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筆下的一件怪事|五石六鷁

公元前644年,也就是我國春秋時期,這一年是魯僖公十六年,宋國卻發生了一件詭異之事。

《左傳》見載:僖公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隕石於宋,五;是月,六鷁退飛,過宋都。

大白話來講,就是:魯僖公十六年的正月,宋國發生了兩件怪事,先是有五塊隕石砸到了宋國,禍不單行,同月,天上又有六隻水鳥,竟然倒著飛過了宋國國都。

孔子筆下的一件怪事|五石六鷁

聖人著《春秋》,微言大義,既然孔子記載了這件事怪事,相信自有他的道理在其中。

魯國的左丘明,就是司馬遷說的“左丘失明,厥有國語”的那位史學家,他是這麼記載這件事的:

左氏曰:隕石於宋五,隕星也;六鷁退飛過宋都,風也。

周內史叔興聘於宋,宋襄公問焉,曰:“是何祥也?吉凶焉在?”

對曰:“今,茲魯多大喪;明年,齊有亂,君將得諸侯而不終。”

退而告人曰:“君失問,是陰陽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吾不敢逆君故也。”

拋去前半段重複內容,大白話來講:就是宋國國君,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關注了此事,就問當時在宋國的東周內史叔興,宋襄公說:“水鳥倒飛這樣的怪事,是吉是兇呢?”

孔子筆下的一件怪事|五石六鷁

叔興是史官,自然對史上的異事知之甚詳,他的回答就很有意思了。

叔興說:“今年魯國有國喪,明年齊國會爆發內亂,您走大運啦!會得到諸侯的擁戴,不過似乎難以持續到最後。”

言畢,叔興就告辭出來,他和別人說:“國君問這件事情兇吉,還是格局不夠呀!這件事情,是天地陰陽變化的事情,吉藏兇,兇藏吉,最終是吉是兇,還是事在人為。但是迫於國君的權利,我不得不如此回答呀!”

孔子筆下的一件怪事|五石六鷁

夫子周遊

類似的事情漢代也發生過:

《史記-屈賈列傳》載:賈生徵見。孝文帝方受釐(剛舉行過祭祀,接受神的福佑),坐宣室(未央宮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對方)。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

史記的這段文字,意思是:漢文帝在祭祀後,很好奇鬼神之事,就召見賈誼在宣室諮詢,由於賈誼的才華實在是太高了,談起鬼神之說也頭頭是道,二人從白天一直談到深夜,漢文帝還在不由自主的挪動雙膝靠近他。

在一般文臣的心中,這可是千古難遇的君臣盛事呀。

孔子筆下的一件怪事|五石六鷁

可是這事情到了大詩人李商隱這裡,詩人獨具隻眼,抓住不為讀者所注意的“問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闢、發人深省的議論詩。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同樣是君王,宋襄公不問史官治亂興衰之道,卻關注於大自然現象的禍福吉凶。漢文帝面對賈誼這樣的高才,卻好奇於虛無縹緲的鬼神之道。

這就是見載於《左傳》的【五石六鷁】小典故,古人的學問之深,見識之明,若能用之於今天,亦足令我們受益無窮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