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镇中心学校,落实“七抓” 有效推进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两年来,我县德育工作几经周折,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开展,由探索实践到有效发展,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实践证明县委、教体局提出的立德树人,崇德向善的育人思路,是领导的英明决策,也是时代发展的必要需求。我们一致坚持以“七抓”为抓手,以德育重点活动为载体,形成特色德育品牌为目标,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全面提升了中小学生道德素养,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老城镇中心学校,落实“七抓” 有效推进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抓课堂教学,充分体现课堂育人这一主渠道。课堂是主阵地,课堂是主渠道。我始终坚持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首先,抓好学校不同学科的德育点的渗透。如思想政治课重点渗透道德法制教育,语文课重点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体、音、美重点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实践课重点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等。

其次,重点抓好我县德育课程的全面深入落实,班班坚持做到每周上不少于两节德育课。尤其是国学经典诵读课已全面深入课堂。为了做好该项工作,我曾先后两次组织26人深入仓房观摩学习,回来后,王亚硕、陈伟坡两位老师分别为初中、小学上了典型引路课。目前,我镇国学经典诵读成效显著,做到了“一模式四进四固定”。“一模”即三读三演一运用课堂模式。“四进”即进课堂、进课表、进教案、进考卷。“四固定”即1、固定教学内容.每个年级每期内容固定,2固定诵读时间。每周二下午第四节、晨诵、主题班会、下午大课间4个固定诵读时间。3、教师固定。由语文教师兼任。4、竞赛展示固定。学校每月举行1次诵读演讲比赛等,中心学校每期举行1次诵读课竞赛活动,每期举行1次经验交流,每期举行一次全镇性国学经典诵成果展示。6月20日下午,在老城镇小成功举行了全镇性成果展演,来自18所中小学共16个节目。内容主要以国学经典,中华好诗词为主,节目丰富多彩有诵读、经典传唱、情景剧、小品等。局柴书记、德育中心全主任、高主任等,镇宋书记等领导在百忙中到场观看指导。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淅川新闻、南阳教育新闻网等媒体同步进行了宣传报道。国学经典内涵和精髓,已深入每个师生的心中,国学经典文化已在我镇全面开花。

老城镇中心学校,落实“七抓” 有效推进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抓周六社团,全面培养学生的特长。目前,我镇7所学校共成立了12个社团,有书法社团、朗诵社团、海量阅读社团、篮球社团、手工社团、绘画社团、棋艺等社团,丰富多彩,25名教师,186名学生完全自愿参加了周六全天社团活动,社团有章程、制度、计划、方案、活动细案等,做到每期有整体规划内容,每周有具体活动教案,每次活动过程有小结、有活动图片、学生作品等过程性材料。活动初见成效。在县德育中心组织的全县学生(品国学经典绘精彩人生)书画展评活动中,潘葵汝等8名学生获一等奖等。3月份,镇中心学校获书法绘画进校园优秀组织奖。在全县优秀社团成果评选中,社会实践等3个社团获县一等奖,书法等9个社团获县二等奖。在社团志愿者教师的精心辅导下,学生的特长得到了长足发展。

三、抓月度主题,逐步走向精细化管理。做到了每月一个德育月度主题,围绕当月月度主题,结合工作实际,形成了全镇月份德育工作要点并在月初下发至各校,各校再依据镇中心学校月份德育工作要点,细化学校每周德育活动内容。每月末进行了督查总结,确保了全年12个月度德育主题活动落到了实处。德育管理逐步走向了精细化。

老城镇中心学校,落实“七抓” 有效推进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四、抓节日活动,助推德育活动向纵深发展。节日活动是抓好德育工作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每月都有重大节日,我把抓节日活动当成重要抓手和活动载体,已成为常态化活动。

首先,我把有重要纪念意义节日一一罗列,按照月份纳入到镇月份德育工作要点之中。每个节日全镇都确定有一个主题系列活动。如五一劳动节活动主题是“我劳动、我快乐”,六一儿童节活动主题是“欢庆六一,歌声与微笑同在”,清明节活动主题“祭拜先辈、缅怀先烈”,端午节活动主题“快乐端午,缅怀诗人屈原”等系列活动。

其次,学校再根据镇确定节日活动主题,精心设计、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如利用清明、端午等中华传统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开展介绍节日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利用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等重大节庆日集中开展了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热爱劳动、尊师重教、爱护环境等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学雷锋纪念日、建党纪念日、建军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以及地球日、环境日、健康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禁毒日、等主题日,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全镇各校组织活动累计200余次。是每一个学生不仅熟记住了节日时间,更重要的是明知了节日活动的重大意义,通过节日活动,拓宽了德育教育的渠道。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了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着学生,促进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力的助推我镇德育活动向纵深发展。

五、抓文明礼仪,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学生的文明礼仪,良好的行为习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时时影响着我镇学生健康快速的成长。为此,我把今年确定为“老城镇文明习惯强化年”,把文明礼仪、卫生、学习、生活、安全做为五大习惯内容,坚持做到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评比,一月一小结。通过设立文明习惯监督岗,每期开展一次小学五星好少年,初中十星学生评选等举措,学生良好习惯已经形成,卢书记到我镇视察德育工作,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

老城镇中心学校,落实“七抓” 有效推进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六、抓常态活动,形成德育长效工作机制。“三大步”、“三拒绝”、“两操”活动、“远足”、“家校联谊”“七进校园”等活动已经形成常态化,德育常规活动落到了实处,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成效显著:三大步励志教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三拒绝”工作,全面遏制了学生不良习惯。通过海量阅读,学生整体阅读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通过家校联谊协会,真正让家长走进了校园、课堂,参与到了学校管理之中,为学校发展积极献言献策,全面构建了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两操”活动,我镇已形成了特色的德育大课间。镇中、镇小大课间共分三个乐章,镇中大课间第一乐章:感恩的心手语操、拍拍操 。每二乐章齐诵励志信。第三乐章激情跑操;镇小大课间第一乐章扇子舞,第二乐章太极拳表演,第三乐章激情跑操。各村小大课间第一乐章弟子规韵律操,第二乐章太极拳表演,强健了学生的体魄,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大大的丰富了我镇学生的课间活动。尤其是“七进校园”活动,在去年11月份全县太极拳团体比赛中,镇中获一等奖,镇小获二等奖,在全县道德经进校园验收活动中,镇中、镇小获先进单位称号。镇中心校同时荣获优秀组织奖等。

老城镇中心学校,落实“七抓” 有效推进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七、抓德育特色,基本实现了“一校一品”特色办学目标。在德育教育活动中,我们除了局规定动作做到位之外,自选动作做到有创新,重点从德育特色教育入手,逐步实现了“一校一品”的德育特色办学目标。如镇中十个一孝道教育,镇小经典诵读,黑龙泉小学诚信教育、二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石沟读好书,说好话,写好字等,德育逐步实现了由外显向内涵发展。

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德育教育是民心所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永远在路上。相信在教体局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开拓思路。落实新举措,再续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