中国在芯片上的技术发展,让中国芯片有望弯道超车。

清华紫光并购之路从未停止

其实,紫光集团收购的脚步从未停止过。自2013年以来,这家公司就开始不断并购芯片、存储行业龙头公司。从2013年至2016年,紫光集团在国内的重大收并购案就达10个。而在国内收购异常顺利的势头下,紫光开始放眼世界,聚焦全球芯片中心——美国。2015年,清华紫光就曾试图收购美国美光科技,报价达到240亿美元。同年9月,清华紫光又欲收购全球第二大硬盘生产商美国西部数据15%的股权,但最终两起收购都迫于美国监管压力,未能实现。紫光集团在频繁收购美国企业受挫之后,不得不将目光转向欧洲,这次成功收购法国芯片制造商,终于让紫光海外收购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

历史性大突破!紫光集团收购欧洲芯片巨头,中国芯弯道超车大提速

清华紫光为何执着于收购?

紫光集团是清华大学旗下的高科技企业,同时还是中国最大的合性集成电路企业,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企业。这个充满书生气的大学公司,近些年通过豪放不羁的资本运作,仅仅在几年的时间里就打造了紫光帝国的雏形,这与紫光不断的收购行为有很大的关系。很明显,并购行业内知名的企业对于紫光集团来说,不仅可以建立产业桥头堡和滩头阵地,快速切入市场,成为这一领域内的重要参与者。更重要的是,收购可以大大缩短研发的时间,这一点对于技术壁垒高企的芯片业尤为重要,对于全球芯片最大市场却一直缺“芯”的中国,时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是不言而喻的。既然,有人用实际行动严重的警告了中国一次,那么中国人就必须吃一堑长一智,自强自立,争取用最短的时间造出中国自己的“芯”。

历史性大突破!紫光集团收购欧洲芯片巨头,中国芯弯道超车大提速

收购真的可以解决一切吗?

收并购是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的一种商业行为,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并购可以给企业带来生产和经营规模效应,从而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其次,企业通过纵向并购上下游关联的企业,控制大量关键原材料和销售渠道,有力地控制竞争对手的活动,提高企业所在领域的进入壁垒和企业的差异化优势。通过横向并购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成为市场领军者;此外,并购还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后,企业通过并购可以使其在保持原有经营领域的同时,省时省力地向新的领域扩张。然而,并购只是一种手段,如果缺少了人才这个重要因素,或许以上的一切都只是幻想罢了。因为企业的收并购意味着不同企业间的融合,不同领域间的融合,也意味着被收购公司的机构被打破,规范被重新定义,而这一切都是需要不同领域的中高端人才去完成和实现的。否则即使完成了收购,也会因为企业间无法融合、领域差异等各层面问题无法实现预期目标,最终企业不仅不能从收并购中得到益处,反而给自己惹来一身麻烦。

那么,企业该如何解决收并购之后续的中高端人才问题呢?卫士蓝高端猎头认为,企业与专业的猎头机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